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鲍洋 《天津人大》2006,(11):41-42
今年是举世震惊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这一伟大的革命历史事件,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是为了铭记历史,是为了感悟革命来之不易,更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弘扬光大红军长征所熔铸成的伟大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6,(8)
红军长征是一件伟大的壮举,同时也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红军长征的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2006年至2015年出版发表了大量的专著、研究资料和论文等。在传统研究领域,学界针对红军长征的过程、重大会议以及重要政策等进行深化研究;同时,学界也通过挖掘新史料、拓展研究对象等为红军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3.
长征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实际上则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在红军长征中,先后有红六军团和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两支队伍途经广西桂北地区。在一些党史军史书刊中,对红军长征与红军长征过广西的记述中有诸多误述,需要加以考析订正。红军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红军过广西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长征的伟大胜利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4.
《世纪行》2016,(10)
正在10月2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新的要求和寄予的新的希望!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  相似文献   

5.
正80年前的长征带给世人心灵上的震撼,更留下了岁月磨不去的长征故事和永恒的长征精神。长征代表和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不屈的民族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成为引领人们精神追求的一座丰碑。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尖锐复杂的斗争显隐交织。作为担当强军重任的生力军,军校青年学员应在继承和传播长征伟大精神中,不断反思如何担负起时代赋予自己的重任。以历史思维审视长征,感受长征精神的魅力。历史思维,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作为一个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它一直给人订了留下了巨大的思索空间。红军为什么会长征?如果仅从王明左倾错误指导致使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第五次反“围剿”来看,那末,红军长征似乎纯粹是一种历史的偶然。然而。历史昭示后人的远非如此。如果我们试着从红色政权当初发生、存在的原因来探究红色政权以后大部丧失的教训,我们也许更易于感到,在红军长征的历史表象的背后,其实隐含着发人深思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7.
长征文化是长征伟大实践的产物,承载着党和红军用鲜血和生命铸造的英雄典范和业绩,凝聚着党和红军的理想信念、聪明才智和精神风貌。长征文化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不断得到普及和丰富。长征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把握自身历史的过程,是长征革命传统与时代任务不断结合的过程,是长征历史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的过程,也是长征文化逐步走向繁荣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博览之窗     
红军“长征”一词的由来“长征”一词,随着红军长征的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据中央档案馆的考证,“长征”一词的首次使用是在1935年5月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  相似文献   

9.
今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长征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史诗,是人类精神和生命力的赞歌,是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血火炼狱。到底红军为什么要长征?此文将向你揭开惊心动魄的谜底。  相似文献   

10.
农积坚 《桂海论丛》2006,22(6):85-87
长征精神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密切相关,党的先进性是红军夺取长征胜利的根本前提,长征精神是彰显党的先进性的历史精华。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11.
薛鑫良 《传承》2009,(1):24-25
朱德既是伟大的统帅,又是普通的士兵。他一生功勋卓著,身名显赫,同时又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艰苦朴素,以身作则。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就有口皆碑。当时,随着红军队伍扩大,加上敌  相似文献   

12.
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英雄壮举,至今仍是鼓舞我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1914年12月9日,石芝大姐出生在湖南新化县大同镇石道冲的一个贫农家庭。1935年10月,她参加红军投身革命,随后亲身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已92岁高龄的石芝大姐及其家属,记录下她亲身参加长征的历史片段,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30年代,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在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打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人间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动人心魄的伟大壮举。这个英雄群体,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这个伟大壮举,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谱写的壮丽诗篇。长征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耸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红军都是英雄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征程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这就是江泽民同志概括的:“长征精神,是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和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伟大长征的巨大精神力量。红军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深切缅怀红军将士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我们策划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10位开国将军、长征亲历者满怀激情话长征,字字句句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在此,我们衷心祝愿10位开国将军和所有健在的老红军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完成了被称为“军事史上伟大业绩之一”的长征。熟悉和了解党的历史的人们都知道,红军之所以要长征,是因为王明的“左”倾错误断送了几乎所有的革命根据地,因而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被迫进行长征。长征初期,又是“左”倾错误的危害,使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中国革命面临着危局。经过一九三五年一月历史性的遵义会议,长征才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的战略退却变为奔赴抗日前线的积极伟大的进军,并在一九  相似文献   

15.
尤展 《群众》2006,(10):62-63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在漫长的征途中,中央红军在贵州的活动极为关键。可以说,红军转战贵州的过程,正是红军逐步走出危局、走向胜利的过程。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的运兵谋略……这些都发生在贵州。在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6,(4):21-21
“长征”一词,随着红军长征的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据中央档案馆梁慧荣的考证,“长征”一词的首次使用是在1935年5月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  相似文献   

17.
板栗花开的季节,对我们寻甸县各族人民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切的感情。那是因为一九三五年板栗开花的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恩来副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率领红军长征经过寻甸的柯渡地区,在这里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红军路上颂传统新哨、海乔哨一带的山间,有一条红军当年走过的道路,当地彝族群众亲切地称呼为“红军凿(彝语:路)”。红军走过这条路,已经四十二年了,彝族人民一直把它当作  相似文献   

18.
正我一直很喜欢《当代广西》的博览栏目,第19期刊登的《红军长征途径多少省》一文,让我重温了80多年前红军长征途经14省,不怕艰难险阻最终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峥嵘历史。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是希望大家不  相似文献   

19.
信息广角     
1中宣部:向基层单位推荐赠送红军题材歌曲集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满足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纪念活动的需要,近日中宣部向基层单位推荐并赠送《伟大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歌曲集》。歌曲集由中宣部宣教局、文化部艺术司组织编辑,学习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各地新华书店发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这本歌曲集,是为了缅怀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先辈和在长征途中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更是为了宣传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承和发扬红军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0.
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宣传、践行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5周年和红军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大事变,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震惊中外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史诗。今天,我们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不仅为了表达对长眠于长征路上的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更是为继承和发扬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好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