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6,(3)
正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务处处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江看来,近一年来中国消费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消费结构的改善与消费层级的提高,人们正在不断向提高生活质量、消费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方向迈进《小康》:据您观察,近一年来,中国消费呈现出了怎样的特点?林江:从老百姓消费的角度看,最基本的还是衣食住行;从CPI角度看,最基本的还是菜篮子。这两方面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从经济学角度看,实际上我国的恩  相似文献   

2.
资本     
《小康》2016,(27)
正十部委的"小目标"来自10个部委的一份规划给中国的网上零售消费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到2020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达到9.6万亿元。在这份11月16日下发的名为《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十部委希望2016~2020年这5年中,中国的网上零售额能年均增长20%左右。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1至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9288亿元,同比增长25.7%。不过,距离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17)
<正>台湾民众所得与消费往往因经济发生变化。经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统计,2016年每户可支配所得99.3万元(新台币,下同)、消费支出77.7万元、储蓄21.6万元,与20年前比较,所得与支出皆增加,惟储蓄负成长。观察1986年之前5年储蓄率,从1982年为史上高点达30.74%,1982年到1986年平均每户储蓄率约为27.9%,而近年储蓄率下降,自2016年往前看5年变化,从2011年到2016年平均每户储蓄率约为21.3%,与20年前差了逾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0,(19)
正无论是挣钱还是捐钱,曹德旺的理念只有一条: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会因为有你而富足,这是企业家必须拥有的境界和情怀。"中国的消费市场只有2亿多人,其余的只是人口,并没有消费能力。"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的这一观点一经发出便火爆网络,尽管他所说的"消费"是指在解决生活必需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或满足更高精神需求的消费,而非维持基本生活的日用品开支。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7)
正央视财经频道"经济生活大调查"的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4年,中国人的平均休闲时间在增加,在岗职工休闲时间由2.13小时增加到2.50小时,平均每天增加了22分钟,平均每月增加了11个小时。中国人用这笔"财富"做了什么呢?"大调查"显示,中国人的消费热点正在从物质产品转向精神产品。2014年之前,中国人的消费热点集中在家电、数码产品和汽车上,而在2014年之后,排在首位的都  相似文献   

6.
正义、权利、自由、秩序、民主、平等是现代政治生活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构成了政治价值体系最基本的要素。中国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只要秩序、不要自由"到"秩序优先,兼顾自由"的演变。当代中国刑事政策价值取向的发展应重视对"消极自由"的维护以及"秩序优先,兼顾自由"进一步向"自由优先,兼顾秩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消费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文化形式的消费指导并制约着人的消费活动乃至社会生活。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消费文化快速发展,消费观念发生从实用性到符号化的转变。消费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成为一种存在感,被赋予一种神圣性。消费成为了一种新的异化形式,这种异化在根本上表现为过度符号化。  相似文献   

8.
正旅游在幸福消费和幸福产业中居首位,也是三大主要健康产业和健康消费之一,在新时代,我国人民的旅游休闲必然出现新的发展和变化。目前阶段的主要趋势是"四化",即大众化、常态化、多样化、品质化。中国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大众物质文化生活的目标也从满足温饱等基本需要转变为追求健康、  相似文献   

9.
顾江  陈鑫  刘柏阳 《群众》2021,(4):41-43
文化消费是国民消费升级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社会消费升级,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为了顺应文化消费提质转型的新趋势,满足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国家有关部门推出了文化消费试点城市项目。2016年到2017年,南京市和苏州市先后被列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6,(4)
正据统计,近年来春节假期的出境游旅客增长率每年达约30%,2016年春节出游人数更有望创新高,接近600万人次。这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航班航线增加、签证便利、消费环境改善等因素密切相关。从2005开始,曾先生已经有5、6个春节假期都和家人一起出境旅游。这两年来,他发现东南亚各国,不管是新加坡、印尼还是泰国等地,只要一到春节就布满了中国人的足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春节到泰国的PP岛度假,放眼望去都是中国  相似文献   

11.
熹微 《创造》2016,(10):64-65
正高铁在改变云南人生活的同时,也将改变旅游企业、沿线区域,甚至整个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格局。中国高铁的建设从"邯郸学步"到自主创新再到中国标准的华丽转变,无一不在显示着中国高铁技术的跨越式成功发展,彰显着中国高铁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高铁技术的成熟发展和路网密集的四通八达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带动当地特色旅游产业链的"一条龙"发展,更刺激当地的经济消费,一点带面地拉动整个高铁沿线的经济旅游圈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主革命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政治生活长期处于教条和宗派的方式之中,成为"左"右倾错误路线统治全党的思想和政治堡垒。从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到实施延安整风,毛泽东采取"思想建党"的原则和方法,以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方式的历史转折,留给全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互动的若干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新华每日电讯》·5月22日5月21日,新供给——蚂蚁网络消费指数显示,过去5年网络消费狂飙突进,2015年网络消费引擎对GDP的贡献率超过五分之一,增加了"剁手"指数的新维度。过去五年,网络消费规模指数扩张121倍,增速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2倍多;网络消费水平指数从2011年1月的960上升到2016年4月的122.2,涨幅为27%。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7,(9)
<正>东海水晶资源得天独厚,质量、储量均居全国之首。2003年,东海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授予"中国水晶之都"称号。东海水晶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壮大,成功实现"从作坊型到公司型、从产品型到产业型、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附属型到支柱型、从区域型到国际型"的一路历史性跨越。2016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在伊朗授予中国江苏省东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70年代末,“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使中国人口总数减少了3亿,1980年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父辈和祖辈众多的宠爱中已经长大成人。 日本投资银行百富勤在调查报告中预言,从现在到2016年,将是中国的消费繁荣期,随着中国“80后”独生子女步入成年,他们将成为消费的主力,引领音乐、互联网、数码产品的潮流。  相似文献   

16.
《松州》2017,(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赤峰市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赤峰调查队抽样调查,2012-2016年,赤峰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989元,提高到2016年的27336元,增加8347元,增长44.0%,年均增长7.6%。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消费全方位上档升级。一、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大幅提高十八大期间,赤峰市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生态小区"建设,就是从改善人的生活、消费等行为方式出发,以节能、环保工程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培养人的生态文明意识为重点,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基本生活单元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生态小区"(或"生态社区")建设应该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切入点和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     
正这是一场重回春天里的盛会。——从延期到如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恢复到我们熟悉的初春三月举行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全国政协委员、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委员通道"上的一席话迅速刷屏全网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为内循环"消堵"。——今年3·15,是"十四五"以来的首个消费者权益日。《新京报》认为,随着我国进入全面促进消费、畅通供需循环的关键时期,持续改善消费环境,加速消除消费堵点,已愈发迫切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9)
正@小康杂志社: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推进着消费市场的变化,体验式消费已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开始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中国的消费市场也在摸索着稳定增长的新常态。@hopeloveu:对整个消费行业来说,消费者越挑剔,对整个行业的进步越有益。  相似文献   

20.
2016年3月25日,农工党中央机关举行报告会,学习传达2016年两会精神。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何维、龚建明出席报告会并分别传达了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报告会从两会的基本情况、会议的主要精神以及参会人员切身感受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会的盛况。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是高举中国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