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我是个广告人:不错,我污染这个世界。我就是那个向你们卖垃圾的家伙,让你们梦想那些你们永远得不到的东西:天空湛蓝湛蓝,女人永远美丽;一种经过Photoshop处理过的圆满的幸福、无瑕的影像、最时髦的音乐。当你们省吃俭用,终于买下梦想的汽车,也就是我上次促销中推出的那种,我都早已让它过时了,我的神圣职责就是让你垂涎欲滴。在我们这一行,没人希望你们幸福,因为幸福的人不消费。  相似文献   

2.
尤拉 《今日上海》2013,(3):58-59
3月8日,当属于女人的节日款款而至,是时候叫上女伴走上一遭了。有些地方,只适合女人一起去;有些事情,也只适合闺蜜之间分享;有些话,我只有说给你听。对于女人来说,购物无疑是最为普及的一种爱好。是女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放眼望去,只有一种人随时随地愿意陪你购物,而且永远不嫌累,永远不嫌烦,这种人叫做“死党”。这个三八妇女节,不要宅在家里上淘宝了,喊上姐妹淘们在明媚的春光里一起血拼一场吧。介绍一下上海最时髦的几个商场小铺,你们可不要错过了。  相似文献   

3.
刘耀明 《政协天地》2009,(10):33-35
1982年,“勇为天下先”的福建电信人让福州市在全国第一个用上程控电话。作为成长在新中国的一名电信人,我亲眼目睹了通信网络从技术服务水平严重滞后、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跃变为今天技术先进、安全畅通、产品丰富、服务优质的“信息高速公路”,通信方式从单一简陋、信息闭塞到现在的丰富便利、“世界触手可及”……这些改变,折射出建国60年来电信行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滴水观海般见证着共和国的崛起壮大。  相似文献   

4.
李云龙 《人权》2011,(2):10-13
当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迅速,成就巨大。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社会的人对此都有切身感受。认真研究中国发展的观察家也很容易看到这个事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上,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政治上,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在法律上,  相似文献   

5.
在地下被困整整4天4夜。最年轻的矿工吴明说:“如果我先死,请你们把我吃了,或许能多支持两天……”整整80个小时,地面下25米深处,15个人挖掘土石100多方,打通了生命通道。虽然不是一个民族,但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好兄弟。1998年8月24日,对泌阳...  相似文献   

6.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中国能否和平崛起,外部因素关键取决于美国。中美和,则世界和;中美斗,则世界格局就会产生动荡,中国和平崛起就会受到挑战。中国应如何以最小代价确保其和平崛起,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城市中的孝     
一 林安梧:孝道长成的地方,最主要是在家庭里。家庭有居宅,由一个居宅到一个社区,由这个社区再慢慢扩大成一个社会,这是一个层面;人与人相处特别是家人相处,再到与外面的人相处基本上都要有一套仪式。我常说,教育就涉及到阳光、空气、水,家庭教育是阳光,社会教育是空气,学校教育像水一样。  相似文献   

8.
我的家在陕西省的一个农村,这里属于“八百里平川”富饶的关中平原,汉武大帝和唐杨贵妃就葬于我所在的兴平市。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人都是一朵浪花,可以看到历史巨变的人应该说是少数的。在新中国建立的60年里,我们家完整见证了国家发生的变化就只有我的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很幸运的;而我们这一辈人,虽然见证不完整,却在充分享受着国家变化给我们生活上的巨大改善,无疑我们更幸运。总的来看,当国家困难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我所在的胶州市车安街道办事处,辖10个村委会,28个居委会,人口6.2万人,共有民政对象2100余人我认为,要当好民政所长必须立足本职,心系民众,踏踏实实做好为民政对象的服务工作。民政工作时时贯穿着党的政策,事事联系着群众的利益,代表的是政府、服务的是人民。民政对象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最可爱的人,一类是最可怜的人。他们大多数是生活上有困难、心理上有创伤的人烈属,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伤残军人,失去了自己的肢体;孤老病残人员,失去了依靠或劳动能力,而他们都曾为社会、为人民做过贡献,有的还是国家的功宽民政工作…  相似文献   

10.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4,(28):7-7
苏格兰公投否决独立 9月18日。428万苏格兰人就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民投票,公投结果显示,55%的投票者选择留在英国。力推“独立梦”的苏格兰首席部长萨蒙德随后辞职,英国首相卡梅伦则承诺,苏格兰将获得更多有关内部事务的决定权,相关法律草案将干明年1月公布。公投前三天,卡梅伦亲赴苏格兰作最后挽留,发表讲话时数次哽咽,称:“假如你们不喜欢我,我不会永远在这个位置上;假如你们不喜欢现在的政府,它也不会永远执政下去;如果你们离开英国,那就真的永远回不来了。”  相似文献   

11.
余志成 《现代领导》2004,(10):26-26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活得有价值,不在于岁月的长短,而在于有力的行动。去革命老区江西省赣县采访,亲眼目睹了50多万赣县人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及日新月异的风貌。在请教该县委书记温会礼时,他热情地告诉记者,赣县近几年实施跨越式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观念上有了巨大转变,即:跳出农业,主攻工业求发展;跳出赣县,面向沿海求发展;跳出贫困,瞄准小康求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6,(13):9-9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这个部门得罪人比较多。有一次国务院领导同志跟我说你们得罪人,中纪委、监察部他们也得罪人,我说不一样,他们得罪的都是坏人,被中纪委双规,被司法机关起诉的都是坏人,我得罪的99%以上都是好人。这个话也是讲两个意思,第一确实得罪了很好多人,很多部长、省长、市长;另外也告诉大家不要怕,审计出来有问题,但是不能否定你是好人,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这说明很多问题带有普遍性。——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6月3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演讲时说。如果你们发现7、8月份哪个地方有拉闸限电,…  相似文献   

13.
每天早上踏着晨露而来,傍晚休着晚霞而归;上课时听讲,课后完成作业。每个学生都这么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到底为了什么而读书呢?这个问题有些同学可能想都没想过。问他们,有人回答:“在这个年纪,大家都上学校念书,我也就去念书呗。不读书,干什么呢?”可悲呀,整天忙忙碌碌,却又不知道忙忙碌碌到底为了什么。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十七八岁的我们已经开始更多地思考人生。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将来谋个好工作。记得有一次,有一位老师问我们:“假如以后取消高考制度,你们还会不会来上学,…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是中国北方气候最寒冷的三个省份之一,从11月至来年的3月份,都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隆冬季节。吉林市就坐落在这个省的中部,是个有127万人口的大城市,松花江水穿城而过。不少人都知道它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重要产地,但是这里的雾凇,就很少有人亲眼见到了。它与中国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齐名,并称“中国四大自然景观”。凡亲眼目睹过吉林雾凇的人,无不为这种冬天的奇迹而惊叹。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我去台北参加了一次有关"中国模式"的国际会议。近几年大家都在谈中国模式,国际上人们对中国模式也非常感兴趣,中国模式到底什么意思?在这次会议上,一位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你们既然在讨论中国的崛起,那么中国崛起的标志是什么?"他觉得更重  相似文献   

16.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这首古朴的童谣,一直摇荡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看大戏,是中国北方老百姓一种最纯朴的文化享受,而晋剧,自古就是三晋大地上的老百姓首推的大戏。近日,我随山西省晋剧团采访,亲眼目睹了“大戏”在民间的烈烈风采,亲身感受到观众...  相似文献   

17.
第一步:玩转地铁“常回家看看”法规正式生效那天,我下班后照例先回爸妈家吃饭,饭桌上就聊到了这个话题。妈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想回家,是时间、精力真的不允许。”爸说:“这事强求不来。即使回来了,却相处得不愉快,那不是找不自在嘛。再说,人老了,就跟这个社会脱节了,谁愿意跟一个越来越无趣又古怪的老人在一起?”我说:“这事在咱家不用讨论。第一,无论如何,我都打算住在离你们不超过五站远的地方;第二,咱家一直其乐融融,没有代沟问题。”那顿饭,我们一家三口吃得很快乐。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创造》2010,(2):14-14
“我有点出汗,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这里的暖气实在太足了。在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很多人冬天供暖还是个难题。而欧洲许多地区从地理上看.相当于中国的南方地区,所以如果你们想和我讨论气候变化问题,请先关掉暖气,这样我们大家才平等。我想这个要求不过分。看来,要讨论气候变化问题。我们之间要有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光荣与梦想     
今年的四月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九周年纪念日。四月的浦东,花木盛开,欣欣向荣。我们很高兴能够邀请你们一亲爱的读者,一同前去看看这个生机勃勃的新城,同时也祝愿这种勃勃的生机多多地感染你们。浦东的魅力是不容置疑的。在中国,浦东被比作“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也被比作搭在东南沿海之“弓”上的、射向世界和21世纪的“箭”。一位来自欧洲的贵宾在浦东曾经说过:“21世纪未来的很大一部分将在这里编织,我在这里看到了这个世界最多的色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和要人都在浦东留下自己的身影和评价:俄罗…  相似文献   

20.
共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光明愿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鹤 《两岸关系》2009,(10):1-1
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进行的新中国成立60年大阅兵和群众大游行,充分展现了新中国60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了伟大祖国6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全体中国人亲眼目睹这一盛世庆典,都为伟大祖国的和平崛起而感到骄傲;并由此深深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