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心过后,我并不会因为这些不愉快的时候而让自己变得冷酷起来。我依然相信,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大部分的入不会刻意要去伤害别人。真正的尊重别人,是基于自己对于作为一个人的尊重,从心里面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台北淘书记     
我喜淘书,且深感买不如淘,虽然二者本质上都是商品交易行为,但淘书之乐却非买书可比。一则买书读时常让我有一种不适,仿佛自己的头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一样,淘书则不然,有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后“蓦然回首”的惊愕,亦有主动选择与驾驭的快感;二则恰如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教授在一次餐叙上与我谈及的,我们大多数时间只不过是在重复阅读那些我们已经知道了的东西,因此,书虽多,但可读者少,弱水三千,可饮者不过一瓢;三则吾辈寒门学子,囊中羞涩,淘书尤其是逛旧书店淘书自然有经济上的实惠,亦仿佛是因为少花了钱而对商业霸权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符号学意义上的抵抗,减轻了知识的铜臭味儿。  相似文献   

3.
张新实 《创造》2009,(1):98-98
每次选拔任用干部都会引起另一些人的想法,“为什么用他不用我”,“他的能力还不如我”,有这想法也属正常。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总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短处,拿自己的经历比别人的资历,拿自己的职位比别人的职级,比来比去心不服,气不顺,埋怨起对其不公,就会影响情绪,波及工作。  相似文献   

4.
如果心理不够健康,那么便常常会歪曲地理解别人善意的、正常的言行。例如别人赞扬他。他会怀疑是在挖苦、讥讽他:别人批评他,他又会怀疑是攻击他:别人不理他。他又怀疑别人是孤立他。狭窄的心胸使他无法容纳别人对他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5.
当你批评别人时,批评的种子就会在他的心中发芽.慢慢的形成对其他人批评的负面念头。观察你自己与周围的人记下有多少交往使用了批评。为什么?因为谈论别人做得如何,显然比自己去做容易得多。真正要达成成功愿望的人没有时间去批评别人,他们太忙,有太多事要做。他们只会去帮助那些能力差的人,而不是批评他们。  相似文献   

6.
朋友说她的父亲很强势,就算是自己错了,也会找出充足的理由,证明错的是别人。比如出去散步,遇上他不喜欢的人,聊了一会儿,说“中午去我们家吃吧”,那人还真去了。结果,一番觥筹交错,那人醉倒在地,在朋友家折腾了一下午加一晚上。第二天,父亲大发雷霆:“谁让你们让我出去散步的!”  相似文献   

7.
能够面对面地得到批评,实属不易。应该说,批评也是一种待遇。不是任何人都能开展批评的。有的人表面上一团和气,私下却议论人、诋毁人,损人形象,破坏团结。能面对面批评你的,不是你的良师,就是你的益友。批评者必然是一个心底坦荡的人。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时时为自己打算的人,绝不敢开展批评;批评者必然是有足够底气的人,其中大多自己做得不错,至少这方面做得不错,叫做“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否则,他不敢批评人,即使批评了,别人也不会接受,相反会让自己下不了台;批评者必然是有责任心的人,只有对工作负责,对事业…  相似文献   

8.
在生活和工作中,怎样劝说别人接受某种观点、行为或者事实,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不少朋友苦于自己劝说无方,磨破了嘴皮,对方还是不为所动。其实,一般来讲,没有劝说不了的人,就看你会不会劝说。  相似文献   

9.
我最討厭男孩子了,上學期與一个男孩同桌,可真倒霉。他老是把廢紙塞到我抽屜里,還說让我多为别人做好事呢。難道為這種淘氣包服務就算做好事嗎?今天老師又要排座位了,我希望不要再让我和男孩子同桌。  相似文献   

10.
宽容,是一种潇洒。屠格涅夫曾经说过一句话:"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又是不需要宽容的呢?"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要比惩罚强烈得多。宽容,实际上就是我们心里的一道坎儿,不是越过来,就是退回去。走到这边,我们可以看到阳光灿烂的世界。而走到那边,我们则会陷入阴霾的天宇和痛苦的深渊。宽容很难做到,因为它是人们在自己内心进行的角斗和挣扎,较真的人们总是难以从内心解放自己。其实,宽容也容易做到,因为一个人是否宽容,并不取决于他是否受到过别人的伤害,而是取决于他的思想、认识、胸怀、品德和修身养性的程度。不能够宽容别人的人,都是在拿别人的  相似文献   

11.
投射效应     
《群众》2020,(12)
正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即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这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每当有人向我露出灿烂的微笑时,我就会非常快乐,我相信他/她也是快乐的。把微笑送给别人,快乐会翻倍,也会把双倍的微笑和快乐送给自己。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09,(5):59-59
问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写过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结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这样会丧失权力;第二条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于是,第三条路可以走了,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而自己又可发号施令,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同理两个助手也会仿效,  相似文献   

14.
墨菲  羊宇 《现代领导》2004,(5):45-45
我宁可自己所有的事情都遭致失败,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信念以求事情的成功,因为我对如今十分入时的虚伪美德深恶痛绝,没有一种比它更卑鄙、更无耻。这种卑躬屈膝的恶习,用一种假面具来伪装打扮自己,不让别人看见其真实面目。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学会了背信弃义,他们不得不说假话,说过的话也不讲信用,而且也不会遭到良心的谴责。心灵高尚的人不会掩饰自己的思想,而是敞开心扉,让人看到自己的心灵深处,至少这一切都充满了人情味。  相似文献   

15.
做宣传工作的,常常是去写、去宣传别人,习惯了这样以后,而别人采写自己时,总觉得不那么舒服,如果不是这次被评为河北省“十佳宣传部长”,如果不是领导点名要写,他说啥也不会让写。要说平时,他紧张又忙碌。组织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宣传的典型一批接一批,而真要坐下来采访他,他反觉得没啥好说的,总认为工作上取得的成绩都是大家一起干的。然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既是一位组织者、指挥者,同时也是一位战斗者。  相似文献   

16.
人的一辈子会收到多少张名片,又会扔掉多少张名片?有多少张名片能让你留下印象?而你又能被几个人记住了?想让别人记住你,就要从名片做起,要让自己的名片更特别些,才会在众多的名片中脱颖而出,让人家对你的名片左看右看,想忘记都难。  相似文献   

17.
闲话做人     
从字面上看,“会做人”三个字无褒意也无贬意,生活中它却是人们用多了用惯了用省事儿了的一个对人略带贬意的概括。甚至于有人特别害怕别人说他会做人,当自己被说成“真不会做人”时倒能生出几分自得。好像会做人不那么体面,不会做人反倒成了响亮堂皇的人生准则。  相似文献   

18.
宋晓峰,现任祖国东南沿海——著名桥乡泉州市晋江武警中队中队长。看上去,他和自己的名字一样,实在没有多少特殊之处:相貌平平,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不善言辞,可听别人讲起关于他的故事来,却让人感佩不已,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9.
统战部长的忧与乐永城县统战部长定廷民同志的脾气有点“古怪”:别人以为他会忧的事,他却乐;别人以为他会乐的事,他却忧。1993年下半年,寇廷民同志从热热闹闹的组织部,调到冷冷清清的统战部。别人以为他会“忧”。但是,县委调动的会刚散,他就主动到统战部走马...  相似文献   

20.
我藏故我乐     
套用一句调侃的话讲:张云翔不是正在淘宝,就是正在去淘宝贝的路上,66岁的他并没有因为退休而让自己“闲”下来。说起对收藏的喜爱,张云翔说自己就是天生的爱玩儿,喜欢老物件。从小时候收集邮票,收集钱币,到现在专门租赁下库房来收集家具、瓷器、杂件等品目繁多、琳琅满目的各类宝贝,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