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铮 《今日广西》2014,(10):33-33
一 “来,多吃点,迎弟最漂亮了。”每到吃饭点时,她就会对躺在床上的女儿兴高采烈地说出这句话,然后就开始不厌其烦地把饭一口一口地咀嚼碎,再小心翼翼地一口一口喂到女儿的嘴里,尽管女儿对她说的话置若罔闻,有时候内心烦躁,甚至会把她喂到嘴里的饭都喷出来,并得她满脸都是,她也毫不生气,依旧笑容满面,连哄带骗地哄女儿把饭吃下去。  相似文献   

2.
50年的时间实在不能算短了。中山时子教授今年都80多岁了。2001年3月29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学术交流中,她带着日本“老舍读书会”的成员,和舒乙先生切磋着老舍研究。她自己都不能相信,当年战后,自己为生计奔波时筹办起的这个中文读书会,会出落成现在这个模样,并能如此的长寿。当年,只是因为曾经毕业干北京大学国文系,出于对当年老北京的那份留恋,出于对“京味”的浓厚兴趣,她想,我就教日本人学中文吧。那是1951年。读书会设在御茶水女子大学。中山时子选定用老舍先生的小说做教材,教学生用读小说原著的方法学中文。她听说有一位刚刚来到日本的中国妇女水世嫦,能讲一口的北京话,就前去拜访,当场敲定由水世嫦做读书会的先生。她对水世嫦说:“希望你不要学日语。”水世嫦果然就没有学日语,她就那样地保留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孤独地生活在日本。但是,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宴会就是一种礼仪形式,是人们增进交住、联络感情的社交活动。在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的现代社会,受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影响,宴会不能完全禁止。既然如此,宴会如何发展和改革呢?我认为,宴会的形式和内容,都要遵循简约和节俭的原则,拒绝不必要的浪费。宴会是通过共同进餐表达礼仪、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自投罗网     
冒险从日本飞回上海 为营救白粉知己   1999年 9月中旬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一架从日本飞往中国的空中客机的后排座位中,坐着一位从日本返回故里的中年男子,他正闭目养神,但他的脑海里却萦绕着心爱的情人阿芳和在日本与阿芳颠鸾倒凤、吸毒痉挛的刺激镜头。   刚与那风情万种的有夫之妇搭上是在小酒馆里。那晚他打了一天工精疲力竭地来到一家价廉物美的小酒馆喝几口闷酒,不意中发现坐在角落里的一位美丽女子也在自斟自酌,他定神细瞅,从打扮气质上判断这位少妇肯定是中国人,她正以泪洗面。一种异地见同胞的亲切感和同情感顿时涌上…  相似文献   

5.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我国社会主义事 业和其它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光阴荏苒,岁月如流,她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 来,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肩负着全体中国人民的殷切期望,风雨兼程 ,艰苦奋斗,前仆后继,不断发展壮大,战胜了一个个凶恶的敌人,闯过了一道道险峻的难 关,经受了无数艰难困苦的考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胜利,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巨大变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也使整个世界格局和人 类命运出现了重大…  相似文献   

6.
何标 《台声》2000,(12)
林海音是情系台海两岸的台湾作家,她的这个“情”是来自她心灵的、明确而理智的两岸观。她曾经说过,自己“比北平人还北平”;也说过,自己是个“番薯仔”。我们的父辈--老北京台湾人,往往自称是“番薯人”,因为台湾岛形似番薯,台湾人在历史上经历过任人宰割的心酸,所以都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有一颗中国心。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中国是台湾的祖国”,这在老一辈“番薯人”心目中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当 1895年 4月 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割台的《马关条约》时,在京参加会试的台湾举人和台籍官员痛心疾首地上书光绪,斩钉…  相似文献   

7.
张莉 《中国保安》2012,(17):53-53
《项链》一文由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撰写。本文讲述的是罗塞瓦德夫人虚荣心十足,为了在一次宴会上出风头,特意从女友那里借来一条钻石项链。当她戴着项链在宴会上出现的时候,引起了全场人的赞叹与奉承,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幸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这条项链丢失了。为了赔偿这条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项链,她背负了重债。之后,她整整十年节衣缩食才还清了债务。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时对方告诉她丢失的项链是假的。罗塞瓦德夫人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面子观念的驱动,使她吃尽了苦头。  相似文献   

8.
日本人的国民性所体现出的“缘人”特征与武士道精神,对上下位序非常敏感;自我定位对日本人十分重要,因为上下位序是通过自我定位而决定的。传统华夷秩序所体现的位序,乃中国在上,日本在下。日本的儒学者对传统“中国”一词所预设的华夷之辨与东亚政治秩序,不管是在“文化认同”或“政治认同”上,均难以接受。通过不断地对“中国”一词提出臆想性的解释,日本的儒学者缓解了“文化自我”与“政治自我”割裂所造成的自我定位困境,并让中国经典得以适应于日本的整体文化(自信)之中。日本的国学者排斥儒释文化,认为必须立足于日本的价值之上,才能够认识到中国的“道”误在何处。日本学者对“中国”一词诠释的嬗变,对日本人的自我定位与国际关系,均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梁,祖祖辈辈都被大山环抱的皇城村人,如今办起了制药厂,而且市场反映良好,这让当初作此决断的村支书张家胜喜不胜收地表示,还要继续带领全村人将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为百姓谋福利,给国家做贡献。提起当年的这个决定,憨厚朴实的张家胜总要说到皇城村的实际情况:这是一个地处山西东南部的小山村,紧邻太行山,尽管山峦叠障、沟壑纵横,  相似文献   

10.
答X小姐问──一个中国作家的备忘录梁晓声X小姐,日本人。但非完全彻底的日本人,X小姐自言其祖父乃"满洲国"内务部大臣,如此说来,她那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当属封建贵族兼殖民地傀儡政府麾下的贵族血统了。X小姐三十余岁。气质不俗。高挑的身材,言谈和举止都几...  相似文献   

11.
张孝萍 《友声》2014,(4):37-38
<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小时候因为战争而被遗弃在异国他乡,却被善良的中国人民养大;他们是如假包换的日本人,却说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他们回到自己的祖国生活,却时刻都记挂着那个中国的家……他们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日本遗孤。日本遗孤,这个名词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可他们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群?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又到底有着怎么离奇的人生和故事?可能大多数人都并不了解。直到2009年11月,一个叫做"日本遗孤感谢中国人民养育之恩"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浙江人事》2006,(4):44-45
她是中国IT集成服务业的奠基者,带领一个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进军国内尚少有人涉足的IT全面系统服务领域,跻身中国十大集成服务商、中国电子政务百强企业,成为中国集成业内一道闪亮的标杆。  相似文献   

13.
她是一个37岁的检修工人,已在焊工岗位埋头实干了19年,她,就是劳动模范、唐钢动力能源部机修车间检修组焊工范广丽。从苦难中走出来的范广丽没有忘记,在那些难熬的日子里,是政府的救济维系了她全家的生存,是企业的关怀鼓起了她生活的勇气,是工友的帮助让她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她怀着报恩的心理做好本职工作,克己奉公,无怨无悔。在班组里,小范是唯一的女性。但她一点娇气也没有,干起活儿来泥里、水里啥也不怕。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泼辣”。2002年12月的一天,运行一车间日立氧压机主上水管突然漏水,为使公司生产不受影响,厂里…  相似文献   

14.
北宋苏洵著有《心术》一书,其中开宗明义——为将之道,当先知人;知人之道,当先知心。这一治兵之道运用到企业管理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是立业的根本,“人心”是企业无形的资产。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感和夫认为“人心比什么都重要”、“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心的团结更加  相似文献   

15.
江宁 《人大建设》2007,(7):12-13
“低保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三道保障中最后一道防线,民间也称它为‘保命工程’。如果断了这个保障,很多人恐怕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  相似文献   

16.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09,(23):46-47
她是中国民族新歌剧的杰出代表人物。在中国,上至百岁老人,下至3岁幼童几乎都听过她的歌。她的歌从解放前唱到新中国成立,从战争时期唱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几乎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她的代表作品。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与她相提并论,在许多珍贵的历史纪录片中也会不止一次地使用郭兰英的镜头。  相似文献   

17.
吴昊 《公民导刊》2005,(11):53-53
神舟六号在太空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之后潇洒着陆,中国周边国家五味杂陈,欲说还休。倒是远在欧洲的英国人用一种不动声色的幽默口吻,在报上打出了这样一个标题:“太空竞赛中国2:0领先日本,中国仍在发球!”  相似文献   

18.
漫画与幽默     
虚惊一位女士带着两个吵嚷不休的孩子去银行取钱,这位女士不想使她的孩子没有教养的举止暴露在这么多人面前,所以,在进入银行后,她突然对她的孩子叫道:“脸朝墙壁,不准说话。”一下子,银行里所有的人都面向墙壁,不敢出声。理由父亲:“皮埃罗,今天不要去上课了。昨天晚上,妈妈给你生了两个小弟弟。明天,你给老师解释一下就是了。”儿子:“爸爸,明天我只说生了一个;另一个,我想留着下星期不想上课时再说。”何必怪罪一位妇女怒气冲冲地奔向动物园的管理员,惊叫道:“你应该看到猴子笼里出了什么事,四只猴子正坐在台子上玩牌…  相似文献   

19.
刘强 《台声》2010,(9):21-21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交流信息的载体。一个中国人不论走到哪儿,都应该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虽然我人不在中国。但是通过学习和使用汉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存在。我的根在中国,牵着我的线是汉语……”来自奥地利维也纳中文教育中心的学生蒋满溢在第11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大会上,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自己的获奖作文。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大庙镇上营子村口,有一段当年日本人建造的废桥。以桥为基,开了一家经营小百货的桥头商店。 由于地处村口,小店生意还是比较景气,但店主赵姑娘做梦也没想到,这不起跟的小店也会引来灾祸。 1994年6月27日深夜11时许,万籁俱寂。已经睡下的赵姑娘听到窗外有脚步声。她走到窗前,发现窗子闪开一道缝。她往里拉窗时,窗子却被外力猛地拉开,两块玻璃随之震碎,一把铮亮的匕首抵住了前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