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民营经济软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以外的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进入新时代,虽然我国民营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是部分地区民营经济的软环境建设进程仍然滞后,主要表现为政策“脱耦”、文化“断裂”、制度“脱嵌”。鉴于此,应该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实现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政府在江西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绵勇  邹建辉 《求实》2006,(2):49-52
政府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具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服务、促进市场发育、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等作用。政府在江西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政府的定位仍不够准确、发展环境仍不够理想、竞争环境仍不平等。加强江西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要从找准政府的正确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切实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改善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民营经济软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以外的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进入新时代,虽然我国民营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是部分地区民营经济的软环境建设进程仍然滞后,主要表现为政策“错位”、文化“式微”、制度“脱节”、立法“滞后”和理念“固化”。有鉴于此,应该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实现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将要受到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这对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而言,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严重的冲击和挑战。民营经济如何直面入世,是十分重大、紧迫的课题。 我国民营经济现状简析 我国的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二十年的风风雨雨,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民营经济的发展特点。(1)民营经济活力较强,发展速度较快,成为许多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1999年,在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破解之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高,但是,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民营企业治理机制上存在制度缺陷,人力资本短缺;当前民营投资进入领域仍然存在若干"禁区";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不够畅通;民营企业选择的产业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等。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需要进行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推动民营经济的体制转型;放开投资领域准入限制;制定合理的税收扶持政策,进一步公平税负;完善保护民营经济的法律制度;加强民营经济的社会化服务支持;等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西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仍然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等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我省民营经济亟需突破。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核心是营造"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三个公平发展氛围和市场环境,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刘迎秋 《新视野》2003,(1):32-34
本文集中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民营经济实现大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实现大发展必须进行的重大选择。通过分析,作者强调指出当前我国民营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须紧紧抓住这些机遇,进行一系列创新选择。在选择过程中,要立足现实,通过大力倡导和培养现代企业家精神,推进民营企业制度、融资机制、市场和网络技术、人力资本等项创新。要在整合民营企业信任机制与经营机制的基础上,实施“精英主导战略”,实现民营经济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剑 《前线》2016,(8):34-37
影响中国经济持续下滑的三大主要因素:市场活力减弱、创新因素匮乏和由于人口结构失衡而带来的人口红利减弱。中国经济增长仍有潜力、余地和韧性,重要的是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这需要推进全方位改革步伐,特别是要加大政府自身改革、推进国企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法治的市场环境、推进提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水平。要提升中国整体创造水平,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培育创新文化。要减少人口红利减弱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推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加快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五大以来,民营经济有了新的定位,不再是社会主义的异己。同时,中国经济为迎接世界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对民营经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民营企业进入集约化阶段以来,陷入了新的困境,除竞争加剧、市场开发难度增大、资金短缺等所有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外,民营企业还面临特殊的问题。一、管理机制严重滞后民营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天,就受到家庭经济活动方式的深刻影响 。家庭经济活动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可变更的非经济的人伦秩序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僵化的格局。当规模比较小时,这种僵化模式对…  相似文献   

10.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近几年飞跃发展的宁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依靠力量。本文在对民营经济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对宁波市的调查,在分析宁波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待解决的矛盾之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产权制度、创新选拔培养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关于如何促进宁波民营经济下一步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民营经济是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新生的经济力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主要矛盾,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市场经济学会近日于沈阳召开由省内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的理论研讨会,会议还邀请了省社科联、省委宣传部等领导同志参加.会议主要围绕中国加入WTO后,辽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关于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宪法、刑法、公司法等,现行法律制度对民营经济的规定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和歧视现象,必须树立平等的立法理念并以此为原则来修改、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才能保证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平问题是当前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基于平等竞争产生的收入差距扩大,符合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机会不平等和社会转型期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才是真正的不公平,才是当前中国社会产生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的根源。解决中国社会公平问题根本点仍然在于深化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以来,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在某些网站上一再被引人注目地提出来,甚至在社会上掀起舆论风潮,引发猜测、怀疑和恐慌。习近平同志指出,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不要听、不要信!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市场取向改革的必然要求,民营经济对创造中国奇迹功不可没,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并非只能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看待民营经济是解放思想的样本,我们要按照唯物辩证法科学思考民营经济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6.
王俊华 《唯实》2006,(9):102-104
宪法、刑法、公司法等,现行法律制度对民营经济的规定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和歧视现象,必须树立平等的立法理念并以此为原则来修改、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才能保证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平问题是当前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基于平等竞争产生的收入差距扩大,符合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机会不平等和社会转型期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才是真正的不公平,才是当前中国社会产生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的根源.解决中国社会公平问题根本点仍然在于深化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创业的部分民营企业家年龄增大、其后代逐渐完成学业开始走向社会,不少民营企业开始陆续进入"交接班"高峰期。这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二代民营企业家,开始面临交接班带来的巨大压力。他们能否顺利交接班,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王俊华 《唯实》2006,(8):102-104
宪法、刑法、公司法等,现行法律制度对民营经济的规定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和歧视现象,必须树立平等的立法理念并以此为原则来修改、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才能保证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民营经济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其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因此,全面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问题及原因近几年来,民营经济虽有很大发展,但多数体现量的增加,在质的提高上尚无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①档次不高,经营上有局限性。个体工商业者现在虽没有政策上的思想疑虑,但由于自身经营目标、经营风险的局限,利润动机只是为了获取现期最大个人收入,不敢大胆开拓创新。②结构不合理,经营上有趋同性。民营经济所从事的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