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咨询     
胁迫儿童乞讨是否要受处罚?编辑同志:前些天我在一商场门口,看见一个约10岁的小孩在向路人乞讨,说没有钱坐车回家。我看这个孩子很可怜,就给了他20元钱叫他快回家。我买完东西出来之后,那个小孩还在商场门口以同样的方式乞讨。  相似文献   

2.
<蘑菇该奖给谁>(苏教版小语一年级) 清晨,兔妈妈出门采蘑菇,临走时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晚上,兔妈妈提着一大篮蘑菇回来,对他们说:"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  相似文献   

3.
语录     
《方圆》2020,(2):7-7
“把我孩子的遗体和器官捐给别的孩子,就像我的孩子活着一样,救不了自己的孩子,就救别人的孩子。我也希望别的孩子快快乐乐成长,没有病魔再折磨他们。希望这样家庭的孩子一定要坚强。”2020年1月7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年仅6岁的小圆突发疾病离世,他的父母决定捐献他的器官以帮助其他患病孩子更好地生活。小圆的父亲说,小圆的哥哥在2017年的时候因交通事故去世,他们也捐献了孩子的遗体和器官,让多人获得重生,他们希望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圆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4.
黄莎 《方圆》2023,(3):12-17
<正>一个原本就住在城区的孩子,为何天天要住酒店?酒店究竟有多大的魔力“拴住”了小凯?讯问小凯时,民警问他:“偷走的钱都干什么了?”小凯说:“我偷走的钱都是住酒店用的。”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宿迁市发生多起“拉车门”案,几个未成年人总在凌晨出没于马路、停车场等场所,一辆辆地拉汽车的车门,若遇到车主未上锁的,他们便将车内东西洗劫一空,少则拿走几十元钱,多则几百元,有的车里放了烟,他们就一并拿走,反正是有什么拿什么,“贼不走空”。这些孩子就包括16岁的小凯。  相似文献   

5.
张问 《检察风云》2006,(16):74-75
甲:我很理解任先生,我女儿今年上高二,明年也要高考了,看着孩子每天下了晚自习回来快10点了,吃完饭还要继续学习,真是干着急就是使不上劲.这不,听说政府出台见义勇为加分的政策,以前常常是我接她,现在我都叫孩子她爸接了.  相似文献   

6.
律师答疑     
我父亲今年60多岁了,腿脚不便,平时出门都是骑三轮车。前几天,我父亲骑三轮车路过同村赵家门口时,赵家的大狗突然窜了出来,追着我父亲要扑咬,我父亲抬腿踢了一下狗,为的是将狗赶开。可是他骑在三轮车上,这一踢,重心不稳,连人带车翻入马路沟里,造成小腿骨折。事后,我找到赵家,要求他们赔偿医疗费,但赵家说,是我父亲自己摔伤的,与他们无关,还说他们家的狗从不咬人,只是乱叫吓唬人,不用驱赶。请问,赵家是否应当承扭我父亲的医药费?  相似文献   

7.
蓝为洁  老夏 《检察风云》2012,(19):70-72
2012年是史东山先生110岁诞辰,所以我一定要写篇怀念他的文章。因为他是我18岁在家乡重庆进"中制"(中国电影制片厂的简称)后第一位认识的大导演。他爱憎分明,常常在办公大楼的走道上大骂"满厂官僚,满厂腐败"。本来我叫他"史先生",官课长提醒我说,像大家一样称呼"东老"好。我立即醒悟到可能他的姓叫了犯忌,所以很快就改了口。但是"东老"却喜欢叫我"小四川",我很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11,(9):58-59
我是一名退休工人,今年66岁了。我丈夫在2001年去世后我一人一直居住在自己的60平方米的一套单元房内。2005年时,我儿子和儿媳和我商量,将他们的房屋和我的房屋都卖掉,买一个大一些的房屋我们住在一起。我考虑到住在一起互相都有帮助,尤其是我儿子在外地工作,我能接送孙子上下学和给孩子做中午饭吃,给孩子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9.
母亲这八年     
孩子突然被“抢走”王云家的对面就是北京市重点小学芳草地小学,当初买房子的时候,她决然没有想到,因为这所学校她会与儿子“咫尺天涯”。孩子五岁半的时候,我跟他父亲商量孩子上小学的事情,因为我不是北京户口,需要他父亲给孩子上。孩子的父亲突然提出要让孩子上芳草地小学,说这学校好,又离我家近。这些我当然知道,可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会加班或出差,所以我想让孩子上一所不错的寄宿学校。他口气强硬,说:“必须上芳草地!不然我自己教育。”我一听就火了,我自己独自带大孩子,他几乎不给抚养费,上学的钱我也没问他要,他凭什么做决定?!电话中…  相似文献   

10.
初次交锋的无功而返开始接触这些孩子,说起来还真有点害怕,压力很大。过去幼儿园的孩子,纯真无瑕,自己只管看病、给孩子做做体检、打打预防针,不管他们的教育。而这些失足的未成年犯,早就听说不太好管理教育,自己也从来没有接触过他们,加上自己没有管教经验,对监管规章制度不是很熟悉,又担心把握不好政策,说心里话,能否做好他们的工作,心理真的一点底儿都没有。记得第一次与未成年犯小军谈话,似乎他什么道理都明白,我说不过他,一下子就败下阵来。那天小军上课睡觉,我找他谈话,我话没开口,他就说:“做人的道理都懂,你不用给我讲那些大道理,我…  相似文献   

11.
上一期我给大家讲了如果孩子丢了,要尽快做三件事:一是广播,二是报警,三是追赶。这些是孩子丢失后的补救措施,这一期我将在预防上教大家几招,以及孩子被骗后如何自救。教孩子认识方位大人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能力,认为他迷路后回不了家。其实不然,如果你教了孩子认识方向,他就有找到家的能力。关键是你要教给他们认识八个方位。其实,我儿子大概三岁的时候就走丢过一次。有一天,我带他到一个小公园玩儿,我在一边站着,他自己玩儿。我让他在附近转圈,转一圈就到我这里来报个道。前几圈还行,他转着转着就忘了,半天没过来报道,这下我可毛了。怎…  相似文献   

12.
我的表姐夫     
陈世汉是我的表姐夫,与我同村。上小学时,陈世汉是我的班主任,教语文。我见面叫他“表姐夫”,他说:喊表姐夫多拗口,就喊老师吧。”于是,我就喊他“陈老师”。上初中时,陈世汉任学校教导处主任,还教我们班语文。我叫他“陈教导”,他却说“:小喜子,叫陈老师多顺口?”从此我就叫他  相似文献   

13.
幽默大王     
听组织安排胡局长从上户口时就改过年龄,后来参军改过,上大学改过,参加工作改过,改得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今年年龄多大。一日,组织部门派人找他谈话,问他究竟多大年龄。他说:“我娘说我58岁,身份证上是56岁,档案记载50岁,算卦的说我48岁,秘书说我40岁,小姐说我28岁。究竟多大了,我是组织上的人,我听组织的。”  相似文献   

14.
有来头的狗     
我有一位朋友,以贩狗为业.我叫他帮我找一条好狗.他问我:"你要狗干什么?吃狗肉,还是看家?"我说:"看家."  相似文献   

15.
请客     
有一天,我的表弟与中学时相好的五六个同学一起来到我的镇上。表弟也是我的同学,他一看到我就说,今天他们来“打土豪”了。我大笑不止,我知道他们说的“打土豪”,无非就是要我请他们“摄一顿”。都是老同学了,几十里外来看我,请他们吃餐饭当然是再应该不过的事了。地点选在“王侯酒楼”,上了十来个菜,喝了4瓶“沪州老窖”、一箱啤酒。酒足饭饱之后,我到服务台结账,我拿出一沓票子,叫服务员算一下。店老板过来对我说;“不忙,不忙,吴镇长,先记着,以后再说,以后再说。”我说:“我这是私人请客,还是结了账好。”店老板看我…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的一天,我丈夫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说我与某人发生性行为,我怎样解释他都不相信。我拖着病体,带着孩子与他离婚了。 事情发生后我找到厂保卫处,他们却提出种种理由对我进行刁难,要我出具各种证明,阻止我上诉,使诽谤我的人逍遥法外。编辑同志我怎样才能洗刷自己的清白,请您们在百忙中给我指一条明路。  相似文献   

17.
孩子是对的     
表哥是单位的一把手。有一次我去表哥家,适逢他的下属有事找他。来找表哥的是夫妇俩,一起来的还有他们四五岁的儿子,进门时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在他们的客气声中,我知趣地回避到隔壁的房间里。大人们在认真严肃地谈论正事,可那小男孩却四处乱蹿,一会儿跑进这个房间,一会儿跑进那个房间,这摸摸那搞搞,很是调皮和好奇。他的父母喊了他几次也无济于事。好不容易谈完了,表哥客气地将他们送到门口,叫夫妇俩放心,明天一定签字。这时,小男孩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忽然转过身往回跑。他的父母一惊,赶忙伸手拉孩子,却没抓住。表哥看着跑进屋去的孩子,奇…  相似文献   

18.
律师同志:我今年62岁。1998年我妻子病故。2003年,经人介绍,我与贺某认识,不久,我们开始同居,她比我小13岁。当时,贺某对我挺好,人也聪明,以至于我什么都听她的。2004年,贺某提出要买房,动员我出资8万元,她出资4万元,共同买了一产权房,现价值16万元,产权证上写的是贺某的名字,然后双方就以夫妻的名义搬进去住。后来,由于双方性格不和,我们感情渐淡,并不断发生争吵。2005年8月,贺某搬到其女儿家居住,我多次打电话叫她回来,她说,现在已经另外有男友了,与我的关系到此为止,并且警告我,态度好一点,房屋暂时由我居住,否则她随时赶我滚蛋。我一听大吃一惊,我拿钱给她时,对她非常信任,并没有叫她写一个字据,甚至房屋产权证也  相似文献   

19.
严友富,四川省剑阁县人,今年63岁,开有一间烟酒店铺,人们都叫他老太爷。近日,店铺隔壁雪丽红渔庄的老板娘张晓玲来到铺子里,说要一瓶飞天茅台、两盒软中华、两盒软云烟,共1000多元。每次客人结账后渔庄再和老太爷结账。那天下午1点半,有一雅间客  相似文献   

20.
故事A:爱心,扬起回归者的生活风帆 在采访时,我记得陈发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从街道到居委,的的确确为我付出很多,很多,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多做好事,多多帮助其他失足的人。"他说得很真诚,眼里闪动着泪光。 陈发,今年已45岁,先后13次入狱,铁窗生涯长达20年。父母都被他气得过早离开了人世,兄弟姐妹也与他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