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李新曾经问过我:“你从重庆来,知道什么地方出香海棠吗?”见我茫然,就笑着说:“就是我的家乡,古昌州。”这有海棠香国之称的昌州,就是今天的重庆市荣昌县。李新是荣昌安富镇人,少年时在棠香中学读书,学名叫李忠慎。那弥散着香气的海棠花我未见到,但听李新谈少年故乡事,倒真使人眼前一亮,仿若看到了鲜明耀眼的民族精神之花——自由花。他讲道,1931年9月19日这天,学校的报栏贴出了这样的噩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突然袭击,炮轰北大营,侵占沈阳城。同学们义愤填膺,热血沸腾。不少人痛哭失声,发眦皆裂,操场上响彻着“打倒日本侵略强盗”的怒吼声…  相似文献   

2.
每当我听到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天堂》这首优美动听的歌声“绿绿的草原,清清的河水……这是我的家啊……”时,我就会想到我美丽可爱的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一○四团。朋友,你想了解我的家乡吗?我的家乡位于乌鲁木齐市西郊,在连绵起伏的群山环绕之中,在闻名暇迩的雅玛里克山脚下那片美丽的土地上,那便是我可爱的家乡。我的家乡有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有辽阔的山地草场,有丰富的矿藏和珍稀的野生动  相似文献   

3.
我出生在玉尔滚民族分场,是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养育了我,也是这片土地淳朴善良的乡亲教育了我。1994年,我从塔里木农垦大学农学系毕业志愿要求回到了家乡。毕业10年来,我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很多爱护和支持,也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培养,只要有机会,团领导、分场领导总是让我多出  相似文献   

4.
在美丽的库尔勒市双丰镇农二师三○团已盛开了特色经济之花、综合治理之花、民族团结之花……在三○团“三个文明”建设的百花园中争奇斗妍。但最绚丽的是三○团工会争先创优之花。 3年来,三○团工会在师、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农二师工会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两个依靠方针,团结和带领职工以建设“职工之家”为主,以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和经济效益为重点,踏着时代的脚步,沐浴改革的春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使工会工作一年一个样,3年  相似文献   

5.
又到回家过年时。在北方,遥望我的家乡贵州—那片充满了生机活力的层峦峻岭,那片把我抚养成人的“富饶的贫困”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思念。想回家过年!到车站、码头、机场一看,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0哪管“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哪管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从人群中,找个农民工兄弟打听,辛苦一年,为何把钱花在路上?他会毫不犹豫告诉你,家有妻儿老母、兄弟姐妹,还有祖宗坟墓、家乡水土,“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相似文献   

6.
9月22日中午3点,一辆小车来到农七师一二八团七连11斗6号地头停下,从车上走下来团工会主席杨忠民,承包户南汉良解下花兜迎上前:“杨主席,到昨天为止,我上场籽棉已超过1万公斤啦。”杨主席拍着他的肩膀称赞说:“好样的‘小南瓜’,言而有信。” “陕西楞娃”南汉良今年承包150亩棉花,长势喜人,小南两口子乐得像喝了蜜似的。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6月25日的雹灾使他家的棉田严重受损,小南的精神也被打垮了,原本筹备充足的尿素和二胺也不想再投放,担心再投放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心里很矛盾。  相似文献   

7.
2006年夏,我大学毕业,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报考了“三支一扶”。经过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我回到了革命老区——滕州市滨湖镇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在第二师三十团三连,只要一提起共产党员王凤莲,干部职工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不愧是党员”。老人的“亲闺女”“叔叔,我来给您理发了,知道我是谁不?”“当然知道,虽说我眼睛看不见,耳朵也不好使,可你的声音我一听就知道。”这是5月25日,三十团三连职工、一线党员王凤莲与周志齐老人的一番对话。八旬老人周志齐是该连的一名退休工人,眼睛早已模糊不清,还患有皮肤病,老伴也是体弱多病,孙女又是残障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0,(11):21-21
党的理论每前进一步,传播就要跟进一步。如何把党的创新理论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使理论和群众“面对面”,并且成为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行动指针,这是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阿拉善右旗组织开展了“百团千人万场理论政策宣讲”、“农牧民讲堂”、“居民之声”群众性宣讲活动,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讲身边人、谈家乡事、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了内容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恶花絮     
去年11月24日的《沈阳晚报》上刊登了一篇《现代贪官幽默故事》。读后却笑不出来。人但知花之美,罕知美花之有恶者;人但知恶花之毒,罕知恶花之所以毒。思之良久,似有所得,辑而评之,以警世人。免费书法“为人民服务”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贪污受贿被逮捕入狱后,自知罪孽深重,难逃一死,便跪在地上对查办他的有关人员说:“我是书法家,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就留在这里免费给你们写字,每天给你们写一幅。”胡副省长的字是出了名的,想当年如果能得到他的一幅“墨宝”,那就真是“如获至宝”。胡长清也因为写字狠赚了一把票子。胡长清…  相似文献   

11.
顾海凇  张波 《当代贵州》2007,(12):14-15
“你们这些高层次人才,是咱贵州人的骄傲”“咱还有个贵州博士网?我今天是第一次知道,确实感到欣慰!回去后我就把它放到我的电脑桌面上,时常看看。”6月6日下午,省委组织部培训中心二会议室清风送爽、乡情浓浓,贵州籍在京博导团家乡行座谈会正在举行。亲临座谈会的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对贵州籍在京博士联系点和贵州博士网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蓝芳  袁丽摄影 《求贤》2013,(8):40-41
美丽天津因何而美? 因为有众多的中小企业之花在绽放,而在这片美丽的背后,有一把把在“风暴”中仍然撑着的“大伞”。  相似文献   

13.
“喂!你好!我能否咨询一下团场拾花指导价格。”“好!你请说……”这是农五师八十一团一位拾花工拨打维权热线电话的一幕情景。9月20日,八十一团拾花工维权热线电话正式开通,拾花工只要拨打电话7650101,维权等问题就可得到很快解决。据热线负责人团劳资科科长陈莉介绍,八十一团  相似文献   

14.
秋收期间,农七师一二五团万顷棉海彩旗招展,近万名拾花工展开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有力地促进了团场的“三秋”工作。春华秋实,该团工会、妇联每年从春播到秋收都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团电视台开播了“擂台”,把每天的拾花成绩排序“打擂”。工会还组织了宣传车深入到棉田。每三天还进行一次现场颁奖,拾花工们高兴地说,我拾花有了收入,每三天挣回些奖品,心里真高兴,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来自甘肃临夏的拾花工马尕吉日最高达到106公斤;来自陕西的拾花工王会会每天工效高达126公斤。这些拾花能手都得到了团、连工会的大力表彰。  相似文献   

15.
尽管即将离开农八师一三三团返回家乡,但在该团二连拾花、来自甘肃礼县的农民工老张还回味着连队中秋节送给的月饼和水果的香甜。该团今年多方采取措施,为农民工办了6件实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像老张这样感受到来自团场和连队的温暖,心中已做好明年继续来团场拾花务农的打算。仅今年“两节”期间,全团向2万农民工发放慰问物品20万元。“三秋”期间,拿出60万元资金,用于补贴和改善拾花工生活。团工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积极选树和表彰农民工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农民工中有18400人次获团、连奖励。团工会在全团开展“关爱农民工生命安全和健…  相似文献   

16.
知道我二月河是个作家的或许很多,但知道我曾经当过兵的人或许很少。我是1968年入伍的,在被人们称之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工程兵部队干了十年,1978年转业回到家乡南阳。在部队,我开过山、放过炮、打过眼、挖煤、打坑道、筑河堤、盖房子、干掘进工等等,真的都干过,表现也还算好。  相似文献   

17.
吴志菲 《党史纵览》2013,(11):29-32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中国民歌《茉莉花》在国内外重大活动中,一遍遍响起,蜚声中外。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首炎黄子孙都为之熟悉而自豪的旋律背后.还有着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红色的湖南     
贺家弼 《湘潮》2011,(9):1-1
湖南是红色的。意象里的湖南,红的是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的恣意豪情,红的是爱晚亭旁“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浪漫,红的是岳麓山上“青山埋忠骨”的悲壮色彩。这种红。纯粹、浓烈、激扬。离开故土虽然已近50年,但无论在福建前线,还是到浙江工作,我对家乡始终有一种深深的眷恋,魂牵梦绕,因为我的根在湖南,是三湘大地哺育了我,湖湘文化深深地渗入了我的血脉。  相似文献   

19.
梁衡 《新湘评论》2014,(5):41-44
毛泽东有一首词,里面有一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2013年重阳节刚过,我就到湖南湘潭来看一棵树,树名重阳木。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当地人的俗称。后来一查才知道这就是它的学名。大戟科,重阳木属。产长江以南,根深树大,冠如伞盖,木质坚硬,抗风、抗污能力极强,常被乡民膜拜为树神。能以它为标志命名为一个属种,可见这是一种很正规、很典型的树。湘潭是毛泽东的家乡,也是彭德怀的家乡,我曾去过多次,而这次却是专门为了这棵树,为了这棵重阳木。  相似文献   

20.
空心看世界     
孙道荣 《党建文汇》2010,(11):51-51
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更繁盛,姿态更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