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8,(14)
正摘编自6月24日台湾《工商时报》台湾《工商时报》6月24日发表社论说,"亲近美国,疏离中国大陆",这是民进党当局上任以来一贯的政策方针。这表现在政治上是民进党意识形态使然,在经济上也这么做,就脱离现实且违反市场法则,恐怕会让台湾得不偿失。譬如,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台当局倒是更热衷支持"投资美国"活动,摆明和美国站在同一阵线,而似乎忘了大陆目前仍是台湾对外经贸  相似文献   

2.
吴为 《统一论坛》2020,(1):21-23
2019年是台湾地区选战年,台湾政局主要围绕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但通过大肆操弄"反中拒统"、香港事件,转移执政不彰焦点,谋取选举私利。国民党面对东山再起的有利客观形势,未能及时做好内部整合,一度陷入被动。岛内"台独"分裂活动猖獗,美国加大介入台湾问题,增大台湾政局复杂性。台湾社会虽然受到民进党当局制造两岸敌意对抗的影响,但主流民意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改善经济民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蔡英文当局继续陷入执政困境,台湾朝野恶斗进一步加剧。国民党处于盘整中,内忧外患形势加重。台湾民意出现新变化。"茫"字当选台湾年度汉字,折射出台湾民众对蔡英文当局、民进党的不满和无奈。一、民进党当局施政继续陷入困境,引发台湾社会民怨沸腾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拒不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致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台海局势不确定性和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台"九合一"选举后,舆论界、学界对民进党遭受挫败的讨论和分析,可谓汗牛充栋,总体上有蔡英文执政失利危机、民进党系统性崩溃危机、蔡英文只有一个任期的宿命、台湾地缘政治危机等观点。笔者认为,各家分析已经透过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当局治理不彰强烈不满的表象,深入到解读台湾民众集体"理性"背后的内涵。近年来,"危机"一词在台湾被广泛  相似文献   

5.
<正>到今年5月20日,民进党执政已满3年。3年来,台湾民众吃尽了民进党执政带来的苦头,经济下滑,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使得"讨厌民进党"成为台湾最大党。直接导致民进党在2018年11月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惨败。2018年"九合一"选举结果反映了广大台湾民众希望两岸关系好起来,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遭遇惨败,台湾学者和媒体普遍认为未能妥善处理两岸关系是该党败选的重要原因之一,纷纷抨击民进党在选战中操弄"台独"意识形态、升高蓝绿对立,强烈呼吁台湾当局尽快调整两岸政策,改善两岸关系。一、民进党操弄"台独"意识形态、"抹黑"政治对手,与台湾民众希望改善经济民生的愿望背道而驰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认为,民进党惯用统"独"、族群议题来动员民众和宣传造势,但  相似文献   

7.
正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不断上演各种戏码,包括声称全力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这让民进党当局兴奋不已,误以为有了美国的加持,就可以跻身今年的WHA。而美国虽然姿态上做的十足,但却连为台湾提案都不愿意,最终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民进党当局妄想利用疫情来参与联合国下属组织的图谋彻底落败。更让民进党当局感到失望的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宣称要从世界卫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是台湾政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岛内不满民进党当局执政的民怨持续累积,"重经济民生、反蓝绿恶斗"的主流民意形成一股"反蔡反民进党"的社会风潮,最终使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国民党乘势大胜,岛内政治格局呈现"地方包围中央"之势。2019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0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8,(23)
正"绿地"变"蓝天"台湾民众用脚投票"绿营大本营"成"蓝营新阵地""韩流"席卷台湾"六都":国民党3席,民进党2席,无党籍1席16县市:国民党12席,民进党4席蔡英文辞去民进党党主席11月24日,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进行投票,选举产生22个县市的县市长、议员,以及乡镇长、村里长等。据台湾当局"选务部门"的票数统计,在22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15席,民进党获6席,另有1席为无党籍。据台湾媒体报道,11月24日晚间,蔡英文宣布辞去民进党党主席职务,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13)
正热点岛内舆论质疑民进党当局经济政策在两岸关系停滞不前的背景下,台湾民进党新当局推出"新南向政策"。该政策打出的旗号是通过结构转型战略,要让台湾经济"脱胎换骨",手法是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据台湾媒体报道,新当局负责人蔡英文近日已正式核定"新南向政策办公室"的设置要点,千呼万唤之下,总  相似文献   

11.
2021年,蔡英文当局利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之机,主动向美国贴靠,借美国之力巩固"邦交"版图,扩大多边活动空间。蔡英文已无连任压力,未来会以更加嚣张姿态推行"新版两国论"。2022年,受台湾"九合一"县市长选举等因素刺激,民进党当局将加大力度在国际社会行销兜售"台独"谬论,与美国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图谋产生联动加乘效应,冲撞"一中框架"。  相似文献   

12.
台湾政党再次轮替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在2008年出现第二次政党轮替的深层原因是民进党未能解决政治贫腐和经济衰退这两项选民最关心的议题.2005年"三合一"地方选举是民进党"由盛转衰"的分水岭.2008年1月的"立法院"选举,初次采取以小区单席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制度,放大了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得票悬殊,在"立法院"形成"一大一小"的席次格局,为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埋下了重要伏笔.在2008年最高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既无法有效整合内部的派系结构.也无法摆脱扁案和激进"台独"路线的困扰,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从而导致了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  相似文献   

13.
民进党陈水扁上台执政两年,是台湾经济陷入困境的两年。纵观台湾经济,目前不仅仅是短期问题十分尖锐,更重要的是长期发展充满了隐忧。 陈水扁上台执政之后,不仅仅由于台湾人民对民进党历来的“反商情结”存有疑虑,对民进党不懂经济、新手上路颇为担心,更重要的是,由于民进党坚持意  相似文献   

14.
在台湾民主化过程中,国民党逐步演变成为一个体制内的适应性政党,而民进党在"台独"的驱使下则逐步趋向于一个破坏体制的"革命"政党,一个"建国"政党."台独"路线导致民进党政策严重失误."法理台独"是民进党在执政前景越来越暗淡的情境下的铤而走险,也是民进党巩固"台独"成果、巩固分裂的、对抗性的社会结构以至巩固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基础的选择.在可见的将来,民进党"法理台独"的操作很可能成为塑造台湾两党政治的蕈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8,(13)
正摘编自6月21日台湾《中时电子报》6月21日,台湾"中时电子报"发表题为《南台湾最挺也最惨!看看民进党铁票区的众叛亲离》文章指出,民进党在台南、高雄、屏东执政逾20年,嘉义县也有17年,2016年南台湾乡亲终于盼来绿营的全面执政,但蔡英文执政2年来,却让台湾南部开始冒出"民进党不倒XX不会好"的布条,就连深绿许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台湾地区大选落幕,民进党挟全岛资源加上外部力量介入(美国通过对台出售武器、通过所谓"台湾旅行法""台北法案"、为蔡英文提供"国际舞台"等拉抬民进党选情),在地区领导人、民意代表两项选举中大胜,再度"完全执政"。国民党没有延续2018年"九合一"选举时的"运气",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在全台各县市被"翻转"。成立仅半年的台湾民众党以超过11%得票率成为立法机构第三大党。  相似文献   

17.
台湾"立委"选举是在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下进行的.由于民进党误判形势高额提名、台湾民众对政治失望投票率低、激进"台独"路线不得人心,选举结果仍维持朝小野大格局,即民进党执政国亲两党制衡.这一结果打击了激进"台独"势力,让中国大陆、美国和亚太地区有关国家松了口气,解除了两岸立即摊牌的近忧,有利于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稳定.但岛内与两岸之间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未来发展仍存在着变数.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5)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方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对一直以来押宝TPP的民进党当局来说,无疑是被打了一记大耳光。面对岛内的质疑声浪,民进党当局强作镇定。但台湾社会舆论认为,民进党当局"亲美远中"的区域经贸布局若再不做调整,恐将使台湾陷入边缘化的危机,重创台湾经济核心命脉。美国退出TPP,冲击台湾的经济布局,台湾社会忧心如焚。台湾《联合报》认为,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6,(4)
正2016年1月16日,台湾举行第14任"总统""副总统"暨第九届"立法院"的"二合一"选举,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胜国民党朱立伦308万票,当选新一届台湾领导人。朱立伦选后请辞国民党主席。由于主张"台独"路线的民进党重获执政,岛内蓝绿政治版图全面异位,选后的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势错综复杂。此次选情,折射出了当前台湾政治生态的某些特征,台湾政局演变的一些态势,以及两岸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民意代表选举投票结果1月16日晚揭晓,民进党及其候选人在两项选举中胜出。尘埃落定,众声喧哗。有人称,这意味着台湾民众选择支持与大陆对抗的政策路线,不希望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有人忧心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将推动"台独",两岸关系将再度动荡不安;甚至还有人鼓噪民进党获胜意味着大陆近8年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对台政策"遭受挫败";云云。对于台湾"大选"结果,究竟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