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其要义是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协同有效治理。作为整合国家治理体系的信任规范,研究发现,通过培育社会资本,有助于减少治理主体间交易成本,有助于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最终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因此,大力发展社会组织、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和加快构建信用体系,引导扶持社会资本多元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固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何人可 《理论探讨》2020,(5):120-124
在大数据时代,普惠金融改变着传统金融格局,加密数字货币冲击着传统国家银行体系,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颠覆了传统金融的信用体系。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2.0的代表,它的应用正逐渐改变着人类交易的模式和交易规则。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并非完备合约,一旦出现风险,其分布式特点更容易加重金融风险的泛起。如何控制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风险,更多取决于对区块链前置规则的内部治理和对智能合约目的、履行过程、执行结果的外部治理。我国将区块链作为国家战略新兴技术,对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风控只有坚持"发展创新中规范"和"规范中发展创新",才能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社会治理"的概念。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内涵,选择适当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以法治化为根本要求,完善相关立法、推进全民守法、严格规范执法;以系统化为基本战略,处理好打击与防范、现实斗争与基础工作、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以社会化为必由之路,抓住平安建设契机、运用市场化手段、建设社区警务平台;以信息化为有力支撑,用信息化支撑基础工作、警务决策和警务实战。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被誉为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又一次新飞跃,是我国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大理念为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科学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对于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并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并部署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并规划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作出的全面部署和战略安排,使国家治理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坚强保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立场、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推进重点、以坚定"四个自信"为战略定力、以独立探索为创新追求。这些方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中央已明确了四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因此,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着力提高中国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一、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7.
社会信用体系的运转以国家对个人信息的利用为前提.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个人信息利用呈现出可能减损个人权益的"最大化"特点,这与其背后的国家治理逻辑密切相关,即基于国家认证和规制监管的需要,国家治理吁求"最大化"地把握个人信息,技术治理则强化了国家能力而使此种需求得以满足.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的背景下,信息利用需遵循个人保护逻辑,通过法治形塑国家治理,促进国家治理能力输出的规范化.为此,应加强对技术治理的法治约束,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伦理性,建立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激励机制,从而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个人信息处理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对高等教育而言,要通过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治"作为现代大学治理的目标逻辑和理想状态,是完善大学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路径。现代大学治理要建立以民主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学术治理系统为主的内部治理系统,建立以依法治校、社会协同、内生外促为主的外部参与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善治生态"的大学治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推进社会参与制度的建设正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参与制度是社会经济和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参与作为一种民主形式,其运用范围十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改进和创新党的领导方式推动的一场国家治理革命,是传统国家管理向现代国家治理的转型,是法治、市场、行政、道德多元治理方式的有机融合,是党的领导方式、国家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系统化、联动性变革,是"五位一体"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综合覆盖和协同贯连,是兼容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义的治理价值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着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生需求,全方位改进党的执政理念、方式以实现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这要全方位、系统化、深入性地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不仅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提速提供了基础性制度支撑、公共政策导引与内在动力支持,而且其日臻完善和成熟的理论体系,为揭示和诠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提供了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及其传播体系的内在表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厘定、路线图及时间表的确定,为其实施路径提供了全新选择,这就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着眼点;以破解"五最"难题为抓手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以"四个精准"对接为效度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以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为动力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点;以治理考评结果运用为基准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加速点。  相似文献   

12.
<正>本轮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不同以往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方向和目标必须摆脱过去以政府权力再配置为中心的行政改革模式,而是要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紧密结合,以构建能够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现代治理模式。一、社会参与是我国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以中央政府为主,围绕简政放权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正在加速推进。与多年积弊的改革难度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结构性的深刻变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社会持续繁荣发展。上述一系列变化,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特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之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后,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便成为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使命和新挑战。这是因为,许多社会问题折射的是治理能力不足和治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换言之,能否顺利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决定着社会主要矛盾能否得到彻底化解。具体地说,新时代如何在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重塑社会气质、协调利益关系、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等便成为重大的使命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发挥的重要作用,着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以来立足于国家治理现实境遇,通过进行继承与发展,将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作为治理基础",礼法并施、德主刑辅"思想作为治理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治理方式以及"和而不同、天下大同"思想作为治理目标,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基础,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治理体系与治理方式的现代化,必须与党的群众路线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最终都将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最终的衡量标准。同时,也只有坚持这样的标准,才能使得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得到科学充分有效的发挥,真正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进一步提出要在2020年初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公共治理的理念、模  相似文献   

17.
正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注文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会发生深刻转型,社区治理体制也实现了由"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转变。构建适应我国城市社会特点的社区治理体制,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社  相似文献   

18.
<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被誉为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诚然,构建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非常重要。但是,无论多么完善的治理体系,最终都要落实在具体的治理能力上。就此而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提升具体的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基础性要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9.
将国家治理与现代化结合起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元治理主体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看,其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是体系与能力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看,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看,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在教育领域的贯彻落实,其推进和实现,是以国家治理理念为价值导向,并从属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要着重抓好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统筹好二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