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7,(1)
日本1868年实行的明治维新,使其成为东亚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为制定侵略中国的总方针而召开了重要会议——东方会议。为弥补日本资源短缺、兵源不足及军事扩张需求,日本军国主义公然违反《日内瓦协定》,将"细菌战"作为对外军事行动的重要手段之一。1936年,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建立细菌研究大本营。由此,数以千计的中国人民及国际人士惨死于这座杀人魔窟。本文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罪证实物浸泡标本瓶为例,结合A报告中的相关内容,从医学和伦理的角度对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罪恶行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建立了以七三一部队为主体的细菌战体系,秘密进行了细菌武器研制、人体实验、活体解剖,准备和实施了大规模细菌战,给多国人民带来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精神摧残。在日本帝国主义被打败后,日本统治高层却极力否认使用细菌武器、实施细菌战的事实。然而在1949年的哈巴罗夫斯克法庭上,公开了苏联获得的各种七三一部队活动的档案文书证据,以及有关证人的证言,这些确凿证据揭下了日本陆军高层虚伪的面具。苏联著名军事科学家利用伯力审判资料对有关日本细菌武器研制、人体实验以及实施细菌战的罪行活动予以揭露,本文旨在对此档案资料进行分析解读,从而审视苏联学者对日本细菌战活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七三一部队是违反国际公约建立起来的一支反人性的、极其残暴的法西斯部队,在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大肆研究、生产、制造各种细菌武器,屠杀我抗日志士和无辜平民百姓。更为残忍的是,为了尽快实施细菌战,七三一部队竟公然使用健康人做活体实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冻伤实验。本文以七三一部队冻伤实验为例,对七三一部队的邪恶本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1,(4)
二战期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日本帝国陆军授意下,对数千名失去自由的受害者进行了无数次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由于美国对这些实验结果颇感兴趣,作为秘密交易筹码从而免除了日本生物武器战犯的罪行起诉。数十年后,战争施害者与合作者应该如何处理这段历史的遗留问题?根据美国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庇护,以及对中国受害者的无视,本文试图对战后处理措施进行初步分析,落脚点在敦促美国政府开放德特里克堡基地,公开七三一部队实验数据的使用情况,就美国政府在东京审判中免除日本战犯罪行的行径,向中国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正式道歉。  相似文献   

5.
杨彦君 《学理论》2012,(10):142-143
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自1945年形成以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保护,直到1950年才开始进行了初步保护。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对于七三一旧址的保护也历经了几个重要阶段,有的旧址得到了良好的保护,至今仍能呈现在世人面前,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和警示作用,有的旧址永久地消失,只留下了一些历史照片。当前,哈尔滨市通过了《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条例》,这是旧址保护工作重要的法律依据,也使七三一旧址保护工作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6)
回顾了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生化实验基地的前因后果,阐述了七三一部队与五一六部队的暗中勾结事件,并通过历史资料表明了其在黑龙江的历史罪行。因七三一部队的残暴行动而导致的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精神伤害、抗战结束后黑龙江地区爆发大规模鼠疫和因生化基地遗留毒弹所发生的中毒事件等,论证了侵华日军生化基地的遗留问题。本文的目的是为此类事件的后续研究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并呼吁国人铭记历史,警示日本政府正视历史罪行并以实际行动处理后续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9)
满洲医科大学与日军细菌战关系问题是一个目前学术界尚无深入研究的课题。满洲医科大学是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与日本内地医学教育体制完全一致的高等医学院校,日本全面侵华期间,该校以其医学技术资源积极参加了侵华日军细菌武器的研制活动,罪恶滔天。考证建筑物证、收集解析残留历史档案资料等书证,足以证明该校是侵华日军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的基地。然而侵华日军却用借口托词、密令编造谎言、立"群灵碑"掩饰、与美国秘密交易等手段,使得满洲医科大学服务于细菌战的真相被长期掩盖了。  相似文献   

8.
日本广岛市原子弹爆炸遗址于1996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申遗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与广岛原爆遗址同为二战时期重要历史遗迹,对于警示世人珍爱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七三一部队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研成果丰硕,特别是2010年确立了从国家层面推进七三一部队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更是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目前已具备申遗基本要素,但整体条件距离国际标准仍有一定差距。本文旨在对广岛原爆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历程进行分析,从而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七三一”遗址的保护利用及中遗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使各项工作的开展少走弯路、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9.
遵照日本裕仁天皇敕令,1936年日本殖民当局在中国东北设立了一〇〇细菌部队。该部队用中国人进行活体实验,研制生产了大量细菌武器。同时,该部队经常到野外实验场进行演习,并且在实战中应用细菌武器,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6)
2015年9月24日,由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联合主办的"第五次七三一部队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80余位来自中日两国2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究团体的学者代表参会。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七三一部队、侵华日军细菌战与化学战问题、开拓团等问题展开广泛交流与深入讨论,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本届研讨会的召开获得了圆满成功,必将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8,(10)
1931年11月,伍连德博士定期巡查安东(今丹东)的检疫医院,当火车返回途经长春时,日本宪兵将伍连德博士抓捕并押送到军部,指控伍连德博士为国际联盟莱赫曼博士的间谍。有人认为这次事件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有关,目的是让伍连德博士为这支细菌部队效力。本文主要从伍连德博士被捕背景出发,着重分析伍连德博士与国际联盟卫生处主任赖赫曼的密切关系,从而还原日本军方抓捕伍连德博士的实质与真相。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9)
二战结束初期,美国调查日本细菌战情况,并进行了秘密交易,美国以豁免七三一部队负责人的罪行来换取日本细菌战实验资料。日军七三一部队成员、翻译官龟井贯一郎在诺伯特·费尔调查期间对美日初步交易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分批分次解密了相关交易档案,其中就包括七三一部队成员龟井贯一郎的供述等资料。通过对此档案的梳理与研究,不仅进一步印证了史实的客观存在,同时也丰富了日军七三一部队侵华的史料,进而揭示和批判了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双重标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7)
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开始对日本细菌战的情况开展调查,并进行了秘密交易,美国以豁免七三一部队负责人的罪行来换取日本细菌战的实验资料。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分批分次解密了日本细菌战交易的相关档案,其中就包括来自海军方面的生物战报告等资料。通过对此档案的梳理与研究,不仅进一步印证了史实的客观存在,而且从新的角度证实了日军七三一部队所进行的生物战是攻击性生物战,该报告进一步丰富了此领域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9)
七三一部队不仅犯下秘密从事人体实验,策划实施细菌战的反人类罪行,在其建立过程中,还残酷奴役数以千计的中国劳工,并造成巨大创伤。战后,由于七三一部队的隐蔽性、美军对日本细菌战的掩盖及战后研究方向多为侧重于人体实验与细菌战罪行揭露等诸多因素,这段历史被错位掩埋于记忆之中。本文研究七十余年前七三一部队对劳工的伤害及其战后生存状况,以"文化记忆"的视角来记述历史事实,从人权伦理的角度去关心受害群体。  相似文献   

15.
宫文婧 《学理论》2011,(30):81-83
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NARA)于2000年、2007年先后两次解密有关日本细菌战档案资料,10万页的解密档案揭示了二战后一直被掩盖的日军发动生物战和细菌战的罪行记录,以731部队的文件、电报、照片、日记、报道、证词、审讯记录等确凿的史料证实了日军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实验、生产以及发动细菌战争的历史事实。在对美国解密的日本细菌战档案进行筛选、整理、翻译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调查研究掌握的相关资料,从日军对细菌战攻击方式的研究入手,以日军在江西发动的细菌战为例,揭示了日本公然违反国际公约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相似文献   

16.
陈鹏 《学理论》2012,(28):142-143
安达特别实验场是731部队进行野外实验的主要场所,日军在长达四年多的时间里进行过大量细菌实验为主的活体实验。这座实验场隶属于731部队,是731部队检验细菌武器效能,准备发动细菌战的重要基地。731部队在这里从事有系统、大规模的活体实验,违背了人类的良知和道德。本文通过解读日本老兵的回忆、中国百姓的证言、日本战犯的证词,揭示了731部队在安达实验场的实验活动以及他们给当地人民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2)
七三一部队档案主要是指由七三一部队在战时及战后开展罪恶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涉及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真实记录,是揭露七三一部队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罪行的真实凭证,是日本侵华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因七三一部队战时绝密性,撤退时焚毁资料及日美交易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特别是战后日本国内对此事的态度,致使文献档案征集工作举步维艰。本文重点从七三一档案征集、整理、利用及出版的实际工作角度切入,评估其具有的重大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进而提出利用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12)
满洲第七三一部队总共建有3座焚尸炉,分别是:四方楼焚尸炉、北岗焚尸炉、北洼地焚尸炉。在设置功能上,四方楼焚尸炉焚烧被实验者尸体;北岗焚尸炉以焚烧被实验动物尸体为主,也焚烧被实验者尸体;北洼地焚尸炉焚烧满洲第七三一部队及其他日本死者。在总体布局上,焚尸炉均建在四方楼的西北方向,由近及远依次是:四方楼焚尸炉、北岗焚尸炉、北洼地焚尸炉,这是因为考虑了风向和焚烧尸体的数量。在整体规模上,焚尸炉数量多、规模大,并且建筑物坚固、烟囱较高。从以上3个方面看,焚尸炉是满洲第七三一部队从事生体实验而又毁尸灭迹罪恶活动的实物证据,足见其恶魔本性。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3)
约翰·鲍威尔(John W.Powell)1919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抗战胜利后,子承父业,鲍威尔接管了父亲在上海创办的英文周报《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view)。他立场公正、报道翔实、言论精辟,真实地还原了许多战争真相,发表了许多抨击美国政府的文章,然而该刊物在美国、英国和日本都被禁止发行。1953年因持续亏损,《密勒氏评论报》停刊,鲍威尔夫妇返回美国,不料被控"叛国罪",诉讼长达八年之久,最终以检方撤诉告终。鲍威尔是第一个揭开日美之间关于细菌武器的交易真相,以及美国帮助日本掩盖罪恶行径的人,他的一生都坚持着自己的观点,2008年12月15日,在旧金山去世。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军总参谋长梅津治郎代表天皇、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在南京签署投降书。中国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同时宣告终止。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称霸亚洲的迷梦以惨败告破灭。虽然历史的年轮已转过了50个春秋年华,但是.中国永远不会忘记,]931年9月18B那个屈辱的日子。从那个悲惨的时候,8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东北.开始了长达15年的罪恶战争,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