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中央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化党内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对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刻内涵,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视角进行理解、把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体现了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的中国哲学精神。注重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十九讲》里  相似文献   

2.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说是传统理学知行观认识的最高峰。顾宪成在批判知行合一说的过程中提出了"行在知前"的新知行观,"反之于实"是其核心命题,集中反映了顾宪成对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观的批判和对实践行为的提倡。  相似文献   

3.
李靖 《学理论》2012,(35):41-42
王阳明是继陆九渊之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以心为体,创立了与程朱理学进路不同的心学思想。用当代的哲学来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心"的含义主要为情感、意志、观念等,再将外在伦理规范内化到心中,使道德主体自我立法,表达一个道德主体的观点。王阳明以良知作为心之本体,再通过"致"的功夫使主体先天潜在的良知成为"明觉之知",为道德法则源于主体自身建立了理论基础,"致良知"三字成为他一生学问的精髓,既涵盖了本体又包括了功夫,实现了"知"和"行"的统一,所以良知也理所应当地成了主体思想的核心。他通过心外无理(心即理)确证了这个道德主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白利军 《学理论》2010,(19):267-268
苏格拉底和王阳明都持“知行合一”的观点。苏格拉底的理论出发点是“没有人愿意有意做恶”,王阳明理论的出发点是人先天具有良知。苏格拉底理论强调“知善”的重要性,王阳明理论强调“行善”的重要性。苏格拉底的理论归宿是善,王阳明的理论归宿是“致良知”。他们的理论启发思政工作者对教育对象尊重且信任、重知又重行。  相似文献   

5.
知行观历来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焦点话题。对于儒家哲学而言,知行问题更多地表现为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探究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理论视域,可知其是在批判继承宋儒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自身的实践体悟为依据,以补偏救弊为宗旨,开创性地提出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认为,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真知即是行,意即行之始,知行合一乃圣学功夫。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对前人在探讨知行关系时的理论视域方面实现了超越性的突破,但同时也暴露了其唯心主义本体论和忽视间接经验的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内涵丰富,其中所蕴含的廉政思想主要体现在“破心贼”“行方圆”“致良知”三个方面。他认为当私心杂念泛起,“恶向胆边生”时,一定要果断拔出“规矩”这把“利剑”,斩除“心中贼”,以达到“致良知”的廉政效果。在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当下,积极借鉴王阳明的廉政思想,“破心贼”以筑牢思想基础,“行方圆”以完善制度体系,“致良知”以实现知行合一,对修好共产党人“心学”,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圣人人格是历代儒家学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儒家学者的圣人观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嬗变,特别是在圣学内容和成圣路径的规定上。明代大儒王阳明认为"尧舜人人学可齐",只因圣人与常人之心本无二致,圣人之知只知天理,圣人之学惟致良知,圣学功夫只要知行合一。显而易见,世俗化的规定是王阳明圣人观的显著特征。透过王阳明的圣人观,结合其产生的理论渊源和社会背景后不难发现,针砭时弊,揭露时学误人之实,拔本塞源,力倡回归圣学之事,乃是其所蕴含的真正旨归。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在传统社会享有极高声誉,其廉政思想的主旨是致良知以安百姓,包括明明德以安民、致良知以灭欲、知行合一以为政等方面。从王阳明廉政思想可以管窥整个传统文化崇尚圣人之治的缺陷,即内圣外王的虚幻、存理灭欲的偏颇、德主刑辅的局限。不过王阳明廉政思想也有积极的当代借鉴意义,其主要表现:要以现代法治实现对圣人之治的超越,并在法治基础上注重德法兼治,重视德治的价值优势和治理效能,保持“法”与“德”的张力和秩序。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1)
"知行合一"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对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提倡"知行合一"。对"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针对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知行不一的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将知行合一思想融入警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为进一步有效开展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特别重视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阐释。"诚意"与"致知"都与心体以及精神境界相关,这正是王阳明经典解释圆融通达的特点,也是阳明心学与朱子理学重要区别所在。通过分析王阳明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解释,并与朱子相关思想进行比较,以呈现阳明心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谪居龙场时,面临生存和生命两个主要问题。他通过处困之道化解了生存危机,以"未尝一日之戚戚"的乐观精神应对恶化的生存环境,以忠信礼义保障生命的尊严,并从道教神仙之术中解脱出来,体悟到与其片面地追求自然生命的延伸,不如建构文化生命的厚重。王阳明认为文化生命的建构离不开对理的求索,不同于朱熹心外求理的既有模式,龙场悟道之后的王阳明创造性地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开始向"吾性自足"的心内求理。向外求理,一定程度上还是属于他律道德的范畴;心内求理,则更注重高度自觉的自律道德。龙场悟道的另一个创造性的成果是知行合一,即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的合一。如果说,心即理是向内探求道德知识的缘起,是文化生命的内求;那么知行合一则是在知行并重的同时,依然带有强调道德实践的倾向,是文化生命的外拓。通过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王阳明找到了文化生命的内在依据,也实现了文化生命的外在践履,在朱熹之后,重新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生命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哲学视野里,"行"表示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包括意义、目标、方向、任务、道路等,"知"则是对目的性的信念、思考、理解、认识、认同等。因此,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知"离不开"行","行"也离不开"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契合了中国哲学这种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的精神。它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这次学习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深入领会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优良作风,明确做合格党员的标准和条件,深入学习习近平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6)
知与行即认识与实践,两者既对立又互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高职思修与法律基础课中体现知行合一,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破思修与法律基础课中知行不平衡的障碍,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也是提升高职思修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重点研究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使知与行贯能穿于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做合格党员要理论联系实际,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在新形势、新发展下,做一名合格党员需做到"四讲四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教育,秉承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实践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遵循了"知""行"关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阳明心学中的精华如"知行合一"等思想也多次被总书记征引,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阳明学真精神的正确把握,同时也阐明了阳明学的现代价值。王阳明作为我国宋明时期理学思潮中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所建构的博大精微的心学体系是对中国儒学思想与宋明理学的新发展,是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一座理论高峰,不仅深化和改变了宋明理学思潮发展的整体格局和发展方向,对后来理学演变乃至明清以降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皆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道酬敬     
业精于勤,然“勤”的本源是什么呢?近日,在读《千古一帝康熙》时,得知康熙对“五知”(知敬、知勤、知止、知慎、知学)一以贯之,其中首知是“知敬”,之后豁然开朗,本人认为“勤”的本源是“敬”。进一步理解“敬”是知、“勤”是行。敬是发自内心的思想,勤是具体的外在表现,但不全来自敬之思想的支配,知行合一是生命的最高境界,“知”应在第一位,也即敬字当先,更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更能够指导人格修养的形成。但当“知”之后,“行”更重要,因“行”难。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不仅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是教育对象在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交往中,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因此,若要全面理解和把握教育对象如何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仅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因素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教育对象受到外界因素和自身接受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环节和机制。这对反思教育对象"由知到行"转化的现实情况、优化教育对象在社会空间中的行动逻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对朱熹有关<大学>的"移其文""补其传"进行了批判,强调要恢复<大学>"古本",并通过对格物、新民等范畴的创造性诠释,论证了"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实现了对<大学>的心学化诠释,最终为其心学体系确立了经典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10)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围绕"人"这一实践主体,对人的实践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实践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实践与意识的关系展开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人的实践与自然关系、以人为实践主体、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及运动规律等原理进行解读,认为必须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相结合等等,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散发光芒。  相似文献   

20.
高晓梦 《学理论》2014,(3):53-54
"格物致知"作为"三纲八目"中的重要概念,源出于《大学》。二程训"格"为"至",程颐认为心物在格的过程中深融为一,而在程颐看来,格致不外乎"穷理"而已。朱熹和王阳明也将《大学》纳入自己的理学和心学的体系,并对格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比较三者对"格物致知"的阐述来揭示其在思想理论基础、所格之物与知的对象、格致方法、格致目的这四个方面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