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库恩不可通约性论点的语言学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库恩解说科学革命的必要前提,不可通约性论点是其科学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的这一论点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以后,却有了较大的变化,由《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不可通约变成了后来的不可翻译。本通过对库恩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历程的考察,试图指明,这一变化实际上标志着库恩科学革命理论的语言学转向,既是其应对批评的内在需要,也是他为挽救科学哲学而作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2.
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始作俑”的库恩,其科学观中所包含的强调科学活动的主体性、非价值中立性以及范式的不可通约性、科学的非进步性等内容,对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化、开放性,反对整体性、统一性等的主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库恩本身表达的仅仅是一种历史主义的科学观,他的主要目的是将科学理解为我们参与其中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7)
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库恩是反实在论者,但当细读库恩的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时,发现库恩既强调范式也重视自然。本文试图厘清库恩的范式与自然的关系,从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时期到科学革命时期这四个阶段,去探讨和分析库恩对范式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认为库恩始终在关注科学与自然的对话,关心理论与自然的相互一致,同时,库恩认为,范式的危机源于自然界的反常,而范式的转换基于科学革命。据此,本文得出结论,认为库恩不仅仅强调范式,实际上一直在强调自然界的重要作用,库恩是一个"自然-范式准(或二重)实在论者"。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35)
《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集中反映了库恩的科学观,其强调:接受以科学史为依据的批驳考验是阐述任何科学哲学的必经之路,所以他从科学史角度探讨了科学的本质、科学革命的结构以及科学发展模式等问题,提出了"范式"、"不可通约"等概念,改变了人们对于科学的认识,特别是他首次把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引入到对科学认识过程的研究中,描绘出了一种与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大异其趣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5.
库恩从历史角度对科学革命进行分析得出“革命前后就是范式心理转换”的结论,由此招致众多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批评,为此库恩以科学修辞为其理论进行辩护,其中不乏精彩的科学修辞思想.他极力主张在范式的转换过程中,每一派必须尽力通过劝说,以使对方转变,而且转换过程并非是纯粹非理性的过程,而是理性非常强的有意识的选择.在库恩看来,理性的理由和非理性理由在理论选择过程中都非常重要,这正是其科学修辞思想的合理性所在.但是他的科学修辞语境过于单一,最终使科学修辞理性重建目标成为幻想.  相似文献   

6.
耿宗璘 《学理论》2012,(20):45-46
库恩的范式思想不仅对于科学哲学界影响巨大,而且对于库恩范式的理解也存在较多争议。其实,培根的"剧场假相"中就暗含了库恩"范式"的思想",剧场假相"思想可以说是范式理论的先驱。比较库恩"范式"思想与培根的"剧场假相"学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库恩哲学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骏 《学理论》2013,(9):120-122
在阅读《科学革命的结构》原文、科学革命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情况,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为指导而写成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科学革命理论产生的背景,主要是阐述了科学革命产生前出现的几个科学进步理论,如归纳主义、证伪主义,并引出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然后总结了科学革命理论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模式、范式、不可通约性。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科学革命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尤其是指出了科学革命理论的缺陷。最后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以上分析进行验证,其中重点分析了经济学发展史中的凯恩斯革命。  相似文献   

8.
库恩关于“范式”的定义是一个科学概念,任何对它的误读都会引起对学科理解的混乱。威尔逊———韦伯范式以追求效率为中心,同时也并未完全忽视公平问题,它构成了传统公共行政领域的科学范式。新公共管理没有摆脱传统公共行政追求效率的目标,因而它并非真正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9.
根据库恩的科学范式转换的观点,目前公共行政领域的两种范式:新公共管理范式和新公共服务范式。两种范式的关系并非替代而是传承与超越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他们对理性的关注、对参与的关注、对组织弹性化改革与放松管制的态度的比较来说明。了解两种范式的关系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困惑有指导意义,提示我们对新公共管理的成果是批判继承而不是抛弃,最终实现公平、公共利益和效率效能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转向"是用来标识西方20世纪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之间区别与转换的一个概念.语言学转向之后,哲学关注的主要对象由主客体关系或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转向语言和世界的关系.研究对象的转换有其发生的深刻基础.语言学转向破除了传统哲学研究的一些固有弊端,却也因其过于理性化使得哲学丧失了自身的活泼性,远离了社会现实.同时也成为了科学的附庸,模糊了哲学的学科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