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总要为祖国尽点心,出点力。”“只要我在世一天,就要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一天。”这是上虞籍港商张杰先生的肺腑之言。张杰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捐助义举,确实在履行着他的诺言。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张杰将一台价值3000元的彩电捐赠给上虞中学,从此捐赠义举一发  相似文献   

2.
清贫与富有     
不久前,一个不幸的消息传遍古城渑池的大街小巷,“苏明森奖学金”的创办者、原籍河南渑池的台胞苏明森先生在台湾去世。另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这位曾先后捐赠8万美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苏老先生,在他身后剩下的积蓄中,仅还有3O0元台币和85.16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台湾人把钱投到大陆来当然好,但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在正道上!”——这是台胞赵正楷先生的一贯主张.他身体力行,不久前为山西忻州捐款,首倡设立“嘉禾奖学金”,海峡两岸纷起响应,被传为佳话.赵正楷先生已93岁高龄,忻州人民对他既熟悉又敬佩!30年代,他曾担任山西公报和山西书局经理以及公营事业董事会总干事,为山西的文化、经济建设作过贡献.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他的爱国爱乡夙愿更得以实现.平时,他节衣缩食,把养老金和稿费拿出来,多次捐助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心同此诚,血同此热"。近年来,旅居海外的苏州籍同胞满怀"匹夫有责"的热诚,纷纷为故乡的建设与发展事业捐款出力,奉献一片赤子之情。据了解,仅苏州市统战系统就先后联系接受"三胞"捐赠达1亿多元人民币,仅设立教育基金和奖学金就有6个。自1991年周忠继先生的苏州电脑教学基金,到1995年9月23日杨元龙先生的200万元人民币的教育基金,无一不体现了海外苏州儿女的浓浓乡情,以及他们对新一代苏州人所寄予的殷切期望。笔者在1995年9月"杨元龙教育基金"成立仪式上,巧遇了杨元龙先生之女杨敏德女士一行,耳闻了更多关于杨氏家族举家为国、振兴故乡的动人  相似文献   

5.
舒展 《北京观察》2007,(1):64-64
钱钟书、杨绛将他俩一生的全部稿酬,捐献给他们的母校--清华大学,作为对考上该校贫困生的援助.为它取的名称叫"好读书奖学金".二位老人不冠以自己的姓名,这是他们的一贯风格.据悉:此奖款项至2006年底累计金额已经超过人民币500多万元.捐赠初衷,杨先生已经讲明,无赘述的必要.奖学金的命名,看似平实无华,通俗易懂,但怎么才算"好读书"呢?似有深意存焉.笔者不揣浅陋,从钱先生关于读书的若干论点,方法,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6.
新事篇     
★美籍华人科学家胡天育先生是偃师市府店镇寨孜村人,1983年他回国时,捐款10余万元人民币兴建了缑山青少年宫。1991年,他向缑山中学捐赠了11台电子琴。1993年8月,他和本村籍台胞李永仁先生一同捐助6万元人民币,建了一座教师宿舍楼。1994年,他寄回3000美元,用于资助贫困生及民办教师。1996年,他又寄回2000美元,为家乡学校购买电教仪器。今年6月,他再次捐资11000元人民币,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偃师市委统战部)★唐河县张店镇党委、政府为解决当地孩子上学难问题,决定筹资建一所新中学,镇内私营企业家及海外“三胞”纷纷伸出援…  相似文献   

7.
6月6日上午,“南海区宗教仁爱会成立暨潘家良先生捐赠仪式”在祥和的气氛中拉开帷幕。一位中年人静静地坐在大会主席台前排,迎着台下百多双关切的目光,微笑。他就是捐赠价值89万多元人民币医疗运动器材扶贫助困的台商潘家良先生。  相似文献   

8.
新事篇     
已故台胞捐巨资设立奖学金已故封丘籍台胞张靖安先生,生前曾多次回乡探亲,并为村里捐巨资办了不少有益的事。1997年6月不幸病逝。在他弥留之际嘱托亲人,将他一生积蓄的1000万元新台币存入台湾“富兰克林基金会”,将每年近30万元的利息在家乡设“张靖安先生...  相似文献   

9.
我区狠抓落实党的各项侨务政策,赢得了侨心,海外侨胞愿意为家乡建设事业捐赠款物的日益增多。 原籍博白县的加拿大侨胞朱光昭先生,将政府发还的侨房补偿款7000元及私房4间120平方米捐赠给本村小学使用。美籍华人谢中天先生,1986年把落实给他的侨房款人民币40000元捐赠给县办公益事业后转给谢先生的家乡桂平县金田镇大贤村建校舍。马来西亚谢天福先生捐赠62万港元给家乡——岑溪县县容乡永固村重建两所小学。横县“三胞”纷纷捐资家乡抢  相似文献   

10.
台胞捐款建中学日前,平顶山市新华区薛庄乡造阳中学等委会负责人刘合亭收到台胞柴富年等从台湾寄来的1,8万美元汇票。这是台胞柴富年等为筹建嗤阳中学捐赠的第二笔款项。截止目前,已收到捐赠25万元人民币。今年73岁高龄的柴富年先生,原籍新华区薛庄乡东港村,去...  相似文献   

11.
5年前,笔者采访过庄永泉先生,因为他资助了459名二女户女孩。5年来,他爱心捐赠的数字一直在递增,受捐赠二女户女孩的数字也一直被刷新!截至目前,泉州市共有1194名二女户女孩得到庄永泉先生的资助,圆了大学梦。庄永泉用爱心持续滋养“女儿花”,改变了这些女孩子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漫画及幽默     
据近日《华商报》报道,陕西凤县个体书商刘晓军,在“六一”前夕为当地十几所学校捐赠了价值5000元的图书。可当他刚把书捐赠出去,便有一所中学将书退回。几乎与此同时,其它学校也都称:文教局局长下令不准擅自接受赠书,而须由文教局搞个赠书仪式才行。  相似文献   

13.
已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先生,是广西苍梧县人。李济深先生生前与海外侨胞的交谊很深。抗日战争时期,他不但与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有过直接的面晤,并且想方设法将陈嘉庚和南洋侨胞为八路军捐赠的大批药品、器械等转运至延安,而且还为广大华侨做过许多有益的事情,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由他倡导的“广西救侨运动”。  相似文献   

14.
引子时间:2004年9月11日地点:北京青年宫剧场为欢庆教师节,一场名为“同在阳光下”的音乐会正在这里演出(题图)。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与其他音乐会不同,观看这场音乐会的是清一色的学生,在宽大的横幅上,赫然写着“‘同在阳光下’音乐会暨图书捐赠仪式”。对了,这是特为北京城郊区县以及打工子弟小学等6所学校的600多名师生举行的专场音乐会,并为他们捐赠了总价值约15万元的12000册图书,为打工子弟小学创建了图书室,为北京偏远中学图书室增添了大量新书。这次活动深受受赠学校的喜爱,师生们非常感动,朝阳区大屯乡育才小学和石景山高井中学还特…  相似文献   

15.
1995年4月1日上午,春光明媚,风和日暖,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政府大院内,彩旗招展,鲜花盛开,充满喜气洋洋的气氛。在会议厅里热烈而隆重地举行"马桥强恕中学、小学复名暨捐赠仪式",镇党委书记王顺龙代表当地政府和人民,接受台北市私立强恕高级中学校长钮廷庄先生为助学捐赠的100万元,宣布马桥中学、马桥中心小学复名为马桥强恕中学、强恕小学。  相似文献   

16.
2003年5月27日,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张曼新向宁夏银川市政府捐赠人民币10万元防治“非典”。张曼新先生曾于1959年到宁夏支边,他在宁夏渡过了27个春秋。宁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当国内“非典”疫情肆虐之际,最让张先生牵挂的还是宁夏。他多次打电话询问宁夏“非典”防治情况,并捐款10万元人民币以表与祖国人民和衷共济,共抗“非典”之心意。在这次全国人民竭尽全力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7.
姜西  姜涛 《群众》1994,(12)
盈盈一水隔阂深,赠书展画多赖君。沟通两岸金瓯好,文化渊源一脉承。这是一位诗人吟赠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书业巨子石景宜先生的一首诗。石景宜先生近10多年来斥资1亿多港元,买台湾版图书捐赠大陆,买大陆版图书捐赠台湾,又在海峡两岸巡回展出“中国当代书画展”,被人们称之为“文化书使”,“以书报国的古稀仁者”,“开启海  相似文献   

18.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袁世海,成就卓著,现在仍以80余岁高龄为振兴京剧不辞辛苦,当称楷模,海内外广大观众无不仰慕。他不愧是当代名净“架子花脸”的一代宗师。袁世海先生在舞台上演出至今,已有70多个春秋。他的表演风格质朴豪放、刚劲传神,唱腔宽厚洪亮而富有人物感情,在净角行当中独树一帜,创造出架子花脸铜锤唱的“袁派”艺术,素有“活曹操”、“活鲁智深”、“活李违”、“活张飞”的美誉。京剧有生、旦、净、丑等行当,其中净行俗称花脸,花脸又可细分为铜锤花睑和架子花脸等。铜锤花脸以唱功为主,登场时携御赐铜锤,故名;架子花…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画坛,有一位以画金鱼见长,被人们称为“金鱼王”的画家,他就是国家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安徽淮南画院院长黄祖兴教授。 黄祖兴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1950年,18岁的黄祖兴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油画专业,当时的校长是留法归来的大画家颜文梁先生。在4年的大学生活中,黄祖兴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刻苦攻读了素描、油画、人体写生、水彩、水粉和中国美术史等十几门功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4年秋,黄祖兴用双手从校长刘海粟先生手中接过毕业证书(这时的苏州美专已与华东地区的几家艺术专科学校合并建立了“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为刘海粟大师)。  相似文献   

20.
10万株常春藤贺澳门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2月7日,台胞胡小川向北京市迎澳门回归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捐赠1万盆共10万株常春藤,表达他对澳门即将回归祖国的喜悦心情。胡小川先生在捐赠仪式上说,作为一名回祖国大陆投资的台胞,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的梦想就是见到一个富强繁荣、爱好和平、大陆和台湾一统的中国,为此目标,我愿意和同胞们共同奋斗,追求全国疆域的完整。胡小川先生曾是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教授。自10年前来北京投资后,他陆续自欧美各地引进、驯化了多种适应北京的冬青植物。这次捐赠的“京8号”常春藤,不仅外形美丽,而且能耐零下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