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贪腐线索信息在全媒体时代愈加呈现出了碎片化、海量化的特点,贪腐分子针对反腐侦查工作不断变化的犯罪手段愈加隐蔽,而现阶段反腐线索的收集方式却与信息传播机制存在诸多矛盾,阻碍了反腐工作的发展.本文试构建六大机制雏形,为全媒体时代反腐工作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时事评点     
《法人》2014,(6):12-13
正5月7日,瑞士政府声明,就其在经合组织签署的关于实施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标准的宣言表示支持,这意味着瑞士银行业将打破保密传统,依照该标准提交外国客户的账户信息。瑞士"泄密"无助中国反腐瑞士银行的让步,仅能对反腐起到些微助力,而无法起到核心作用,更无助于我国良性反腐体制的形成。之所以如此论,一是因为瑞士银行业对客户信息的不再绝对保密,仅限于与涉嫌逃税相关,而不是涉嫌贪腐的资金,至于贪腐行为有可能经由追究逃税而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各地掀起了蔚为壮观的反腐风暴,官方行动持续发力,网络公民不断"扒粪",多位贪腐官员先后见光、落马,此等新政开局之势,令民心鼓舞,社会振奋。但从以往经验看,反腐风暴虽逞一时之功,却难收根治之效。历次风暴来临之时,贪腐者固然惶恐不安,但风暴过后往往贼胆复萌。许多弊案甚至是出于"家产失窃、日记曝光、二奶翻脸"等偶发因素才被揭益,更是足见当下反腐模式之局限。  相似文献   

4.
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我国的网民数量不断增长,公民尤其是网民利用互联网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多。近年来,由网络反腐揪出的贪腐分子数见不鲜,表明网络反腐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由于网络反腐自身消极性的一面和相关制度的缺失或不够完善,网络反腐仍需要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视野下规范网络反腐,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丰富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而且可以更好地与贪腐行径作斗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央铁腕反腐行动中,落马的大企业老总引发社会关注。事实上,大企业老总犯罪问题是各国通病。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70%的企业老总犯罪发生在42%的大型企业中,且因贪腐走向犯罪的往往是薪酬最高的企业管理者。社会经济学家亚历克斯·梯尔在其专门研究"越轨"行为的专著中称这一现象为"特权偏差行为"。具体而言,这些手中握有企业生死大权的老  相似文献   

6.
2012年新年伊始,副部级贪官周镇宏落马。周镇宏贪腐案除了与茂名腐败窝案有关外,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此人具有理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头衔,是个爱出书的学者型“雅腐”贪官。近几年来,中央加大反腐肃贪力度。大力加强制度化反腐,加紧构建科学反腐体系,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像病菌抗药性一样,一些贪官的“抗反腐”伎俩也在“升级”,官员贪腐的花样不断出现新的变种,不仅有送名贵字画和艺术品的“雅贿”现象,还有一些可以称之为“雅腐”的行为,比如这些年蔚然成风的官员出书热现象。周镇宏的落马,引发了公众对“雅腐”官员爱出书乱象的担忧和抨击。  相似文献   

7.
上半年:近百名腐败官员被惩处 2009年全国"两会"前的民调显示,"反腐败"远超过预想中的"经济危机",位居民众关注热点榜首.今年以来,中央政府以及部分地方政府挥下的反腐利剑撼动整个官场.随着郑少东、米凤君、陈绍基、王华元、刘友君、许宗衡、皮黔生等一批省部级官员被查处、十余件千万元以上的特大贪腐案被披露、数十名腐败官员被处以重刑、近百万县级基层官员接受中央的"跨级直训",深入市县基层政权的反腐大网正在张开.中央在此轮反腐中采取了改革开放后最大范围的制度化、规模化防腐反腐措施,决心昭然,力度空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海及全国多地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年轻干部贪腐的数量和比例正在迅速增长,职务犯罪年轻化、低龄化的现象日趋明显。继“59岁现象”之后,贪腐的“35”现象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他明里在网上高调撰文痛斥"崇拜金钱,权力至上",侃侃而谈其反腐经验,甚至于父亲过世时公然在灵堂上张贴"拒收礼金"的字条,并退回或上交部分礼金以示清白:由于在公共场所始终保持着清廉、干练、上进的正面形象,他在当地民间的口碑一直都很好,一些行为举止甚至在当地社会上被传为美谈,在出任县委书记期间,他还在全省首开先河地成立了县级巡视组,重点监督乡镇、县直单位领导班子,短短一年内就立案查处了88名贪腐党员和干部,因此被称为"反腐书记"、"反腐市长".  相似文献   

10.
领导班子开会集体"分赃",一人被处理百余人闻风而逃--湖南省耒阳矿征办贪腐窝案近期被曝光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尤其引发了反腐界的深思.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5月5日这天,随着一则《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经理涉严重违纪被免职》的消息在新浪网上刊登,张勤耘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与张勤耘在反腐浪潮中"触网"的消息同时被刊出的,还有《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徐行昨日自杀身亡》的消息。两则新闻中的"报道对象",都是业内公认的年轻有为的新闻人。令人唏嘘的是,徐行因为工作压力大致精神抑郁自行为自己35岁的年轻生命画上了句号;令人叹惋的是,张勤耘堪称辉煌的新闻生涯终止于贪腐。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作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对贪腐与反腐也有深刻的反映。王狗儿的话有深意刘姥姥进大观园,其实是去打秋风的。去之前,她与女婿王狗儿有一番对  相似文献   

13.
法制信息     
百姓关注"两会"热点 在举国上下都把目光聚向北京"两会"的时候,由新华网与 《经济参考报》联合推出的"'两会',你最关注的热点问题"调查表 明,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为: 反腐败 中国反腐在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之后,到了 "制度反腐"的时候。能否真正从制度建设上铲除"一把手"腐败的 现实土壤?真正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党内 民主监督机制?人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4.
周心怡  胡霞 《法制与社会》2014,(16):139-140,154
互联网正从"e时代"正在进入"微时代",微博的出现为民众提供了参与反腐的新平台,进而形成了近年来特有的微博反腐现象。伴随着微博反腐现象的频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对微博反腐现象进行法理思考和法律调整,在维护其特有的反腐功能的同时,也对随之产生的不良现象进行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5.
吴克利 《检察风云》2012,(11):24-26
此案中的小偷举报提供了贪腐案线索。但反腐不能“靠小偷”,监督预防不可松懈。  相似文献   

16.
近期,“网络反腐”成了网络上的一大热词,借助网络曝光和网民围观,“表哥”“房叔”“房姐”相继落马,网络反腐的成效有目共睹。在社会舆论一边倒的鼓掌叫好声音中,在中央高调重视网上舆情环境中,在相关部门愈发迅速的应对行动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发现和惩治贪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媒体     
正人民日报:织就"天网"让贪官归案内有追兵,外有猎手。有人感叹,"官不聊生"的时代来了。其实,反贪对清廉的官员不但无碍,还是利好。而"贪官不聊生"本应是法治社会的常态。贪腐官员若以为只要潜逃出境,就能开启一段"幸福而自由的美好生活",注定只是一厢情愿。中国的反腐"天网",覆盖面越来越广,也越织越密。可以预料,不管是被遣返回国,还是自行回国自首,"归来"的贪腐官员会越来越多。红旗文稿:敢于担当是成事之道敢于担当就要担责不推,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担事不躲,防止"怕出错不愿干事、怕麻烦不愿抓事、怕吃亏不愿揽事";担学不辍,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价  相似文献   

18.
阿计 《政府法制》2013,(5):15-15
十八大以来,各地掀起了蔚为壮观的反腐风暴,官方行动持续发力,网络公民不断“扒粪”,多位贪腐官员先后见光、落马,此等新政开局之势,令民心鼓舞,社会振奋。但从以往经验看,反腐风暴虽逞一时之功,却难收根治之效。,历次风暴来临之时,贪腐者固然惶恐不安,但风暴过后往往贼胆复萌。许多弊案甚至是出于“家产失窃、日记曝光、二奶翻脸”等偶发因素才被揭盖,更是足见当下反腐模式之局限。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砀山县房地产管理局原局长刘江辉因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有期徒刑19年。这起因前妻和儿子举报而一度引爆舆情热点的所谓"亲情反腐",引出诸多争议:比如"亲情反腐"要不要提倡?进步中的法制理念,已在重新审视"大义灭亲"的问题,那么举报亲人腐败,究竟是"人伦之殇",还是正义之举、社会责任的体现,确实值得讨论。但我认为这种讨论需要弄清一个前提:刘家这种"反腐"案例,究竟是"大义灭亲",还是私愤使然,先搞清楚;前者可称之为反腐,后者绝不是反腐,而是反私敌。  相似文献   

20.
消失了一个多月的杨家才,在经历了各种版本的传言后,还是出现在了中央纪委的纪律审查公告中. 5月23日傍晚,中央纪委发出一条消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主席助理杨家才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 随着杨家才的落马,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的"三会"各有部级高官因贪腐被抓,金融反腐工作正逐步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