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地方史料的云南文献《滇考》,以云南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为篇,排比次第,详叙其终始,是迄今为止存世为数不多的地方性纪事本末体史料。 《滇考》作者冯甦 冯甦,原名冯再来,字蒿庵,清顺治戊戌(十五年,公元1658年)进士,授永昌府推官,后官楚雄府知府等职。就在冯娃中进士的这年,洪承畴统清兵三路人滇。顺治十七年正月,清军进驻昆明,随即朝廷命洪承畴等班师回京,“命吴三桂为总管,移驻云南,文武官俱听奏除”。  相似文献   

2.
《党员生活(武汉)》2012,(1):F0002-F0002
归元禅寺坐落于汉阳区归元寺路20号,是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点。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由浙江僧人白光、主峰始建。也是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现任方丈为隆印法师。  相似文献   

3.
1683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施琅为清朝取得台湾,统一全国立了大功。施琅原是郑氏部将,顺治年间投降清朝,康熙二十年能被复授为福建水师提督专征台湾,这与康熙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有很大关系。因为,康熙一贯重视用人之道,深知正确的决策要由“贤能”的官员来执行。认为“从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得一人则事治,失一人则事败”。他在多年听政中认识到,用人“必才德兼备为佳,若止才优于德,终无补于治理耳”。他把是否忠于封建王朝的政治标准,列为用人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康熙关于统一台湾的决策所以能够实现既不在于他“洪福齐天,威灵远暨”,也不在于他“庙略指挥,决胜万里”,而在于他善于选用“才德兼备”的“贤能”官员。  相似文献   

4.
陈永华(1634—1680),字复甫,福建同安人。他是郑氏治台时期的核心人物之一,对台湾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顺治十八——康熙元年(1661—1662),郑成功挥师入台,驱逐了盘踞在台湾三十八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尔后他制订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大举开发台地,不幸随后他即逝去。  相似文献   

5.
吴三桂在云南的统治 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率清军进入云南。自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勒死永历帝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攻占昆明,吴世瑶自杀,吴三桂家族结束了长达20年在云南的统治。  相似文献   

6.
吴楚,字天士,清顺治康熙年间,歙县西乡澄圹人。其高祖吴正伦、叔祖吴昆均为新安名医。据《医验录》自述可知,吴氏于1671年因其74岁祖母身患重疾,而尽阅其叔祖吴昆所著医书,深得其意,“自投一匕,沉疴立起”,此乃究心医理。吴氏的具体生平不详。  相似文献   

7.
谈迁较早地放弃了科考,转而全心治史。谈迁立志写作《国榷》,是在天启元年。修史的直接动因,是不满意晚明的当代史纂修事业。第一稿前后用了6年时间,原稿称《国榷》,全书下迄天启,共百卷。以后,续有补写。顺治四年稿子失窃,顺治十年重新成稿。北京几年的反复修改与补充,使《国榷》第二稿更趋完善。在《明实录》尚存的时候,应理性地看待《国榷》,须从第二位角度来思考《国榷》的价值与地位。《国榷》优于《明实录》之处,有以下几点:写出了《明实录》没有写的真相,补充、纠正了《明实录》存在的失误,可补明末三朝记录不足之缺,且有《明实录》的史料信息检索功能。  相似文献   

8.
宋琬生活在明末清初,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诗坛的领袖人物,创作领域涉及诗、文、词、赋、戏剧,尤其擅长诗歌.对于他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早年的事迹,出于对明朝的隐讳,相关史传介绍得非常简单,这对后世研究诗人的经历、作品风格的形成等造成诸多不便.本文以诗人的主要活动地域为线索.分14个部分,对他丰富多彩的一生作了详尽考述.  相似文献   

9.
封面画鉴赏     
【名称】《黄海松石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清代【作者】弘仁【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上海博物馆藏【简介】纸本,淡设色,纵:198.7厘米,横:81厘米弘仁(1610—1664),中国明末清初画家。僧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安徽歙县人。明末诸生,家贫,事母以孝闻。明亡,清兵入歙,即入福建武夷山中。清顺治三年(1646)南明隆武  相似文献   

10.
论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是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它的制定从顺治元年清入关开始,到乾隆五年《大清律例》的颁布,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它充分总结吸取了二千多年封建立法经验,是集封建法典之大成。同时它又总结了清初一百年来运用法律手段调整政治、经济、民族等关系的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灿烂的中华法律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相似文献   

11.
巡按制度作为清代监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仅存于顺治一朝,但其在清初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下为整肃朝纲、维护吏治清明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清初的行政处分制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考察清代行政处分制度所无法逾越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顺治年间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他的著述很多,诗文收入《带经堂全集》,又曾自选《渔洋山人精华录》十二卷。另有笔记《居易录》、《池北偶谈》等多种。其诗论除其自编《渔洋诗话》等外,荟萃于张宗柟在其全部著作中摘录有关言论而汇编的《带经堂诗话》中。  相似文献   

13.
顺治末年,清代废除沿自明朝的巡按御史制度,将中央监察地方的权力交给总督、巡抚。这不但打破了历代行之有效的监察与行政并重的权力平衡体制,在封疆大吏权力高度集中的同时,进而使得中央对地方最高官员的监察处于制度性缺失的状态。这是清代中叶社会危机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1992年是中国的一个关口,那么,1997年的中国,也前行到了一个路口。因为一篇论文,1997年的厉有为,被人推到了政坛的悬崖边。所幸,一个人的思考,与一个国家的选择,归于一途。  相似文献   

15.
戒毒是禁毒事业的重要环节。2005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为116万人,全国强制戒毒29.8万人次,劳教戒毒7万人,比2004年分别上升了9.3%和8.6%;其中,云南省强制戒毒6.14万人次,劳教戒毒1.26万人。2007年全国强制戒毒26.8万人次,劳教戒毒6.9万人,与2006年相比,  相似文献   

16.
从1999年11月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来,西宁市各级相关部门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年5月10日至12日,市人大常委会就全市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据调查了解.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2003年至2005年.全市共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4279件7223人.共起诉3423件5522人.其中.14至17岁未成年人批准逮捕596人.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29件285人,3年以上至9年以下的60件166人.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5件2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的9件12人。3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全市犯罪案件的6.9%,人数为10%,从发案情况看.抢劫居第一位,以次为盗窃、故意伤害、杀人、强奸、毒品、绑架、组织卖淫等犯罪类型。未成年人犯罪率有逐年增多的势头,已对我市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危害.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1956年8月29日,我省回族和伊斯兰教界知名人士马卓州、刘品一、马骏逸等11人在保定提议成立河北省伊斯兰教协会,并召开了筹备会议。经过几年的酝酿准备,于1964年1月11日在省会天津市召开了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代表196人,会议选举刘品一阿訇为主任,辛宗真阿訇为副主任。文革期间省伊协停止工作。1981年省伊协恢复机构,并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与会代表136人。  相似文献   

18.
人事人才     
《人事天地》2008,(12):50-50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就业人数76990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36838万人,年均增加1270万人,年均增长2.3%。29年间增加的就业人数是改革开放前净增就业人数的1.85倍。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状况与特点1、信教人员状况。晋中现有天主教徒9200多人。从地域分布看,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县(市):榆次3000多人,太谷300多人,祁县2600多人,平遥1300多人,介休600多人,灵石1000多人,榆社200多人。除榆社外,以上6县市被列为全省天主教重点县市。从历史发展看,1949年有教徒2020人,1966年有教徒3603人,1982年有教徒4442人,1991年有教徒5270人,1995年有教徒5846人,1998年有教徒9219人。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教徒3184人,36岁~60岁的教徒2977人,60岁以上的教徒3058人。从性别比例看,男教徒3200多人,女教徒6O00…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09,(2):F0002-F0002,F0003
1981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建院后,于次年成立了军体教研室。1984年5月改称为军事体育教研部。1994年5月,更名为警体教研部。目前警体教研部下设体能、擒拿格斗、射击三个教研室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共有教职工4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高级教练1人。朱伟教授任主任,李兴振、吴兵副教授任副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