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官二代”犯罪现象不是一个伪命题,其蕴涵着机会不平等的重要社会问题。法律平等应当是在充分保障机会平等的原则基础上,实现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的统一。基于此法律平等理念,应当确立以弱者倾斜保护为原则、兼顾利益平衡的法律准则。刑事司法也应当平等对待“官二代”犯罪,坚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以宽济严,宽严有度。  相似文献   

2.
刑事和解制度,充分尊重加害人与受害人的人权及其主体地位,在不影响普遍公正的前提下化解社会纠纷与冲突,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当今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共同体,民主、公正、以人为本的法律理念地位不断提升,人权、民主概念深入民心。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原则是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平等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司法确认原则和不得妨害国家的司法权原则、以刑事被害人利益保护为导向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和解宽缓原则。在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针政策下,刑事和解制度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贺颂青 《法制博览》2013,(10):80-81
民法基本原则所含效力贯穿于民法的基本准则,并具有极其重要的宣誓意义。公平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的核心。近年来,民法价值取向主要以安定性和妥当性为特征,而公平和秩序是其的基本价值取向。民法本位作为民法的根本旨归,近年来的民法本位没有改变,仍然是由权利本位和个人本位组成。民法的出发点是民法本位,而民法的归结点是民法价值,两者都被民法基本原则所包含并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民法基本原则发挥重要意义,在众多民法原则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公平原则,并且共平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的核心和基础。民法的主要特点是安定性、妥当性,而其基本价值取向在于公平和秩序。最近几年,民法本位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其主要组成部分依旧是权利本位和个人本位。民法是以民法本位为基础的,然而民法的归结点体现在民法价值上,在民法基本原则中,能够更好的体现民法本位和民法价值。  相似文献   

5.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民法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发展,然而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并不完全相同,在一定范围内民法规范是民法原则的一种补充,而民法规范是民法原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是我国民法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构成部分,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本文主要通过对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差异的介绍,进而探讨了放弃民法规则而改用民法原则裁判系争案件,仅供交流使用。  相似文献   

7.
婚姻法是民法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是调整一定社会的婚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现,其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别是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等。其基本原则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五项。  相似文献   

8.
199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柏林代表大会决定,在保持自由、平等、团结互助等基本价值为“我们政策的尺度和指导原则”的条件下,制定新的基本原则纲领。在制定纲领的讨论过程中,关于公正原则的讨论占据了重要地位。自由主义把“平等地进入自由市场的条件,也就是机会平等”作为“实现公正的足够的条件”,而社会民主党却认为,以不是由于自己过失造成的成就差别为衡量标准是“不合法的”。只有当人们力图减少“没有道理的社会不平等”时,平等原则才能在相应的程度上实现。至于自由,社会民主党人认为,20世纪的经验证明,自由必须包含享受那些使自由行动成为可能的社会物品的权利,而教育机会、收入保障、健康保护、社会分享是这些社会公共物品中最重要的。讨论涉及三大基本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民主党人虽然一再强调三者相辅相成,但也承认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而实际上从维利.勃兰特起,他们就把“自由”放在首位,这是他们所认同的制度框架决定的,尽管他们力图在自由的理解上与资产阶级党派、特别是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这个问题是我们今后研究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价值时应当首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实施与深化,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基本的组成部分,民法基本原则是当前我国法学界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工作中十分关注的内容。《民法通则》在我国发挥着民法典的功能和作用,民法基本法则也可以成为私法基本原则,也是我国私法最高法则。本文就主要针对民法基本原则在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韩超 《法制博览》2015,(4):84-86
本文对民法的本源和性质进行了论述,对民法基本原则间的冲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冲突加以协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