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继“八一”南昌起义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一次伟大转折。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的第一枪,而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开始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列宁说过:"武装起义是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2.
在湘赣边秋收起义期间,彭公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起义发动前,积极执行中央决策并筹划和准备起义;起义打响后,亲自领导湖南省委开展各地战斗;起义逆转时,果断停止了长沙暴动,同时支持毛泽东的战略决策;起义结束后,主动承担起义失败责任,总结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因此,彭公达在起义的整个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重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3.
"支部建在连上"是毛泽东在我军建军实践中总结和创立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保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的一项根本制度。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转移,9月29日到达江西永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井冈山预言:20年后革命一定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才寿 《党史文苑》2007,(10):15-16
1928年的春夏之际,湘赣边界割据区域刮起了一股颇为扰乱人心的风浪,其代表性口号就是“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这其中的直接原因,是三月底湘南失败,湘赣边界被敌人占领,再加上秋收起义的失利与广州起义失败的潜在影响。一系列挫折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及事实上艰难困苦的环境,就像迷雾一样,朦朦胧胧地遮住了部分人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革命的光明前景,陷入在灰心丧气的愁城网海之中。  相似文献   

5.
《湘潮》2021,(7)
正湘赣边界诞生的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是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茶陵县位处湘赣要冲之地,是井冈山西部的重要门户和天然屏障。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将攻打茶陵作为向外发展的首要目标。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派宛希先率领第一营第三连、第四连攻占茶陵,救出了80多名工农运动骨干。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率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首创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湘赣两省边界的酃县、茶陵、莲花、永新、宁冈、遂川六县和现在的井冈山市,全盛时期还包括吉安、安福一小部分。总面积一万三千余平方公里,人口约九十余万。它的“中心”究竟在哪里?虽然客观存在的史实不须争论,但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思想认识不一  相似文献   

7.
正1932年1月,湘赣省工农银行成立后,当年即发行了壹圆和壹角两种银币券,冠有"亚""美""欧""澳""非",发行数量为3万元。1933年1月,省工农银行改建为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后,开始发行面额为壹圆和贰角、壹角的新银币券。两行发行的纸币均由湘赣省赤色石印局承印。湘赣省工农银行纸币  相似文献   

8.
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由于国民党力量强大,共产党力量弱小,大多数武装起义都失败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首次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的决心。秋收起义受挫时,毛泽东依据实际情况,毅然改变了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原定进攻中心城市的方针。他率领起义队伍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实行打土豪、分粮分资财,开展游击战争,发展革命军队,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寻求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终于获得成功。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全国各地武装起义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则首次展现了领导武装斗争的杰出才能。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创建的过程中,于1928年3月,曾出现过一次“被敌占领者一个多月”的失败。本文拟就这一失败的经过及其原因作个叙述。 (一) 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的几次战斗失利后,下旬,由前委书记毛泽东率领,及时地向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农村退却。10月,经过三湾改编的工农革命军转战于湘赣边界。在行军和作战的过程中,毛泽东通过对边界的政治、军事、经济和边界的地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失败后,东北党的力量受到严重损失。1929年夏,中共中央决定调刘少奇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当时的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廖如愿是湖南安化人。他曾任中共安化特支书记、常德地方委员会书记、益阳特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兼省农委书记、湘赣边特委组织部长等职。因湘赣边特委被破坏,于1928年9月由李维汉介绍去满洲省委工作。  相似文献   

11.
卢庆洪 《党史博采》2011,(6):52-55,59
1927年9月,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组织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武装暴动,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大革命失败后,我党组建的第一支工农革命军。但部队在遵照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进攻长沙时遭到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失败后,湘赣边界各县共产党的组织和农会惨遭破坏,但边界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革命思想的洗礼。大革命时期边界党组织的普遍建立和积极活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准备了较好的组织、群众和武装基础。  相似文献   

13.
莲花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5个"全红县"之一),是湘东南特委、苏维埃政府和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主要驻地之一,也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湘赣临时省委驻地.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失败后,湘赣边界各县共产党的组织和农会惨遭破坏,但边界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革命思想的洗礼.大革命时期边界党组织的普遍建立和积极活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准备了较好的组织、群众和武装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张平化,原名张楚材,又名张光照。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人。1907年5月9日出生,1926年6月入武汉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工作人员训练班学习,后在国民革命军第36军任营指导员,参加了北伐战争。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至1935年11月参加长征,他在井冈山以及湘赣边区坚持斗争8年多。"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1965年5月,张平化陪同毛泽东重上井冈  相似文献   

16.
马海鹰 《党史文苑》2012,(8):28-29,38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和新省委一起策划、组织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转兵,放弃了继续执行中央确定的进攻长沙的计划,而是转向了湘赣粤三省交界的井冈山地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术进攻与战略撤退"相结合的经典开始。  相似文献   

17.
正1957年前后,《星火燎原》"编辑部为核对毛泽东游击战争作战原则(十六字诀)",写信向陈毅元帅咨询:"十六字诀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提出来的?"是不是在1928年5月20日召开的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时提出来的?1陈毅元帅在这封信上用毛笔做了三个批示。第一个批示是针对"是不是在1928年5月20日召开的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时提出来的"问题,他写道:"不能作这样的推断。"明确否定了在1928年5月20日召开的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时提出来的估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是从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的.在此之前,他已萌发了到农村去开展武装斗争的"上山"思想."上山"思想源于古代农民起义和大革命中的农民运动实践,而付诸实践则是在湘赣边秋收起义之后的"引兵井冈".对"上山"思想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关系,要有客观认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认识上所产生的第一次飞跃,而"上山"思想则是它的初级形态..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省永新县是湘赣省的中心。任弼时担任湘赣省委书记时,就生活在这里。永新也是我60多年前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1995年重阳刚过,我来到故地永新并逗留了3天。这3天里,我除了漫步街头瞻仰城里的革命旧址以外,还沿着当年湘赣省委机关被迫转移的路线,即从县城出发,北至象形,南至东南角的牛田寻访了一遍。一路上,昔日的金戈铁马、爱恨哀乐、离愁别绪争相在脑海里浮现。其中,印象最清晰、最撩人情思的要数任弼时的一些往事。难忘的初次见面1932年下半年,我响应湘赣省委"扩大红军"的号召,报名参军,离开茶…  相似文献   

20.
在湘赣边界各县党的二大前后,毛泽东和湘赣边界特委领导了一场党的改造运动。改造中采取了"洗党"、注重党员质量,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加强集体领导、发扬民主,建立党的秘密组织、重视秘密工作,反对地方主义等措施。这次改造对当前保持党的纯洁性有重要启示,即要高度重视党的纯洁性,重视提高党员质量,重视思想建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