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劳动是社会总体劳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级复杂劳动的科技劳动是高强度、高密度的脑力劳动的消耗,能够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科学价值库理论的提出,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科技劳动在当代价值创造中的巨大作用,深化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我们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历史观更准确的表达不是唯物史观,而是劳动历史观。劳动历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指的是劳动者,更具体说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劳动者,而不是直接从事简单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生产力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最终力量,但不能把生产力完全看做客观的物质力量,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生产力中的主动因素,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是也与自然规律有差异,其中有人的意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为此,文章从深化对生产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的认识和正确看待按生产要素分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4.
刘同舫 《唯实》2003,4(12):13-15
把人的需要、生产力内部的矛盾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素是合理的 ,但把它们理解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则是不科学的。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并能解决矛盾的劳动。劳动具有目的性、物质性与创造性等特征。劳动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是由劳动的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提高,人类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科学劳动对生产力发展贡献越来越大,管理劳动成为不可或缺的劳动,服务劳动地位日显突出,精神劳动作用越来越重要,脑力劳动成为主力军。因此,认真研究、不断深化对当代劳动新特点的认识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价值学说。然而,现代劳动和价值创造都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照搬建立在十九世纪科学技术基础上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特定时代内容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已无法对当今鲜活的经济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科技劳动成为第一价值创造力。本文就现代科技条件下价值创造的全新的结构性特点进行探析,以期对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所贡献。一、原创性科技劳动成为价值创造的最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7.
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按照理论创新的要求,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是时代赋予理论工作者的重任。作者认为,应当从现代生产过程的新特点,从世界新经济结构演变的新趋势出发,来把握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非物质生产劳动的生产性;应当从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出发,辩证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财产、资本和按资分配等经济学范畴。  相似文献   

8.
劳动创造什么价值?劳动创造财富价值、商品价值.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劳动怎样创造价值?有效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一般劳动形成交换价值.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把总体劳动、整体劳动、系统劳动统称为社会共同劳动.是共同劳动创造财富价值、商品价值与剩余价值.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各有其义,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的主要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经济关系、利益关系日趋多元化,而各项机制却不尽完善,劳动关系矛盾趋于复杂,劳动争议增多,一些地方管理者与职工关系紧张.如果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那么新型劳动关系则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构建新型劳动关系,需要从增强市场经济的人本性、强化政府的法律约束与道德调控作用、加强对企业的道德规范和引导、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火生 《学习论坛》2005,21(3):66-69
自然物不仅是劳动的对象和条件,也是重要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是以自然资源和能源作为要素态的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价值生成能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对自然生产力的超越。重要的是,生态型生产力是自然力、劳动力和生态制约机制的内在综合所构建的整体性生产力形态。  相似文献   

11.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社会资源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和方法,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进行完善,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活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就是对劳动权利义务进行设定和维护,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来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乃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向更高阶段的飞跃 ,它必将对所有理论提出挑战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不例外。劳动价值理论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 ,它首当其冲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那么 ,我们在研究知识经济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关系方面 ,必须着重抓住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范志军 《唯实》2006,23(2):3-6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认为.随着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生产力在发达资本主义已经丧失了解放的潜能。而从马克思的生产力二重性观点来看.生产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被劈分为“劳动生产力”和“资本生产力”。“资本生产力”是奴役性的.不具有解放的潜能,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所说的蜕变了的生产力应是这种“资本生产力”而非“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永远是革命性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在100多年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由于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社会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劳动价值理论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创造价值的劳动内涵发生变化,外延不断扩大,复杂劳动更加复杂。据此新变化、新特点,本文概括抽象出“持续劳动”这一新的劳动范畴。  相似文献   

15.
劳动价值理论是沟通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的桥梁与纽带。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核是“劳动力”价值理论。受制于马克思时代物质生产力水平和劳动本然局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视域局限于体力劳动者的价值创造。在寻求劳动应然解放中,马克思将解放路径面向于人的“类本质”特性解放,归向为自由人联合体,进而将对社会主义的预想指向了统一联合的计划生产模式。随着当代劳动实然表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要素的生产登上历史舞台,使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视域获得极大拓展。劳动形态的必然转变,推动脑体关系的必然和谐、劳资关系的必然重构,并在劳动力回归生产力统一中明确了中国改革的必然性,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明确了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劳动生产力(productiveness of labour)与生产力(productive forccs)是可以通用的;二者只有形式上的区别,没有本质内容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法部门要深化对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的认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保护科技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劳动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成为当前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视阈下的全新命题,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劳动异化"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变。对于数字时代的劳动异化,需要重新回归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从源头上发现并探究数字资本逻辑主导下劳动异化的新特点。文章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在对数字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解决当前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异化的有效路径,探讨数字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如何提升以及数字经济如何更好地实现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各种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对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是否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的担忧开始出现,劳动的新异化就是这种担忧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异化劳动的角度可以将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与19世纪的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应用及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对比,由此形成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视角,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先进生产力及其代表的理论要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萌涛 《探索》2001,1(5):8-10
文章首先分析了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性质和特点,接着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实践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基本情况,然后着重论述了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新解释,论述了生产力中的人和科技,最后论证了"三个代表"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