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结婚条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条件,这次在《婚姻法》的修正中并未作实质性的修改。其规定可归纳为(1)当事人自愿;(2)达到法定婚龄;(3)符合一夫一妻制;(4)不属于禁婚亲;(5)未患有禁婚疾病。本文通过对我国《婚姻法》结婚条件作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婚姻法》关于结婚条件的规定过粗,有些规定缺乏正当性,有些规定则与婚姻无效或撤销制度并不衔接。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婚姻法》关于结婚条件的规定进行了反思,希望这一思考对几乎为定势的思维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谈我国无效婚姻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1950年、1980年两部《婚姻法》虽然对婚姻成立的必备条件、禁止条件和形式要求作了明确概括的规定,从正面积极引导人们的结婚行为、统一结婚模式,但对违法婚姻却一直没有立法上的认定和处理条文。200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案》,对我国1980年《婚姻法》进行了修改。这次修改增加了无效婚姻制度,从无效婚姻的类型、可撤销婚姻和无效、被撤销婚姻的后果三个层面作出规定。自此,我国的婚姻法正式确立了婚姻无效制度。这是我国婚姻法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但是,修改后的《婚姻法》实施六年来,在无效…  相似文献   

3.
爱滋病患者应禁止结婚翟桂范我国婚姻法第6条第2款规定:“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患其他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禁止结婚。《婚姻登记办法》第6条第5项规定:“患麻风病或性病未治愈的”,禁止结婚,不予登记。根据这些规定,我国婚姻法禁止结婚的疾病患者可概...  相似文献   

4.
李曼曼 《法制与社会》2013,(25):234-235
目前,我国《婚姻法》对结婚实质要件的具体规定仍存在不足之处,尤其关于直系姻亲能否结婚,立法并无明文规定。本文将对结婚实质要件的若干立法空白,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禁止条件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婚姻法》基于优生的需要而禁止表兄弟姐妹及某些不宜生育的疾病患者结婚的规定,在现代社会已缺乏合理性。随着不育文化的兴起、国家经济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收养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实施与完善,《婚姻法》应当为表兄弟姐妹及某些不宜生育的疾病患者解除婚禁。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于8月15—16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主题为“和谐社会与和谐家庭———纪念《婚姻法》修正五周年”。与会代表80余人围绕《婚姻法》立法、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婚姻家庭权益保护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婚姻法》、农村婚姻家庭新问题四个环节展开了务实且卓有成效的探讨。①一、《婚姻法》立法中的问题《婚姻法》修正案自2001年生效以来,已实施5年时间。在5年的时间里,《婚姻法》修正案面临审视与检验。通过法学界与实务层的思考与探讨,《婚姻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清晰且明确。(一)结婚…  相似文献   

7.
我国《婚姻法》现不承认事实婚姻,只要没有达到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就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不再认定为事实婚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思考(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婚姻家庭领域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而,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对我国婚姻法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已经成为客观的必要。笔者拟就完善婚姻家庭生法提出若干设想和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一、法典的名称我国1950年和1980年颁市了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o年颁布的《婚姻法》共37条。其中第1—3条是总则,第4-8条是规定结婚的条件和程序,第9…  相似文献   

9.
从《创刊号》案例讨论登载的案情来分析,谭某诉张某强奸一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应以强奸罪依法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一、谭某与张某之间的婚姻关系是违反婚姻法有关规定的。我国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婚姻法》有关结婚制度的规定已日益不适应调整新形势下婚姻关系的需要,本文建议对其从以下方面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扩大禁止结婚的近亲属范围,并规定某些除外情形;对禁止结婚的疾病,增补具体规定;新增结婚公告制度,完善结婚程序;增加专节规定婚姻无效制度,填补立法空白。  相似文献   

11.
小问答     
问: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有哪些? 答:《婚姻法》规定的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司法实践中主要是指:  相似文献   

12.
我国《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明确规定,结婚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方可取得合法效力,但是对于登记审查却仅限于形式,导致关于婚姻登记效力的案件层出不穷,个案中结婚的实质要件与登记程序都出现过,各个法院对于此类案件的态度也大不相同,这既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也无疑有悖于我国的法制统一,建立婚姻登记实质审查制度的必要性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结婚必须满足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但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事实婚现象。本文通过分析事实婚问题,进而分析重婚行为,探讨在何种事实婚情形下可能构成重婚,并重点分析重婚的构成情形与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婚姻无效制度是客观的需要我国1980年婚姻法,没有规定婚姻无效制度。1986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发布的《婚姻登记办法》第9条规定:“申请结婚、离婚、复婚登记的男女双方,对婚姻登记机关必须了解的情况,应如实提供。”“婚姻登记机关发现婚姻当事人有违反婚姻法的行为或在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应宣布该项婚姻无效,收回《结婚证》。”这是我国仅有的关于婚姻无效的规定,它只规定了婚姻登记机关有权宣告婚姻无效,那么人民法院是否  相似文献   

15.
我国修改后的新《婚则法》第8条规定,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子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大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其中,“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是新《婚姻法》补充规定的内容。那么,补办或者不补办结婚登记,会产生什么不同的法律后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01年  相似文献   

16.
武军 《中国司法》2012,(6):61-6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是最高人民法院对现行《婚姻法》的有效补充,于2011年7月4日颁布实施。该解释涉及的诸多条款,例如: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该不动产的归属的认定以及父母为子女结婚购买不动产的归属的认定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在涉外经济和民事交往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涉外的婚姻家庭关系也与日俱增。本文拟就我国《民法通则》中有关涉外婚姻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作一探讨。一、我国公民与外国公民的结婚问题我国公民与外国公民的结婚问题,包括我国公民同在中国境外的外国公民和在我国境内的外国公民之间的结婚问题。我国新、老的婚姻法,都是针对国内公民之间婚姻家庭关系的规定。对于涉外婚姻关系的成立及其法律适用问题,没有明文规定。但仅在其他一些有关文件中提出过一些处理意见。如1950年中央政府法制委员会《关于中国人与外侨、外侨与外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关于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弄虚作假,骗取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撤销婚姻登记的规定。与此同时,现行婚姻法只对结婚规定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但未规定无效离婚或可撤销离婚的情形。故在我国通过行政程  相似文献   

19.
法律解读     
情人节,登记结婚去!2月14日,一个空气中弥漫着玫瑰香的日子。在上海和北京,许多新人纷纷捧着玫瑰登记结婚,各区的婚姻登记处人满为患。来自上海婚姻登记处的数据:截至当天下午4点30分,上海已有1716对新人登记结婚。而在2月15日,情人节的第二天,江西省弋阳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婚姻关系无效的案件,理由是原、被告系嫡表兄妹,具有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违反了《婚姻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婚姻法》第6条的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第7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一)直系血…  相似文献   

20.
夫妻财产归属之法律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莉 《法学》2007,(12):48-54
在夫妻财产关系上,我国《物权法》、《合同法》与《婚姻法》存在着诸多法律适用冲突。相对于我国《民法通则》这一民事基本法,《物权法》、《合同法》和《婚姻法》均为民事特别法。但就物权的移转、变动而言,《物权法》、《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是一般规定,而《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关系的规定是特殊规定。解决夫妻财产争议原则上应适用《婚姻法》,法律应就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夫妻财产归属问题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