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鲁特专电 黎巴嫩穆斯林什叶派“阿迈勒”运动、穆斯林德鲁兹派社会进步党和基督敦“黎巴嫩力量”三大民兵组织的领导人在一九八六年元旦前夕签署的和平协议,为结束十一年之久的黎巴嫩内战、推动国内政治改革和民族和解迈出了重要一步。 旷日持久的内战不仅给黎巴嫩人民带来了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也给以色列侵略者以可乘之  相似文献   

2.
黎巴嫩各方武装冲突激化,局势十分严重。同时政治解决的活动也在频繁的紧张地进行,分歧依然明显存在。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为缓和反对派的抵制,求得国内局势的暂时稳定,于二月十六日接受了包括废除黎以撤军协议,交战双方全面停火和由联合国部队取代多国部队等在内的沙特阿拉伯提出的八点计划。但各方对此反应不一,已经严重恶化的黎巴嫩局势尚在进一步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民兵武装“黎巴嫩力量”中的主流派和反对派三月十二日发生火并。长枪党内部的公开分裂,顿使一直比较安稳的贝鲁特东区局势急剧恶化。 众所周知,黎巴嫩国内党派林立,有大小党派团体近百个,但主要隶属于基督教长枪党和穆斯林民兵两大教派。基督教长枪党是个较大的民族主义政党,对政局影响颇大。该党由现任总统阿明·杰马耶勒的父亲皮埃尔·杰马耶勒于一九三六年创建,有党员十万,武装民兵一万。一九四三年通过的黎巴嫩宪法规定,总统由长枪党党员出任。  相似文献   

4.
根据以色列的“黎明曙光”计划,以军撤离黎巴嫩南部的时限是今年7月7日。因局势急剧恶化,以军于5月24日全部提前撤到以黎边界以方一侧。22年的军事占领已经失控 身兼国防部长的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因黎巴嫩南部以色列控制的“安全区”的局势不断恶化而坐立不安。他顾不得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召唤”,没有前往华盛顿就以巴最终地位谈判举行会谈,而是在5月23日下午,在特拉维夫的国防部召开安全内阁举行紧急会议,讨论南黎局势。24日凌晨,巴拉克经过反复考虑;向国防军总参谋长穆法兹下达了以色列国防军自南黎“安全区”全部、…  相似文献   

5.
贝鲁特专电最近以来,黎巴嫩局势正在发生着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导致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政府被迫辞职,军队面临分裂危险,杰马耶勒的总统地位受到挑战;外国侨民仓惶撤走,参加多国部队的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的军队纷纷转移到停泊在黎海域的军舰上;以色列趁机干涉,不仅连续出动飞机轰炸所谓巴勒斯坦武装阵地,而且派出重兵越过阿瓦利河北上“巡逻”,加剧了紧张气氛;有关各方的政治解决活动也在加  相似文献   

6.
林木 《瞭望》1991,(19)
黎巴嫩最大的基督教民兵组织“黎巴嫩力量”4月29日宣布,遵守黎民族团结政府关于解散民兵组织和收缴武器的决定,向政府军交出武器。在这之前,另一些主要的民兵组织什叶派穆斯林“阿迈勒运动”和穆斯林社会进步党所属德鲁兹民兵等也向政府军交出武器。随后,黎国防部长米歇尔.穆尔宣布政府军5月1日起在原民兵组织控制区部署兵力,并收复被原民兵组织控制的所有机场和港口。这标志着16年战乱的黎巴嫩在民族和解道路上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波兰在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宣布战时状态结束时,波兰议会解释说,这是基于“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正常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困难尚未完全克服”。此后半年多的事态进程表明,波兰经济形势进一步有所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进一步好转,但整个国内局势的稳定程度依然脆弱。波兰局势的发展前景,在国际上继续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
存黎巴嫩境内居住着约40万巴勒斯坦难民.由于一系列的原因,难民营与黎巴嫩政府、难民与黎巴嫩人的关系在过去的60年中不断恶化.恶劣的双方关系,加上黎巴嫩社会的排斥、孤立和歧视,使在黎巴勒斯坦难民处境艰难.贫困、绝望、孤立、混乱和权力真空等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在黎巴勒斯坦难民营沦为诸多圣战组织滋长的温床,威胁到黎巴嫩和中东地区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9.
巴黎专电 法国总统希拉克四月上旬对黎巴嫩和埃及进行了正式访问。希拉克的这一外交行动是法国政府谋求重返中东、进而推动欧洲和地中海各国结盟的重大举措。 中东地区历来受到法国的特别关注。戴高乐将军执政时期曾主张,“法国要制定自己的阿拉伯战略,因为法国同这个地区的一些国家有着特殊的联系,法国在这个地区有特殊的利益。黎巴嫩在一次大战后曾是法国的委任统治地,1943年独立后,黎巴嫩同法国依然在语言文化、经贸交流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法国始终把这个国家视为法国重返中东、扩大其影响的“关键一环”。目前,黎巴嫩的和平进程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一方面以色列依然占领着黎南部地区的部分领土、另一方面叙利亚的三万多军队驻扎在黎境内。黎当局担心,以、叙之间的和平谈判中可能会拿黎的主权和领土来作交易,因此十分需要一个象法国这样的大国介入。对于法国来说,这也正是法国重新回到黎巴嫩、恢复其影响和作用的极好机会。希拉克正是这样的背景  相似文献   

10.
最后一名以色列士兵,于5月 24日晨6时42分撤离黎巴 嫩南部,宣告以色列结束了对黎南部长达22年的占领。目前,一支由联合国组成的专家小组正在黎以边界勘察,以确定以色列军队是否完全撤至黎以边界以色列一侧。收复“失地” 以色列于1978年和1982年以打击巴勒斯坦游击队为由两次入侵黎巴嫩,并于1985年在黎南部建立面积为850平方公里的一安全区”作缓冲。以色列在“安全区”内建立22个据点,驻有1500名官兵,并扶植一支约3000人的亲以的南黎巴嫩军。然而,“安全区”并不安全,多年来,以军遭到以真主党…  相似文献   

11.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错误改变了“八大”的正确路线,改变了人民共和国的正常发展轨迹,使整个国家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误伤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在“双百”方针下一度活跃起来的学术界、文化教育界又沉寂下去,甚至出现万马齐喑的状况。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中断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此后的20年,我国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断在实践中受到冲击,造成严重的后果。历史表明,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走了20多年的弯路,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我们的政治路线离开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这一沉痛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相似文献   

12.
贝鲁特专电 6月1日,黎巴嫩总理拉希德·卡拉米在结束了周末休假乘直升飞机从北部他的家乡特里波利飞往贝鲁特途中,被事先放置在他座下的炸弹严重炸伤,不幸身亡。正当黎巴嫩全国人民在沉痛地哀悼这位总理时,6月5日,议长侯赛因·侯赛尼又突然宣布辞职。这就使得本来相当动乱的黎巴嫩局势更为复杂动荡。  相似文献   

13.
7月30日,也就是黎以冲突进入第19天的日子,有两件事引发全球媒体的空前关注:一是加纳村事件,二是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拒见美国国务卿赖斯,让希望推行美国新中东计划的国务卿赖斯吃了个闭门羹。赖斯遭拒,清楚表明黎巴嫩人对美国及其新中东计划的失望和愤怒。事实上,自7月12日黎以冲突爆发以来,尽管黎巴嫩平民伤亡严重,大量基础设施顷刻变成废墟,布什政府却一直纵容以色列,并一再阻止国际社会致力于“立即停火”的努力。作为主管美国外交的赖斯还在7月22日公开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声称这是“一个新中东诞生前的阵痛”。  相似文献   

14.
简讯     
中共交通部党组做出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一九八六年元月,交通部党组做出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八条决定。提出要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经济工作和各项工作中去,以保证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党组决定,在一九八六年上半年成立全国交通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并组织和帮助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开展工作。《决定》要求各单位健全政工机构,从优秀大专毕业生、部队转业干部和各单位、各系统优秀干部中选拔政工干部,要把那些党性不强、思想作风严重不纯的人调离政工部门。《决定》还要求各级领导关心政工干部  相似文献   

15.
实华 《瞭望》1986,(51)
世界瞩目的柬埔寨问题已经持续了八年。在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声援下,一九八六年,柬埔寨人民的抗越救国斗争在军事上、政治上和外交上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情况正在起变化,形势发展越来越有利于柬埔寨人民而不利于越南侵略者。 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是一九八六年柬埔寨人民抗越斗争的主要特点。一九八四年冬至一九八五年春,河内当局发动了侵柬以来最猛烈的第七个旱季攻势,先后攻占了民柬各派抗越武装设立在柬泰边境地区的营地。越南侵略者对此很是得意洋洋了一阵子,以为经他们这一沉重的军事打击,从此柬泰边境将被“封死”,他们可以放手“清剿”深入内地的抗越武装了。国际上也有不少朋友为柬埔寨人民的前途担忧。事实证明,越南侵略者又一次打错了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各地区的形势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亚太地区的安全态势处在一种再构筑的“流动”状态,总的趋势是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新的历史时期;中东地区发生了深刻变化,阿以冲突在对抗了几十年之后开始了和谈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海湾局势仍处于动荡之中;非洲国家正在寻求政治变革、力求和平解决冲突,寻求发展经济、改善人民极度贫困的生活;拉美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喜人,中美洲地区冲突结束,经济实现了增长。本刊分两期对这些变化作扼要介绍,本期先刊一篇。  相似文献   

17.
紧张动荡的黎巴嫩局势和再次升级的两伊战争造成的西亚危急局面,使海湾国家感到严重不安。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成员国的国防大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会议,讨论了海湾地区的形势发展,研  相似文献   

18.
贝鲁特专电 5月6日下午,黎巴嫩总理奥马尔·卡拉米宣布他的内阁辞职,以便“拯救国家”。在各方为新总理的人选频繁活动后,黎巴嫩总统赫拉维5月13日发布一项决定,授命拉希德·索勒赫负责组阁。由于黎巴嫩的政党、教派多,又有外国背景,各种政治势力和教派势力活动频繁、争斗激烈,因此,即使新内阁组成,黎巴嫩的政局仍以复杂多变为其特点。 卡拉米是在黎巴嫩经济、政治和治安形势明显恶化的情况下宣布辞职的。5月4日和5日,在黎全国爆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各地区的形势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亚太地区的安全态势处在一种再构筑的“流动”状态,总的趋势是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新的历史时期;中东地区发生了深刻变化,阿以冲突在对抗了几十年之后开始了和谈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海 湾局势仍处于动荡之中;非洲国家正在寻求政治变革、力求和平解决冲突,寻求发展经济、改善人民极度贫困的生活;拉美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喜人,中美洲地区冲突结束,经济实现了增长。本刊分两期对这些变化作扼要介绍,上期已发了一篇,本期再发三篇。  相似文献   

20.
综观世界形势,在各大洲中,非洲形势最令人忧虑,其特点是:社会动荡,冲突不断,经济滑坡,发展缓慢。 非洲一些老的热点,如安哥拉、莫桑比克、利比里亚的内战,索马里、马里和尼日尔等国的部族和各派政治势力的混战,至今不但没有消除,新的热点反而层出不穷。一些国家政权更迭,但并未给人民带来“政治和经济自由的新时期”;尼日利亚的选举使国家陷于严重混乱,许多地方因大罢工而暂时陷入停顿状态,居民纷纷逃往邻国;布隆迪发生军事政变,新当选总统恩达达耶遭杀害,引发国内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的残杀;中非、几内亚、加蓬等国举行大选,都引起局势动荡、部族关系紧张,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