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入选理由围绕国家政策、着眼民众关切,人大代表履职才能成效显著。张胜强代表提出的建议,推动了法院发挥出更强的环境保护司法功能,正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精准履职,推动"一府两院"工作获得重大推动、突破的典型案例。2015年2月初,万州区法院环境保护庭对从事着危险废物生产经营活动的保杰废油回收公司发出首个环境保护禁止令。该公司地处三峡库区腹地万州天城镇工农村一个隐蔽山坳中。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市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和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2013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为抓手,全力保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着力生态涵养,服务经济发展,为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  相似文献   

3.
廖灿勇 《公民导刊》2008,(12):11-12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怎样?水环境保护工作如何?还存在哪些难题和困难?为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做准备,10月22日至25日,陈光国、吴政隆、谢小军、孙晓梅、艾智泉等28名重庆市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行程1000多公里,围绕“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这一主题,对库区产业发展、移民工作、水污染防治、三峡枢纽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视察,并分别听取了重庆市发改委、移民局、环保局、经委和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万州区、开县的相关工作汇报,以及中国三峡建设总公司的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4.
对后三峡时期库区水环境保护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峡水库蓄水和整个工程的完工,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长期安全运行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库区水环境质量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5.
《重庆行政》2014,(1):I0006-I0009
正重庆市万州区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为抓手,全力保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着力生态涵养,服务经济发展,为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提供了坚实的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6.
周宗成 《重庆行政》2010,12(5):95-97
把万州区建成三峡库区医疗卫生中心是发挥万州辐射带动作用、降低三峡库区群众看病治病成本、构建和谐稳定新库区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万州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效以及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7.
近日,农工党天津市委会积极拳与天津市开展的对重庆万州三峡库区的帮扶支援活动。为重庆市万州区第四人民医院捐赠了一辆救护车,  相似文献   

8.
袁传旭 《江苏政协》2010,(12):37-38
不久前,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赴重庆、湖北就长江水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专题考察。两省市在长江水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一些做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一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湖北,承担着保护长江水质的重要责任。近年来,两省市在保护长江水环境方面取得喜人成绩。2008年初,国务院批复实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重  相似文献   

9.
伍启勇  马良  兰斌 《公民导刊》2012,(12):62-63
万州,这块具有光荣历史的热土,近年来在万州区委、区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生意盎然,尤其是三峡库区的建设,使万州变得更加靓丽,俨然一座滨湖城市,一颗镶嵌在山峡库区的璀璨明珠。万州城市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得到了万州人民和游客的首肯。可就在这城市繁荣的背后,万州区还背负着97万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工程。笔者以为,它的成败不仅取决于百万大移民,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的成功。保护好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这不但是一个世纪话题,而且也是一个世界话题。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库区的环境保护,发挥三峡工程的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快速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工程、资源与环境和谐统一,确保三峡库区的长治久安,本文特提出把三峡库区建成世界级湖泊公园的一孔之见。一、把三峡库区建成世界级湖泊公园的战略意义三峡库区作为我国重大工程建  相似文献   

11.
在重庆市“十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目标的蓝图上,对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万州的定位是:要建成重庆市的生态经济区和第二大城市。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新兴产业的支撑。正是基于此,并根据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关于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示精神,万州区确定了万州水利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发掘水潜力、发挥水优势、突出水特色、发展水经济,对万州水资源及产业进行整合创新,建设滨水型生态经济,推动万州生态经济和新一轮城市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为贯彻实施这一战略思想,在重庆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2.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三峡工程已经实现了175米水位的试验性蓄水,三峡库区水环境特殊的生态敏感性和政治敏感性,对我市水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为加快推进我市水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现就加快我市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和水环境项目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三峡水库的逐渐建成,从生态产业选择的角度来研究三峡库区的水域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的组建,是解决三峡库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吴智文 《前进论坛》2009,(12):12-13
10月30日,"2009三峡库区发展论坛"在重庆市万州区举行。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出席论坛。来自农工党中央、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以及关心三峡库区发展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实现移民安稳致富、保持和谐文明生态的双重目标,提出了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  相似文献   

15.
吴圣楠  白波  李东 《中国减灾》2023,(19):22-24
<正>重庆市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地、四川盆地东部,地形复杂多变,山地和河谷交错,地质环境脆弱。近年来,万州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7月4日和7月13日,万州区遭遇两轮突破历史极值的强降雨天气过程,日最大降雨量超过260毫米,局地最大6小时暴雨重现期超5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16.
统筹协调,加快三峡库区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直接关系着三峡库区经济振兴、社会稳定以及生态平衡,尽管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存在很多的困难,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机遇.从实际出发,加快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必须重点培育和发展一系列特色优势产业,协调整合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与移民稳定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城乡区域发展的相互协调 .  相似文献   

17.
5月12日至14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王鸿举、陈希明、王庆喜,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雷加富等率专家深入三峡库区考察地质灾害整治、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在三天时间中,考察组成员深入到忠县、云阳、万州、奉节、巫山,考察了石宝寨文物保护工程、张飞庙文物保护工程、地灾整治工程、万州区滨江路建设工程、奉节白帝城文物保护、卧龙岗地灾防治情况、巫山小三峡生态保护、大昌古镇迁建工程等,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调研。(责编杨济发yangjifa62@163.com)  相似文献   

18.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重要制度基础。目前,三峡库区在生态补偿政策实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形式单一、资金监管缺失和管理机构不到位等。因此,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补偿形式、加强政府对生态保护行为的监督管理等,是完善三峡库区生态补偿制度的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重庆东部,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现辖龙宝、天城、五桥3个移民开发区,92个乡、镇、街道,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人口168.8万,其中移民25万,占三峡库区的五分之一、重庆库区的四分之一,是全市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移民任务最重的地区。万州是三峡库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是方圆两百多公里范围内唯一的人口近50万的城市,历来就是川东、渝东、湘鄂西、陕南和黔东南的物资集散地,其突出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历史地位和较好的现实基础,决定了万州可以加快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今年二月,市委、市政府在万州召开会议,给万州确定了“推动大发展、全面奔小康、建设百万人口  相似文献   

20.
熊鹏飞 《新重庆》2007,(1):43-4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在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体制的等多种原因,局部地区至今仍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贫困群体,这种状况在三峡库区内的区县中还占相当比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对万州区进行专题调研中发现,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