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暴徒们残暴无比地大打出手之际,外边已经来了一大批宪兵,他们对暴徒打人毫不阻挠,只站在一边观看。当受伤和未受伤的代表都上了卡车,听任暴徒们纷纷溜走之后,这些荷枪实弹的宪兵却像押犯人一样,面目冷酷地站在卡车上把守着车上的代表们。卡车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颠簸行驶,陈震中伤势最重,他躺在车板上痛苦地呻吟着。雷洁琼的头撞在车板上,又是一阵剧烈的疼痛,迷迷糊糊过去半个多小时之后,卡车嘎地一声停在了南京警备司令部门  相似文献   

2.
1926年"三·一八"惨案以后,段祺瑞军政府下令通缉那些领导爱国斗争的所谓"暴徒".在段政府的通缉令中,名列第一的就是我的父亲李大钊.从那天以后,父亲便暂时转入地下,住在苏联大使馆的兵营里.他每天还是照旧工作,从早上忙到天黑,没有一会儿闲暇的功夫.  相似文献   

3.
拉萨打砸抢烧事件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14’暴力事件让更多的藏族群众看到了达赖的真实面目"2008年3月1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打砸抢烧事件打乱了拉萨市民平静的生活。据本刊记者现场观察,一时间目光城多处起火,浓烟滚滚,一些暴徒不听公安民警劝阻,在光天化日之下呼喊分裂口号,冲撞、谩骂并用棍棒、石块、长刀和匕首攻击执勤民警,打、砍行人、砸店铺、烧  相似文献   

4.
《民主》2017,(3)
<正>1983年3月28日,四川省长寿县云台乡中心校教师刘中月正在教室上课,一伙人手持三节棍、弹簧鞭和刀具等凶器,冲进教室,劈头盖脑地对她进行毒打和侮辱,使刘中月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比较严重的伤害。这事件震惊社会。"刘中月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们对暴徒对教师的施辱行  相似文献   

5.
范成杰  龚继红 《青年研究》2015,(2):85-93,96
本文聚焦华北平原李村的代际关系演变实践,将其置于农民"上楼"所引发的居住空间重构和再造的结构性情境下,分析居住空间再生产对代际关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农民"上楼"前,通过系列分家的模式造就了父代核心家庭与子代多个核心家庭并立的代际居住空间格局,由此容纳了代际之间的张力;农民"上楼"打破了代际居住空间既有的生产过程和逻辑,代际之间的居住空间受到挤压,在此有限的空间中形成的刚性结构加剧了代际之间的张力,加深了父代对子代的依附关系,并将农民"上楼"的成本和负担转嫁到中老年父母身上。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相关数据,探讨居住空间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空间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从居住区位看,在城区居住的流动儿童比在郊区居住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从居住环境看,住房品质和社区品质越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越好;从人口构成看,与父母同住、生活在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居住空间对"乡—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城—城"流动儿童;对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不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建议进一步改善流动儿童的居住空间,强化家庭保护的作用,帮助流动儿童更好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7.
《民主》2017,(1)
正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辱骂殴打、拍摄裸照、捆绑烫伤、械斗伤人……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的报告显示,从2013年至今,有关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公开报道呈上升趋势,其中包括斗殴、性侵、敲诈财物等。是什么让天真的孩子变成了"暴徒"?第一,法律意识的淡薄。据调查,多数孩子认为自己未成年,无论做了什么事,都不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半人口城市化"现象从人口城市化的定义看,是指居住在乡村地区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地区的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人口城市化水平则是城市人口占总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19,(5):149-154
近年来,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居住社区,既有研究缺少对这一对象的关注,特别是对选择何种理论工具分析大型居住社区营造的独特性缺少深入探讨。从结构上来看,由执政党扮演领导核心角色、其他主体扮演参与者角色的"一核多元"的"中心—耦合"型治理网络,是城市大型居住社区营造的结构形态。我国城市大型居住社区营造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棘手性,呈现党的领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共识培育与尊重差异相结合、社区赋权与社区增能相结合、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相结合的多重逻辑。从实践来看,基于"中心—耦合"型治理网络,可以通过凝聚基本共识、推动资源整合、搭建协商平台、引导自治开展等多种手段,推动我国城市大型居住社区营造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金融英模报告会在邕召开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区金融工会在南宁举行广西金融英模事迹报告会.在邕金融机构的1000多名干部职工聆听了报告。报告会有8个英模作了报告。这些英模有的面对持枪闯入储蓄所抢劫的暴徒,不畏强暴,与歹徒进行坚决机智的斗争;有的...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论坛》2017,(4):53-59
族裔居住隔离严重阻碍了社会群体间的良性互动,容易固化和放大种族对立,因此,一直被视为社会稳定的严重威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州市开放程度提升,大量外籍人口特别是非洲裔黑人移民广州,非洲裔黑人聚居区出现,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居住空间分布格局、政府管理能力还是社会分层现状,都具有避免族裔居住隔离形成的优势。有鉴于此,应围绕"以服务促管理"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治理和疏导对策,避免广州的非洲裔黑人聚集区由居住分异固化、沉淀为居住隔离。  相似文献   

12.
晋仁 《民主》2015,(2):50
1946年6月23日,上海各界群众10万人举行集会游行,欢送上海人民团体代表团去南京进行和平请愿。以马叙伦为首的代表团乘火车抵达南京下关车站时,一群装作学生的特务以及"苏北难民"包围了请愿团,纠缠、辱骂并殴打代表们。几名代表的衣服遭扯破,提包、手表及眼镜被抢走。和平代表马叙伦头部、胸部遭打伤;阎宝航全身多处受伤,其中面部受伤最严重;雷洁琼遭暴徒用皮靴踢伤,口喷鲜血,眼睛被玻璃扎破;学生代表陈震中当场被殴打昏迷。子夜时分,几  相似文献   

13.
贵刊今年第13期发表了《拉萨打砸抢烧事件追踪》《受害者亲述3·14暴徒恶行》两篇热点观察文章。通过用大量的篇幅、第一手的事实,让我们看清了达赖集团披着宗教的外衣搞藏独、搞动乱、搞分裂的险恶用心,可谓既到位生动又  相似文献   

14.
高房价使诸多家庭出现贫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调查,本研究探讨了上海青年知识群体因居住成本增长过快而导致"居住贫困"的相关问题。调查显示,上海青年知识群体居住成本负担普遍偏高,居住贫困问题突出,42.6%的人处于住房迫切需求之中。居住贫困对青年知识群体正常的工作、生活及社会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业绩上追求短、平、快;消费上质量和档次下降,即兴消费减少;社交上频次下降,社交圈缩小等。因此,应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和相关政策构建进行治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迁村并居"使得农村居民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组,居住空间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有利于助推农村民间借贷的扩张:首先,"迁村并居"形成的多村一社区居住格局可以降低农村民间借贷的交易费用;其次,"迁村并居"形成的民间借贷需求者数量增加及非农职业融资增多能够拓展农村民间借贷的规模和范围;再次,楼房可作抵押及"半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能够增强农村民间借贷契约的自履约性。  相似文献   

16.
源网 《侨园》2015,(Z1):60-61
美国护照与美国绿卡的区别美目护照:持美国护照就是美国公民,是美国国籍,享有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在内的所有美国公民的权力,即使终生不在美国居住也可以保有美国国籍。美国绿卡:而所谓"美国绿卡"只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并不是美国公民,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且必须每年在美国居住一段时间(181天)才能保有这种绿卡,如长年不在美国居住则将丧失这种绿卡。很多中国人拥有美国绿卡,照样还拥有中国护照和中国国籍。  相似文献   

17.
一月·外媒     
《侨园》2012,(9):7-7
为什么他们要离开中国?前不久,一位长期居住在中国,娶了中国太太,并在中国生意很成功的英国人Mark Kitto在英文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人为什么我要离开我热爱的中国?》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在中国学习工作居住了十多年后,中国的变化让他最终决定要带全家离开中国。像他这样热爱中国却要离开的洋人不止一个。不光"永远无法成为中国人"的老外开始考虑离开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东京专电 曾遭日本一小撮右翼分子破坏的周恩来总理纪念诗碑已修葺一新,依然矗立在京都岚山龟山公园内,游人格外珍爱,表明中日友好不容破坏。 今年6月25日,一伙右翼暴徒趁天色未明,四周无人之际,破坏了岚山内的周恩来总理纪念诗碑,并在诗碑前后撒下80多张印有“粉碎日中政府成员会议”、“中国不要在光华寮问题和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村转居"特指农民通过土地征用和征收,户口由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农民居住动迁到安置小区或在城镇购买商品房居住,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区别于单纯村委会建制转为居委会建制,伴随"村转居"而来的是长期积累的、大量的村集体资产和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如何处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0.
大光 《侨园》2013,(8):9-9
<正>央视焦点访谈曾报道过这样的事情,农村某地区,将农民祖辈居住的老房子拆掉,建设了一片楼房将农民"请"进去住。但农民并不"买账",诸多牢骚怨言向记者倾诉。农民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住楼房"不习惯"。无疑,为农民建楼房,改善居住条件的初衷毋庸置疑,但某些农村干部,不管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将建楼房当成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唯一标准就令人难以接受了。2000年6月,中共中央、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