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严相济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刑事司法政策。2005、2006年两次全国检察长会议都把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作为会议的重要任务。刚刚结束的全国检察长会议又把这一任务做为2007年做好各项检察工作应突出抓好的两件大事之一,体现了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握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去年,赤峰市两级院在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同时,积极探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做了一些具体工作,为服务赤峰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把我们对这一政策的基本理解和落实情况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相似文献   

2.
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今年检察工作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体现。本文试从政策转变的原因着手,通过对政策的内涵和政策所体现的法律理念依据的分析,谈一谈具体在公诉环节如何贯彻和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笔者仅希望能借此文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共同研究探讨如何贯彻和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体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融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这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16、17日,重庆市检察工作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实务及理论研讨会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和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办,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是重庆市检察机关研究、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一次重要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监督》2007,(8):F0003-F0003
2007年8月16至17日,重庆市“检察工作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实务及理论研讨会”召开。 此次研讨会由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和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办,由沙坪坝区检察院承办,是重庆市检察机关研究、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一次重要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四、司法行政工作中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建议对于如何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以往的司法行政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司法行政部门通过自身工作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就可以解决的,有些则是需要其它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才能解决,还有一些需要党和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法律支持才能解决。(一)完善监狱刑罚执行机制1.继续做好减刑假释工作依法做好减刑假释工作是监狱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应当逐步取消减刑假释的比例、次数限制,避免出现减刑幅度…  相似文献   

6.
梁全盛 《法制与社会》2010,(27):288-289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强调对刑事犯罪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在具体实践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在适用过程中还是碰到一些问题和与之不相适应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准确落实。因此,有必要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实现司法理念和执法实际相结合,应根据不同的犯罪情况分别采取宽严不同的刑罚。本文从正确理解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要体现依法从严从重的适用;当宽则宽,给予出路;克服“严易宽难”观念等方面来阐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辩证关系,对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7.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一项重要刑事政策,对于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复核权,对死刑的适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其中正确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探讨检察环节办理死刑案件中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机制保障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刑事司法工作的一项基本政策。2006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对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  相似文献   

9.
宽严相济,区别对待,是我国现阶段惩治和预防犯罪的基本刑辜政策。这一刑事政策集中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司法工作的根本政治主张,蕴涵着符合司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深刻的政治要求,是我们执法的灵魂。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做好刑事执法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红桥区检察院在贯彻这一刑事政策方面着重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确立的一项新的刑事司法政策,在办理各类刑事批捕案件中,全面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即是考虑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也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应当立足于为人民群众除恶安良,使人民群众增强安全感、安定感。笔者就在批捕环节上如何正确运用掌握这一刑事司法政策,该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晔 《法制与社会》2010,(29):117-11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了刑事司法的务实倾向,有利于促进人权保障和刑事司法改革。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严"与"宽"是不可分离的。本文指出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引下,一方面要严厉打击恶性刑事犯罪,另一方面也要展开刑事诉讼机制创新,如刑事和解、诉辩交易等,同时还要激活我国刑法中的非监禁刑适用。  相似文献   

12.
权威 《法制与社会》2012,(21):280-28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在维护社会治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基本刑事政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要通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实现社会的秩序性,消解社会的对抗性,达致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统一.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司法领域的运用对这一目标的达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16—17日,由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和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承办的“检察工作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实务及理论研讨会”在重庆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检察机关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余敏、副检察长白雪飞和于天敏,西南政法大学校长陈彬,著名法学专家徐静村、龙宗智、陈忠林、孙长永,以及来自重庆市三级检察机关、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的检察官、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项指导性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形势下刑事司法工作的总体把握,也意味着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并在审判工作中积极予以贯彻执行成为当前刑事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是人民法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宽严相济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处于指导地位的刑事司法政策,在执法办案各环节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高检院对各级检察机关的具体工作要求。本文在此将对人民监督员制度与宽严相济司法政策的关系试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余萍 《法制与社会》2011,(15):21-22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现阶段惩治与预防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也是对我国长期刑事司法工作经验的科学概括,它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从阐述其内在价值入手,对这一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观念上、立法上、司法上提出了完善之建议,进一步将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高检院在《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对如何理解、把握、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建设司法和谐强有力的方略。在监所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和谐的改造关系、促进和谐监狱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和谐社会对刑事司法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如何贯彻这一政策,对检察机关来讲是一个复杂而重大的课题。从检察工作实践出发,要正确理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未成年犯罪提出的要求,努力探索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制度,积极营造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20.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党和国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确定实施的重要刑事司法政策,是新形势下刑事审判工作正确执行国家法律的重要指针,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在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笔者将结合刑事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这一政策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这一政策提出若干建议。一、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