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中国历史上的包拯、况钟、海瑞,是人民景仰的为官从政者,他们代表着为官从政者的崇高和威严。包拯的龙、虎、狗三门铡和他的张龙、赵虎、王朝、马汉象征着法律的尊严。我们当今的党政领导干部,其形象应该比他们高大得多。这是因为我们的党政领 相似文献
6.
达芬奇家具涉嫌造假一事被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其实,打着洋品牌旗号,大肆欺骗消费者的商家绝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是诚信缺失,还是监管不力?连日来,有关达芬奇天价家具涉嫌造假的新闻充斥着各大新闻媒体,公众也给予该事件极大的关注。在政府有关部门、媒体抽丝剥茧般的努力下,造假产地、质量检查结果等所谓达芬奇密码被渐次破解,真相 相似文献
7.
8.
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第七十条、商标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不知道"是免除被控侵权人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之一。在知识产权诉讼中,被控侵权人往往以不知道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为由,抗辩其行为不构成侵权或者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由于我国专利法、商标法以及著作权法对"不知道"是否属于免责条件的规定有所不同,在某些情况下该抗辩理由得到法院支持,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得不到支持。而目前司法解释并没有对"不知道"的具体含义、适用范围等予以解释,故实践中对"不知道"的理解和适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本文试 相似文献
9.
“不知法不免责”准则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中事实错误与法律错误分类的现代意义与罗马法无关。对“不知法不免责”准则的发展历史的考察表明,无论在大陆法的语境中,还是在普通法的语境中,现代的“不知法不免责”准则都建立在知法的推定的基础之上。知法的推定与近代以来国家权威的扩张与治理方式的理性化存在紧密联系。借助知法的推定,“不知法不免责”准则与责任主义在古典的刑法理论体系中得以自洽共存。在知法的推定动摇之后,为维护“不知法不免责”的传统立场,人们提出诸种新的理论根据,但这些根据无法使传统立场正当化。 相似文献
10.
11.
12.
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赵本山、小沈阳、毛毛、毕福剑演的小品《不差钱》,以一个东北农村老汉为了能让自己的孙女上星光大道,而请该栏目主持人吃饭为线索,讲述了发生在饭店里的一个诙谐幽默的故事。这个小品不仅红透了大江南北,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向人们揭示了现代社会办事要靠拉关系、花钱找熟人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曰:“吾始于人也,闻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闻其言而观其行!”这大概是老夫子的经验之谈.看来这位孔圣人当初也上过那些言行不一,惯于用假话、空话、大话蒙骗人者的当,才有如此感叹. 相似文献
14.
对“法不禁止便自由”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法不禁止便自由"的重新审视刘星"法不禁止使自由"是指:如果法律没有禁止,人们便可以自由选择行为模式,并且在选择行为模式后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从罗马法学时代开始,这一原则或观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某些国家所接受。例如,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5... 相似文献
15.
贿赂罪系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受贿罪、行贿罪和介绍贿赂罪的统称。当前无论是刑法学界,还是司法实践部门,由于对受贿罪中的一些问题存在着种种不同认识,直接影响到对受贿罪的认定和处理。其中,对于“贿赂”是否包括其他“不正当利益”,就是有着较大分歧的问题之一。对于“贿赂”在认识上的分歧突出表现在对受贿罪概念的表述上,其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相似文献
17.
记得一位诗人在痛斥“十年动乱”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那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混乱年代,许多正常的人和事被当作不正常,而不正常反倒被视为正常,可谓教训惨痛,刻骨难忘。 近读2002年2月7日《人民日报》党建周刊上发出署名天鹰的一篇新闻报道,再次让我联想到了“正常”与“不正常”的扭曲与错位。天鹰文中的新闻人物叫王绪刚,1995年王绪刚调任陕西省蒲城县县长、县委书记直至日前升任渭南市市委常委、临渭区区委书记,在不长不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央行工作会议于1月10日至11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13年,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加快发展金融市场,改进外汇管理,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子女离婚后,隔代亲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否可以探视随父或随母生活的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江西省南丰县某电信部门的退休职工艾春文却因探望孙子而惹上了官司。他被前儿媳彭华珍以“侵犯监护权”为由告上了法庭。日前,法院审理后作出了“未经许可艾春文不得擅自探视孙子”的判决。 相似文献
20.
“我拿到了离婚证,但结婚证又没有退。”“我不懂得跟他离没离婚。”这个“他”是一位乡民政干部,与说话的人——他生命中第五个女人的结婚离婚手续都是在对方没有到场的情况下自己为自己办理的。因这桩不清不楚的婚姻,在其家中引发一场惨案——另一与他同居的女人被上面提到的女人用他拎回家中的一桶硫酸烧得面目全非。如今,至少违反了《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中若干条款的民政干部又觅新欢——已“玩”到了第八个女人头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