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做出的庄严承诺。为贯彻全国高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暨执行案款清理工作"会议和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部署会议精神,滁州市南谯区法院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力推进,在方圆1200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展开了"一打三反"(即打击拒执罪、反规避执行、反消极执行、反干预执行)专项活动的密集行动。一是天罗地网,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密集曝光。近年来,南谯区法院强力推进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就"失信者黑名单"的出台专访了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一庭李光旭庭长。记者:四川法院近几年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惩戒的做法有哪些?李庭长:为深入破解"执行难",全省法院不间断地开展"执行风暴、涉金融案件执行、百日执行会战、反规避执行、两限制一打击"等专项活动。2010年至今,有2931名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432名  相似文献   

3.
“执行难”由来已久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然而,不知从何人何事何时开始,“欠债有理,有债不还”却理直气壮起来,就连法院的判决、裁定也如同一纸空文,“司法白条”到处飞,各阶层人士反映强烈。“执行难”的问题由来已久,且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作为法院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执行工作,面临的形势很严峻,突出表现为执行案件数量上升迅猛: 1999年 1至 5月,全国各级法院执结 54万件,执结标的金额525亿元,而1999年6月底全国未结执行案件已达85万多件,未执行标的金额达2590亿元。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字表…  相似文献   

4.
惩治"老赖"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法院从2008年到2012年执结的被执行人有财产的案件中,70%以上的执行人存在逃避、规避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而自动履行的不到30%。这样一组数字,让"老赖"成为了法院"执行难"的毒瘤。如何摘掉这颗毒瘤?最高人民法院拿出了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5.
徐隽 《党的建设》2014,(4):40-40
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恶意逃避执行一直是法院“执行难”的重要原因。,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向十二届全闻人大二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时说,去年人民法院建矗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行公斤曝光,对7.2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了信用惩成,约20%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腹行了义务。 此前,国务院总理事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加快丰十会信用体系建设。今年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李进田从榆次市法院交流到寿阳县法院任院长。半年来,针对执法者在人民群众中形象不佳和已判案件执行难等问题,他带领法院一班人重拳出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4·16”大行动为了让全社会对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进一步增强法院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党风廉政...  相似文献   

7.
范力 《当代贵州》2020,(17):30-30
"简直太方便了!"近日,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名执行干警在使用法院不动产专线成功办理某执行案件不动产信息查询业务后,忍不住感叹。据介绍,法院办理执行案件的核心在于查人找物,其中被执行人的不动产信息在找物这一环节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往,法院执行干警需要多次往返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相关业务。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Z1):72-74
<正>随着执行工作力度的加大,人性化执行在我国法院执行工作中出现的频率日益增大,各种媒体上的报道不乏其例。所谓人性化执行是指享有执行权的执行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中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为准绳,对案件当事人尤其是被执行人的一种权利保障和尊重关怀。人性化执行本质上是人道主义理念在执行工作中的体现和运用,是一种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性化执行需  相似文献   

9.
工作交流     
《正气》2001,(7)
怀仁县法院: 实行“四分立” 增强“透明度”   怀仁县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推行了立案受理、调查取证、强制执行、综合结案执法“四分立”的流程管理机制,有效地增强了案件执行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执结率。目前,该院的执行案件法定期限执结率已达到 100%。从 1  相似文献   

10.
诉讼文书送达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送达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 ,将诉讼文书或者法律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它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活动 ,也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基本诉讼制度 ,是人民法院审结案件必不可少的程序。但在司法实践中 ,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送达难”问题比较突出 ,极大地影响了诉讼效率的提高 ,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不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因此 ,有必要对法院“送达难”的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以改变当前因“送达难”而使法院办案效率低下的局面。一、送达难的原因1、送达方式、程序的法律限制。民事诉…  相似文献   

11.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05,(24)
稷山县:建立超期末执行案件呈报制度为了更好地维护全县社会经济秩序,探索有效的执行机制,该县出台了人民法院对超期末执行案件向人大、政协、纪委、政法委、组织人事部门定期专门呈报制度。呈报案件主要包括:(1)执行案件标的大,案情复杂,容易引起社会、新闻媒体关注的案件;(2)执行案件法律关系复杂,被执行人多,案件难度大,容易引起群众上访的案件;(3)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案件;(4)涉执行信访案件;(5)暴力抗法案件和伤害法院执行干警的案件;(6)有苗头性、倾向性,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的案件;(7)其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该制度还规定,…  相似文献   

12.
1月24日,在辽宁省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振华向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法院工作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标准,以解决“告状难”、“申诉难”、“执行难”为突破口,2009年全省法院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树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3.
金昌市纪委派出督查组,深入永昌县、金川区及市直各部门,就全市案件审理及案件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这次检查的重点是:2000年以来的案件审理工作情况及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金昌市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目的是着力解决基层和乡镇(街道)“无人审案”、“不会审案”、“消极审案”和“处分决定不落实”的问题。从检查情况看,由于领导重视,被检查单位的案件审理机构落实、人员到位,并能严格开展审理工作,处分决定的执行做到了“五个到位”,即宣布到位、工资调整到位、职务变动到位、违纪款物的收缴到位、处分决定入…  相似文献   

14.
权威发布     
<正>两高:最大程度保障执行案件当事人寻求救济权利如何解决执行法官滥用职权、渎职失职问题?法院执行不作为、消极执行怎么破?申请监督应该提交哪些材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把公正与效率作为审判工作的主题,始终坚持执法为民。近年来,先后荣获“文明标兵单位”、“全省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全国集中清理委托执行案件先进集体”、“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全国模范法院”等荣誉称号。6年中,全院办结各类案件14366件,并涌现出一大批办案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等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6.
民事执行中强制管理措施的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丽 《理论学刊》2002,(3):106-107
一、构制强制管理的意义1.强制管理是解决“执行难”的一项新的有效措施。所谓强制管理,是指执行法院对于已经查封的不动产,选任管理人实施管理,以其所得收益清偿债权的执行行为。强制管理这种措施一般是在不动产经查封之后,由于多种原因拍卖不能而实施,它对及时满足执行程序中债权人的债权,解决执行程序中无奈的“执行中上”和“执行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侯铁男是一位令人崇敬的铁血男儿,是一位让当事人深为信赖的好法官。他之所以令人钦佩、令人感动,皆因为他与群众心连着心。作为分管法院执行工作的侯铁男,可谓重任在肩。近两年,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通过破"老赖"谎言、查扣被执行人财产、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执行工作稳步向前。当我得知他在工作中倒下的噩耗时,忍不住泪流满面。我在心里问侯局长:都积劳成疾到了这个程度,  相似文献   

18.
舒炜  刘霄 《廉政瞭望》2014,(8):27-29
执行法官,被称为司法的“行者”.他们有着怎样的困惑和悲喜。执行法官个人的困惑投射到执行本身,又有些什么样的疑问?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教授曾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写执行法官:法院执行员假称查水表,骗开了被执行人的家门,  相似文献   

19.
蔡立彬  郑宏伟 《世纪桥》2011,(17):56-57
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执行案件结案方式有4种,但由于案件的特殊情况及追求结案率等原因,司法实践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结案方式,这些新的结案方式是对现行法律的必要、有利补充,有利于法院化解执行难。但由于有许多不规范之处,客观上也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案件循环积压的不良现象。本文从司法实践并结合法律规定,对执行结案方式做简要分析,同时对对执行案件结案制度做一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如期实现了2016年提出的"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这一目标。然而作为多年累积的顽疾,当前离"每个案件依法判决后必须依法执行"的司法规范仍存在差距。某些地方政府仍位列"失信被执行人"。有媒体点击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以行政区划名称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门仍出现在"失信被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