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自央视《百家讲坛》热播以来,各地文化讲坛纷纷开办。文化讲坛荟萃了各领域各专业非常有名望或成就的专家、学者,带来了非常丰富精彩的讲演内容。"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在3年多的时间里就留下了百余位国内著名学者、专家的身影和声音,普通市民享受到了一道又一道免费的文化大餐,文化大讲坛成了一种更亲切更受欢迎的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成了民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课堂;成了桂林城市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新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悠久,史书浩繁,其中所展示出的历史、文化、人文之内容,表现了中国人的历史感、中国人与中国历史的关系、中国人的人文精神,由此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今天的历史热、国学热、历史剧热、历史讲坛热。  相似文献   

3.
杨华祥 《学习月刊》2010,(24):95-95,62
自从2003年以来,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到凤凰卫视的智慧东方、文化大观园,以及各地的讲坛、书院、培训班,传统文化正呈现一阳来复之势。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12,(12):8-12
东城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着力推进“五个工程”。推进“学习提升工程”,实施《东城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推进“理论宣讲工程”,开展“红色讲坛”理论宣讲活动。推进“品牌塑造工程”,开展“东城区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活动交流展示”等活动。推进“文化凝聚工程”,开展“弘扬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礼的东城人”等文化活...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日渐充实,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休闲之都的成都,文化的气息也愈来愈浓厚。周末的音乐会一场接着一场未曾间断,大大小小的文化沙龙散落各处。邀约三两好友聊天品茗未尝不可,而一个人一杯红酒一部好电影独享时光也成为流行。除了这些休闲方式,你可曾想过在周末参加一次讲坛,聆听大师对生活、生命之感悟?2009年3月,随着一场关于成都金沙太阳神鸟的讲座开讲,"金沙讲坛"正式启动。许多文化名人、大师在那里留下了他们  相似文献   

6.
张弘政 《唯实》2006,42(2):7-11
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并存与交织而整体上远未达到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事实,这构成了当代中国制度转轨中的困境,也成为文化转型异常艰难的根本原因。文化无优劣之分却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弄清楚中国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在时代性背景下营造出文化的后发优势创新力,是摆脱文化转型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思考与运用》2007,(3):47-53
各位领导、同志们: 有机会来到三峡大讲坛,我非常高兴。 我高兴有两层意思。一是重庆市委在抓重庆市的基本建设,首先重视自身的基本建设,重视人的基本建设,在人文建设中重视人的文化素养。我觉得这是抓的根本。另外一层意思是在三峡大讲坛上,  相似文献   

8.
边防文化建设丰富多彩,具有特有的作用功能,这是边防文化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之所在,我军既有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又有许多反映时代特征、富有阳刚之气的军营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思考与运用》2006,(10):36-40
今年以来,在市委宣传部统筹下,以“传播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培育综合素质,提升重庆形象”为宗旨的“三峡大讲坛”正在着力打造为渝字号的文化品牌。在“历史文化系列讲座”、“理论前沿系列讲座”、“重庆发展论坛”、“形势政策报告”、“社科知识普及讲座”等五大中心讲坛的基础上,开始向区县延伸和拓展。9月30日,继“三峡大讲坛·渝中讲坛”开坛后,“三峡大讲坛·永川讲坛”正式歼坛。本期刊发“三峡大讲坛·永川讲坛”首讲中,宋丁教授所作的关于“未来西部旅游发展动向问题”的演讲稿,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6,(9)
正2013年9月,我创办了"雪君工作室公益道德讲坛",并开展公益道德讲坛走进文化礼堂、学堂、企业、军营、庙堂教堂、牢房等活动,演讲总场数已达500多场。我开办公益道德讲坛,甚至还进庙堂教堂演讲,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不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理解马克思主义,而且是润物细无声,努力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为什么要打传统文化牌?究其原因,是因为社会上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在宣传工作中,巍山县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切实增强工作实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呈现出积极健康、蓬勃发展、亮点频现的良好态势。以"干部讲坛"为平台,理论武装工作得到新加强。针对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的载体单一、部分干部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巍山县创新学习思路,丰富学习载体,搭建学习平台,从201 2年1月起,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均建立了"干部讲坛"。各乡镇、各单位每个月组织不少于两次的"干部讲坛"学习活动,让干部  相似文献   

12.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地域文化风情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文化复兴步伐越来越快,各地兴起的民俗祭祀活动日益广泛,影响面持续放大。领导干部参加民俗祭祀的消息常常见诸报端或电视。全国最大的祭黄帝、祭孔子、祭妈祖等活动每年盛大上演,规模越来越大,品牌效应日渐凸现。朝觐之风波及全国,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以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统筹策划、精心组织,先后在黔西南州、遵义市、六盘水市、黔东南州举办了四期"贵州老干部讲坛"活动。讲坛从多个角度、以多种形式展示贵州离退休干部助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释放传递正能量,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活动品牌。"贵州老干部讲坛"是贵州省委老干部局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关于深入开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以来,第二炮兵某团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新形势、部队建设新情况和青年官兵新特点,坚持因势创新,大力开展以“高举红色旗帜、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十红”活动,即唱红色歌曲、看红色影视、办红色讲坛、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写红色箴言、访红色圣地、建红色景观、学红色英模、传红色精神,红色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他们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12,(3):17-17
1986年,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之声”家庭文化大赛,拉开了河东区“家庭文化活动”的序幕。26年来,家庭文化活动从无到有、从提高品位到不断创新上水平,我们有组织、有步骤地举办了全区性规模较大的家庭文化系列活动项目38个,参加群众百余万人次。  相似文献   

16.
价值观自信是比文化自信更为深层的自信,是文化自信得以形成的根本前提。文化的根本功能在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之所在,是所载之"道","化人"的过程就是培植人的价值观的过程。价值观自信,内蕴着文化自信的核心要义,是文化自信的精神实质之所在。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具有内在关联性,培育和增强文化自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切实夯实文化自信的价值观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振兴之歌”、“红诗辽宁”活动开展以来,铁岭市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调查研究,制定符合铁岭实际的群众性“红”文化活动组织实施计划,推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红”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建设,既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成都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她丰富多彩、浓郁醇厚的文化氛围,正在成为国内外众多人士的一种共识和切身感受。成都作为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禀赋独特,历史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极佳条件。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成都发展的一项十分现实而紧迫的任务。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成都发展文化产业的步伐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19.
咸宁市咸安区是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文化资源聚集的圣地。如何释放文化活力,推动文化强区是新时期宣传工作的重点。作为宣传部长,要借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机,认真调研,利用文化资源,主动作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带动全区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让文化成为推动强区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和谐伦理观,是道家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道家文化的融合,重新诠释道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必将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