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迪拜是阿联酋的重要城市,面积仅30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万,但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却远超全球许多规模体量大于它的城市。1960年代,迪拜还只是一个沙漠渔港,仅半个世纪的发展,便跃升为中东乃至全球的金融、贸易、展会、航运和旅游文化中心,成为"海湾明珠",创造了城市发展的"迪拜奇迹"。迪拜以"总部经济"著称,全球500强企业无一不在此扎根立足,即便迪拜经济进入"平台期",各大企业仍坚守不  相似文献   

2.
正从中国香港到新加坡、韩国,再到中东迪拜和德国汉堡、美国纽约,在全球范围内自贸港和自贸区的概念并非新鲜事。作为欧洲典型的经济自贸区之一,于1888年就建立的汉堡自贸港甚至走过了从建立到更名再到废除的过程。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记者整理了全球主要自贸港的政策特点,主要涵盖公司设立和注册流程、行业准入、外汇管理、货物监管和税收政策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州市     
《创造》2010,(2):18-18
昆明:迪拜航线开通 从昆明飞越印度半岛、阿拉伯海抵达中东门户迪拜,这一现代空中丝绸之路2月22日正式开通。昆明-迪拜国际航线,架起了中国西南通往中东海湾明珠的国际空中通道。昆明也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之后,第四个开通迪拜国际航线的内地城市。  相似文献   

4.
<正>迪拜的资源并不丰富,然而迪拜却通过自身的创新发展成功吸引了全世界富豪投资和消费。迪拜健康城的发展秉承其"高端、奢华、享受"的理念,向全世界展现其一流的医疗健康和休闲度假服务,成为世界主要的医疗旅游目的地。迪拜健康城发展原因迪拜健康城位于迪拜河左岸,是世界上第一个自贸区健康城。因其实施零公司税、零个人所得税、零关税、零资本限制、零贸易壁垒和配额等政策,吸引了大量高端医疗资源和客流。据统计,2016年迪拜接待医疗游客约32.7万人次,呈每年增长12%-13%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迪拜是中国开拓中东、欧洲和非洲等地市场的绝佳门户。迪拜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熟的基础设施、出色的人才配套,兼容并包的文化使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支点之一,这里,将续写一段财富新传奇。迪拜,每天凌晨三点,总会在机场涌起一股迎来送往的小高潮。此时,这里迎送着从北京经迪拜飞往欧洲、非洲以及中东、南亚诸国的乘客。有老有小的家庭团体多是欧洲旅游  相似文献   

6.
全球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世界最高的迪拜塔……迪拜,这座阿联酋第一大城市、中东门户,在过去几年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演绎着从沙漠小城到梦幻之都、奢华之都的华丽转身,获得了“海湾明珠”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地区传真     
正南宁进驻第一家以自贸区命名的银行11月22日,南宁市五象新区进驻第一家以自贸区命名的银行——中国银行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支行。这标志着南宁市推进金融开放门户建设、金融集聚效应初现,是金融集聚发展服务自贸区建设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开端。中国银行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支行是中国银行为广西自贸区量身打造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从开户、注资、询证、存款到结算、融资、担保、投资、交易等全流程综合金融服务。当天,中国银行南宁分行还与中国银行首尔分行携手成功叙做人民币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进一  相似文献   

8.
<正>迪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最炫的城市,也是阿联酋的"贸易之都"。迪拜,创造奇迹,打破世界纪录的城市,它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世界最高的塔、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迪拜,已成奢华的代名词。迪拜,一个沙漠与海水共存;现代与传统共处;去过,还想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姚国章  姚崇兵 《群众》2023,(10):66-67
<正>迪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汇点,是迪拜酋长国的首府。经过一段跨越式发展,迪拜成为闻名遐迩的全球性城市和世界主要客运及货运枢纽。本世纪以来,迪拜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自2013年开始将“幸福”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基本导向,并做了多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0,(19)
正总部经济具有明显集聚效应。作为一种高端经济形态,不仅能够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也是城市产业升级和职能转变的"催化剂"。近几年来,南京市建邺区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主动服务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球创新名城和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的现实需要,高质量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9,(16)
<正>随着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地总部经济蓬勃发展。纽约、新加坡、东京等城市成为令人瞩目的全球总部经济集聚的中心城市。当中国凭借制度优势和广阔市场融入全球生产布局之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涌现出一批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或功能总部,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国内外中心城市基于各自特征,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总部经济,其有益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全球城市是城市国际化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凸显资源配置的全球性、关键要素的集聚性、国际交往的广泛性、服务设施的完善性、国际经贸的引导性、交通运输的枢纽性、城市功能的国际性、转型发展的创新性等特点。广州创建全球城市,政策支持持续有力,发展基础日益雄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但同时也存在短板。为此,要通过树立全球意识,注重规划统筹,健全管理体制;通过倡导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创新中心城市;通过强化金融产业,扩大世界影响力,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通过助推总部经济,增强全球控制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通过完善语言服务,优化语用系统,营造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3.
速读·榜单     
《创造》2014,(2):8-8
全球最具活力城市——我国6城市入围 1月27日,房地产投资服务机构仲量联行发布“全球最具活力20座城市”评选结果,旧金山、伦敦、迪拜、上海、武汉、纽约、奥斯丁、香港、圣何塞和新加坡位列前十名;深圳、雅加达、北京、成都、洛杉矶、天津、波士顿、西雅图、东京和利马分列第11至20名。  相似文献   

14.
榜单     
《创造》2014,(2)
正全球最具活力城市——我国6城市入围1月27日,房地产投资服务机构仲量联行发布"全球最具活力20座城市"评选结果,旧金山、伦敦、迪拜、上海、武汉、纽约、奥斯丁、香港、圣何塞和新加坡位列前十名;深圳、雅加达、北京、成都、洛杉矶、天津、波士顿、两雅图、东京和利马分列第11至20名。  相似文献   

15.
杨志琴 《群众》2014,(10):14-15
<正>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贸易投资便利化、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集聚发展要素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对外开放新平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外贸与外资增长速度放缓、贸易摩擦频发、竞争优势重塑、开放路径转变的"新常态",应抢抓上海自贸区建设契机,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探索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虽然有一些城市和国家在举办奥运会中是亏钱的,但绝大多数奥运会都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创造了投资和长期可观的经济回报,甚至是经济的几何级增长。奥运会带来举办城市投资的大规模集中和产业的大规模集聚,也带来全球游客的蜂拥而至,这对举办城市具有显著的经济集聚效应。"更高、更快、更强"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可以激励人们团结拼搏,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有助于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沿海区域经济增长,是落实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举措。聚焦“全球”“海洋”“中心”三大核心要义,对标港航枢纽、科技创新、产业集聚、文化交流和海洋治理五大功能,打造国际航运贸易中心、海洋产业科创高地,提升我国全球海洋治理能力,加快推进上海、青岛、深圳、广州等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是当前我国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物流已成为联结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关键环节。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武汉市提升综合竞争力、增强集聚辐射功能、改善投资环境、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举措,也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世界亮点城市的目标定位,武汉市优化开发长江主轴需要世界眼光、全球视角。本文首先基于伦敦沿泰晤士河沿岸及上海黄浦江两岸的开发案例分析指出:便捷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开放的发展环境、专业的政府服务、重大国际交流活动以及培育新业态等举措,有利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进而结合武汉的实际,提出了集聚现代服务业促进长江主轴优化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在上海设立的、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自由贸易园区,建设上海自贸区是我国政府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上海自贸区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九个字:可复制、可推广、升级版。要达到这三个目标,我们必须做三件事:一是改革突显,二是谈判突破,三是政策突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