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天津滨海新区今年将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科技创新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项目和环境提升项目六大攻坚,为新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和动力。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方面,新区规划"三步走",一是推动在建项  相似文献   

2.
贾步云 《前进》2020,(5):16-19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我省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赢得战略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潜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华 《群众》2022,(6):39-40
<正>创新平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质创新资源的主要承载机构,能最大限度地攻关技术、最具效率地扩散创新、最大力度地支撑产业。202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质量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围绕江苏的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更多的创新源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  相似文献   

4.
徐南平 《群众》2013,(1):31-31
努力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上探新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发展,着眼技术瓶颈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提高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支撑园区转型发展,加强创新核心区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向新兴产业、高新园区、科技企业集聚,全面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引领地方科学发展,从整体上提升全省创新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徐南平 《群众》2013,(1):31
努力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上探新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发展,着眼技术瓶颈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提高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支撑园区转型发展,加强创新核心区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向新兴产业、高新园区、科技企业集聚,全面提升内生发展能  相似文献   

6.
王永青 《群众》2023,(18):8-9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作为常州市委市政府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打造的区域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以服务江苏省、常州市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突破工业母机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为己任,全力推进工业母机及关键功能部件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我省科技创新率先取得新突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庞瑞芝 《人民论坛》2023,(21):18-21
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紧密相关,核心特征是科技创新密集,是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产物,是原始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的结果。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竞争日益加剧,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阵地。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以系统化、体系化制度创新来释放创新活力,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模式由模仿创新为主转向原始创新为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8.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是党中央作出的新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以中关村科技创新为龙头和牵引,从京津冀乃至全国发展的高度,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要求,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围绕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产学研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加快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注入动力和活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整体共同进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
语录     
《新疆人大》2013,(11):3-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相似文献   

10.
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掷地有声!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但在部分关键领域,尤其是产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推进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是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和江苏现代产业发展所需。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9,(13)
<正>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在建设现代院所全过程,持续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农业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政治建设统领工程,明确科技创新方向。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担当起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开展"乡村产业、精准扶贫"等专题调研,不断完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瞄准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加强科研攻关,植物品种权授权总量位列全国教学科研单位第一;"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余杭区围绕“打造产业余杭、建设创新强区”目标,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来抓.依托未来科技城等重大产业平台.加速创新要素集聚,突出创新主体培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3.
芮黎明 《群众》2011,(8):34-35
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代表科技创新方向和产业发展方向,体现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紧密关联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其特殊地位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惠建林 《群众》2015,(3):45-46
<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战略。常熟立足区域实际,既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经验,又注重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和产业化方向,重点在构建组织体系、平台体系和服务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全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2014年,常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8.3%,高  相似文献   

15.
胡妍 《小康》2023,(29):36-37
<正>近年来,广东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党中央领导人今年4月视察广东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为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产业融合是提高资源利用率、产业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是新时代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科技创新是产业融合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催化剂和粘合剂。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可以催生新的产业业态、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市场空间。当前,我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较慢,科技与产业融合粘合度不  相似文献   

17.
<正>7月5日至7日,省政协组织委员就我省"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情况,赴无锡、泰州开展集中视察。省政协副主席阎立参加活动。委员们先后听取了省有关部门和无锡市、泰州市的情况介绍,并深入实地考察。阎立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未来江苏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要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基  相似文献   

18.
陈星 《群众》2018,(19)
正创新发展过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一个都不能少。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必须遵循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科学理顺市场和政府关系,管放结合,充分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手协调,让"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各司其职、互为配合,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融合"产业链+创新链",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技术创新前沿,不断培育  相似文献   

19.
<正>科技创新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一是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协调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促进人、财、物向城镇集中,实现集聚经济,实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加快科技培训,让技能农民安居乐业。新型城镇化最需要实用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尤其需要"田间地头"的示范引领,将教科书上、媒体上的科技信息,转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24,(5):22-23
<正>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自强自立、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以及关于民政工作等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领悟,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谋划事业、制定政策、部署任务、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