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协、海基两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明确了两岸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平台,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自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及实施以来,两岸经济关系逐渐步入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轨道。尤其是2011年1月1日,ECFA货物和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正式启动后,两岸贸易、投资及产业合作持续发展,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格局日趋深化。ECFA早期收获效果显著(一)两岸货物贸易成绩良好。2012年,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深  相似文献   

3.
王建民 《台声》2010,(8):40-41
<正> 6月29日,两岸两会正式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贸易自由化、经济合作制度化、经济协商机制化的重要标志,无疑将开启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新局,促进两岸经济的持续融合与中华民族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两岸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作为自由贸易协议的一种初级形态,其本意就是降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来两岸贸易关系的新发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0年以来两岸贸易关系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在两岸投资的带动下,两岸贸易快速成长,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台资企业产品回销台湾比率显著提高,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新特征。两岸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台湾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两岸贸易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如两岸贸易总体仍处于间接局部的格局、两岸贸易严重失衡、贸易争端逐渐浮上台面等。  相似文献   

5.
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台商对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与互补关系,台商投资对两岸贸易的驱动效应是不平衡的,对大陆是逆差效应,明显大于两岸贸易对台商投资的诱发效应,在两岸贸易中,对台出口较自台进口,具有更显著的台商投资倾向。由台商投资驱动的两岸贸易,以及由两岸贸易诱发的台商投资,所共同形成的两岸经贸关系新局面、新格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两岸经济融合的强劲趋势。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30日,两会正式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海峡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贸易自由化、经济合作制度化、经济协商机制化的重要标志,并将开启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新局,促进两岸经济的持续融合与中华民族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9月16日结束的首届两岸民间菁英论坛,以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主题,就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前景与方向、两岸投资贸易正常化等展开研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提出了全面深化和扩大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意见,其中提到,要着眼长远,构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规范化、稳定化。而研讨会后形成的论坛共同建议,也将促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列入其中。这表明,努力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同胞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台湾地区政策限制,多年以来,两岸投资关系主要是台商赴大陆投资为主。随着两岸经贸关系深化发展,两岸投资关系的“单向性”作为两岸经贸正常化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由此导致的两岸经贸“非均衡”及其所衍生两岸经贸深化合作问题,制约了两岸经济互动合作、共创双赢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2011年,受大陆"十二五规划"、台湾"黄金十年规划"及岛内选举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发展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除了关注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发展变化外,有六个方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商签ECFA与落实基层民众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08年以来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岸基本实现"大三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规模不断扩大、两岸迈出双向投资第一步、两岸签署金融监管备忘录等,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取得了较大进展。现阶段,两岸正积极突破商签经济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1.
王建民 《台声》2010,(1):37-39
<正> 今年两岸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突破是台湾当局开放"陆资入岛",基本上实现了两岸双向投资与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发展。然而,与大陆台商返台投资、收购、兼并及上市热潮相比形成反差的是,受台当局有关政策与经济环境影响,"陆资入岛"进展缓慢。因此实现真正的"陆资入岛"与两岸双向直接投资的平衡发展,仍有待两岸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9,(3):76-76
双方一致认为,目前两岸关系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促进两岸双向直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两岸经济的影响和冲击,双方应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鼓励并推动大陆企业赴台考察、投资.以利于加强和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王建民 《台声》2011,(2):38-39
2011年,受大陆“十二五”规划、台湾“黄金十年”规划及岛内选举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发展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除了关注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发展变化外,还有6个方面颇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王建民 《台声》2009,(3):18-19
2008年,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与发展,两岸直接“三通”得以基本实现。继续推动与扩大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尽快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为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创造条件,成为当前海峡两岸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两岸服务业合作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尽快减少政策限制,释放两岸服务业合作的发展潜力。目前,台湾的政策限制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服务业的积极性。《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为加快实现两岸服务贸易正常化、促进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做出了重要的制度性安排,两岸服务业合作可在此基础上强化服务贸易、直接投资、策略联盟和共同参与等方式的合作。未来健全两岸服务业合作机制,应重点解决好利益分配、法律规范、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两岸农产品贸易特征分析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农产品贸易是两岸经贸往来中比较特殊的部分,在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市场准入条件不断放宽的同时,台湾对大陆则实行严格进口限制政策,单方面优惠政策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特征、问题的分析,认为从两岸经贸长远利益考虑,两岸农产品贸易应逐步实现正常化,大陆对台农产品单方面优惠政策应该逐步减少,使对台农产品经贸政策纳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回归制度和规则,以减少政策成本和风险,增强两岸农产品贸易前景的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两岸经贸关系的进展与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利娟 《台声》2001,(1):15-17
70年代末两岸贸易的恢复与发展,开始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新篇章,而在两岸贸易的带动下,80年代初期,台商投资大陆迈开了步伐并迅速发展起来,两岸经贸关系逐步形成了以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为主体、其它经济交流与合作形式跟进发展的格局。据台湾“经济部国贸局”的统计,两岸贸易额从1979年的O.77亿美元,增加至1999年的257.5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3.73%。20年间,两岸贸易总额累计己超过1600亿美元。  目前,两岸已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台湾是大陆第5大贸易伙伴和第3大进口市场;而大陆(包括香港)则是台湾第2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  相似文献   

18.
朱磊 《台声》2009,(6):17-18
1949年以来,两岸经济关系因政治原因中断了30年,又恢复了30年,目前已经处于正常化的最后阶段。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最显著特点,就是由间接.单向.局部的经济往来过渡为直接、双向、全面的经济交流。随着直接双向的通航。通邮的实现,两岸“三通”中只有通商问题还未实现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9.
面孔     
1100亿美元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透露,两岸贸易在去年首次超过千亿美元的基础上,今年有望突破1100亿美元。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和最大的投资目的地。  相似文献   

20.
ECFA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英文简称(全称为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涵盖两岸间主要的经济活动,包括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原产地规则、早期收获计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和经济合作等,目的是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