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中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邻域。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中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是预防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反腐败的对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腐败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把握当前国有企业腐败的特征和原因,积极探索遏制腐败的对策,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制约体系和监督机制,实现以法治企,依法行政,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有着重大的迫切的现实意义。一腐败现象、腐败行为由来已久,随着企业转制,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尚未完善,特别是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现实面前,随着国有企业困难程度的加深,各种腐败现象也在不断地变换方式。当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贪污和侵吞国有资产问题突出。一是借企业转制之机化公为私。有的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大国有企业反腐败斗争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企业监督制约机制,对于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腐败的特点  自1993年党中央直接领导反腐败斗争以来,随着这项斗争的广泛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的腐败问题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关注,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要求越来越明确、具体,特别是中纪委五次全会作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四条规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特别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是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前段时间,笔者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局在推进惩防腐败体制机制建设、探索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成效,深入分析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对如立防治腐败的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惩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是新时期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梁秀健 《当代广西》2008,(12):52-53
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一些国有企业中出现的以权谋私、挥霍和侵吞国有资产、行贿受贿等腐败问题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推进国有企业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和谐,实现企业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利改税、放权让利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从单项改革到多项改革,进而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十几年,现在已到了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刻,也是经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的集结点。伴随国有企业改革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腐败问题、职工下岗、城市贫困等,其中国有企业领导层腐败问题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不可能回避的问题。要遏制国有企业领导层腐败必须立足我国的实际,深入探讨它的原因与对策。一、国有企业领导层腐败的原因我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得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人们已经注意到,国有企业已经成为腐败的高发区和多发区。 国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坚决清除腐败。当前,国有企业反腐败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标本兼治。 一、反腐败必须严查狠处腐败案件。鉴于一个时期腐败现象蔓延泛滥,引起职工群众的强烈不满,必须着力于治标,坚决果断地查处腐败案件,狠狠地打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腐败是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病态现象,是经济人的趋利性、权力制约失衡、人民权利缺失、心理活动较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预防和遏制国有企业腐败,需要从经济手段调节、制度法规建设和廉政文化教育等层面入手,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苏胜利 《群众》2013,(12):I0056-I0057
随着中石油多名高管腐败案件浮出水面,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腐败问题再度成为社会舆论焦点。这些国企领导人因涉嫌违法违纪被调查,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态度和决心,同时也暴露出部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中依然存在许多有待克服的深层次问题。围绕深入推进国企反腐倡廉话题,本刊记者专访江苏省国资委副主任王正宇。  相似文献   

11.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本文从打牢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群众基础的角度说明了加强国企员工廉洁教育,提升群众反腐意识的重要性,并论述了国有企业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打牢预防腐败的群众基础,从而筑牢反腐败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是导致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据统计 ,广州市 1982年至 1989年检查机关查处的贪污受贿案中有百分之七十六发生在国有企业 ,1992年至 1994年贪污受贿案中有百分之七十发生在国有企业。据对大连、武汉、石家庄四百多家高档娱乐场所进行的调查 ,有百分之六十的公款消费者来自国有企业 ,有的甚至用公款支付赌博、嫖娼的费用。如此严重腐败的存在 ,造成相当一批国有企业亏损、停产也就不足为奇了。国有企业中腐败的表现多种多样。如决策中的腐败 ,其典型表现叫做“腐败性失误” ,一些企业的决策者利用手中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制度性腐败的主要形式有各类公务人员职务消费过度、公职世袭及垄断国企高管工薪失控等。制度性腐败的主要成因是部分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高管的思想道德滑坡和缺乏制度约束。为有效遏制制度性腐败,必须创新党内监督体制,推进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健全法律规章,建立以网络监督为基础的全民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4.
顾耀昌 《群众》2008,(9):63-6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总书记的三个“更加注重”深刻阐明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新思路、新要求,对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是导致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广州市1982年至1989年检查机关查处的贪污受贿案中有百分之七十六发生在国有企业,1992年至1994年贪污受贿案中有百分之七十发生在国有企业。据对大连、武汉、石家庄四百多家高档娱乐场所进行的调查,有百分之六十的公款消费者来自国有企业,有的甚至用公款支付赌博、嫖娼的费用。如此严重腐败的存在,造成相当一批国有企业亏损、停产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6.
李宝光 《前进》2009,(10):30-31
近年来,国企腐败案件不断被揭露出来。国企发生腐败案件,可以说有很多原因,但最关键的还是企业领导者权利过于集中。在一些国有企业,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往往掌握在一个人手里。如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不仅是公司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还是公司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7.
防治腐败与健全制度刘云一、腐败与权力腐败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腐败的实质是权力腐败,政治腐败。其根源在于权力失却监控。人所共知,权力是一种支配、控制和管理的力量,它所具有的强制性和不对等性,既是绝对必需的,同时又内含潜在的威胁。当它不受限制地...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执政党的最大危险。腐败问题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公共权力的滥用和异化。从规范、公开和监督入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无疑是防治腐败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潘在清 《新东方》2008,(6):19-23
要取得防治腐败的新胜利,必须加大防治腐败的力度。我们对加大防治腐败力度的必要性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同腐败做斗争的决心,提高防治腐败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要更加重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就必须更加重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第一,真正提高对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思想认识;第二,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领域;第三,着力深化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举措;第四,努力形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