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残疾人事业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让志愿者助残服务常态化,已成为摆存残疾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广州市作为我国志愿服务发展较旱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总数已达到120.9万人,志愿服务队1536支。他们先行先试,着力探索志愿助残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在此将对其志愿助残服务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残疾人》2010,(9):11-11
8月16日,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会见了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吕世明参加会见。双方商谈了下一阶段及“十二五”志愿助残工作的主要任务、工作方式、开展途径,强调要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下大力气抓好抓实志愿助残工作,做大做强志愿助残服务品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扶残助残意识,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沭阳县残联结合扶持就业创业、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行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使广大残疾人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一是加强沟通,形成助残合力。县残联与县妇联、共青团、青年志愿者等组织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坚持把为残疾人提供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整合力量,做好青年志愿者助残工作。二是健全机制,注入助残活力。  相似文献   

4.
7月3日,山东济南市槐荫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目活动暨志愿助残服务证发放仪式,在区志愿助残联络站举行。助残志愿者及残疾人代表共65人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以实际行动弘扬志愿精神,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志愿培训,推进标准化建设,书写新时代志愿助残服务故事。一是规范助残志愿服务。编写《全国优秀志愿助残服务项目案例集》,充分发挥典型志愿助残服务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配合残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事     
《中国残疾人》2011,(2):68-68
近几年,全国志愿者助残活动风起云涌。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全国助残志愿者人数已达530万,各类民间助残组织不断壮大,成为志愿助残的重要力量。全国省、市、县、乡、村普遍建立了志愿助残服务组织,建有县级志愿者助残联络总站2183个,乡(镇、街道)联络站28034个,村(社区)联络点27.4万个。  相似文献   

7.
夏日炎炎的七月,我们迎来了全国首个"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众所周知,志愿者助残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尤其是近几年,助残志愿者在各种大型活动中的出色表现让志愿精神深入人心。如今主题日的确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及各部门、社会各界对广大残疾人的真挚关爱,对残疾人事业的大力支持。各地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推动志愿助残工作,使广大残疾人切实获得优质实效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8.
残疾人“一专两员”(“一专”即残疾人专职干事,“两员”即残疾人康复服务员和残疾人就业服务员)队伍,是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一支新生力量,加强残疾人“一专两员”队伍管理,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是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在志愿助残服务常态化方面先行先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和共青团中央的高度重视。于是,我们记者组决定到广州走一遭,亲身感受一下常态化志愿助残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普及志愿助残理念,推动学雷锋志愿助残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每年的7月6日被确定为"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7月5日,中国残联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我是助残志愿者——我在你身边"的"学雷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中央文明办等多家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活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出席活动并讲话。他指出,中国残联以融入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大局为根本,以加强志愿助残制度建设为重点,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8300万残疾人,约每15个残疾人就有一名志愿者帮助他们。记者在7月6日召开的全国志愿助残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国助残志愿者已达530万人,会上命名北京汽车配件厂工人孙淑琴等50名志愿者为“全国志愿助残阳光使者”、北京市大兴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等50个志愿者组织为“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全国已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助残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残疾人》2013,(12):55-55
志愿助残服务体现着公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宴践。近年来,志愿者助残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国残联不断想方设法推进志愿助残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连续启动“警需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等大型活动。中国残联组联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将联合举办“我是阳光助残志愿者”征文,以此加大对志愿助残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动志愿者助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志愿助残服务体现着公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志愿者助残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国残联不断想方设法推进志愿助残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连续启动“学雷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等大型活动。中国残联组联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将联合举办“我是阳光助残志愿者”征文,以此加大对志愿助残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动志愿者助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14,(1):60-60
志愿助残服务体现着公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志愿者助残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国残联不断想方设法推进志愿助残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连续启动“学雷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等大型活动。中国残联组联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将联合举办“我是阳光助残志愿者”征文,以此加大对志愿助残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动志愿者助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志愿助残服务体现着公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志愿者助残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国残联不断想方设法推进志愿助残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连续启动“学雷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等大型活动。中国残联组联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将联合举办“我是阳光助残志愿者”征文,以此加大对志愿助残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动志愿者助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团队自述 我们的成长: 阜新市助残志愿者协会于2014年4月9日经市残联认可,民政部门批准正式成立,是阜新市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助残扶残、发展残疾人事业和解决贫困残疾人创业为主要服务的社会团体组织.2014年起协会开始整合、建立志愿助残服务大队,截至2017年初,共建立授旗志愿助残服务大队108个,志愿助残服务大队已经成为志愿助残活动中的中坚力量.2016年协会高度重视助残志愿者发展登记,协会录入台账的助残志愿者人数达到5018人.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08,(7):29-29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始终坚持把社区志愿服务作为和谐文明社区创建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助老、助残、助医、助学、助困、邻里互助、敬老爱幼、护绿保洁、交通管理和治安防范等公益活动,社区忐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其中辽宁省沈阳市沈间区五兰合街道药大社区组建的亲情协会,更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树立了典型。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一步弘扬,为加快文明城市创建步伐,推进和谐沈阳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团队自述 我们的成长: 宜春市中华助残网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前身是1994年5月由残疾人刘真和林赛亚共同创办的宜春市扶残助残志愿服务爱心社,2000年5月,在爱心社的基础上创办了宜春市扶残助残志愿服务爱心网站,后定名为宜春市中华助残网志愿服务联合会,是宜春市残联主管的全市性志愿服务组织,是全省首家助残公益组织.  相似文献   

19.
志愿服务,一般指一种自愿的、不计报酬的参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活动。由于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志愿服务精神与残疾人事业的宗旨高度契合,发轫时间基本与残疾人事业同步,志愿服务从一开始就与残疾人事业紧密相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志愿助残"几乎与"志愿服务"同时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北京“九养”包括:建立万名“孝星”评选表彰制度;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建立城乡社区(村)托老(残)所;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