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而大学生又是网络虚拟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对我校50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上过网,且网龄在两年以上的占到了61.39%,43.82%的学生一周上网时间超过了5小时,其中有近10%的同学一周上网时间超过了10小时.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以新的思路做好网上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以来,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有人把它形容为一场“静悄悄的彻底的革命”。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一个前卫的群体,他们是最早接触网络的群体之一,EMAIL、ICQ、OICQ、BBS、TELNET,一个个新鲜的字眼,让五彩的大学生活更加缤纷。据2001年3月调查显示,北京市本科生上网率达93.9%,大部分重点高校学生上网率都超过90%。“触网”的学生大幅度增加。 如此多的大学生在短短几年里就被网络所“俘虏”,那么,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上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从调查中得知,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原因由主到次分别为:体验现代生活66.5%,学习需要58.1%,同学影响41%,猎奇24.2%,追赶时髦10%。而大学生上网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蒋国林 《求实》2013,(Z1):246-247
<正>大学生网络群体是指大学生中使用网络的群体,包括成瘾群体和未成瘾群体。本文提出的大学生网络群体特指成瘾群体,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Association,APA,2000)的统计认为,一个月上网时间如果超过144小时(平均一天约3至4小时),被归类为"不正常的行为",有可能导致不可自拔的上瘾行为(addictive behaviors),研究认为,过度的使用网络可能会形成类似酒瘾、药瘾、毒瘾等,他们还对成瘾的不同阶段及其症状作了区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所谓网络成瘾症(IAD)是指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18):62-62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针对全日本14万名中学生所实施的一项调查发现,大约有8.1%的受调查学生患有“网络依赖症”。依此推算,全日本约有50万名中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深刻阐明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 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底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目前,80%的在校大学生上网,55%的受调查者每周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面对着互联网信息的强烈冲击,高校究竟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呢?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文杰 《先锋队》2011,(8):51-51
大脑不断缩水 一项研究显示,每天花大约10小时上网的大学生,他们大脑中的灰质比每天上网两小时以下的学生要少很多,而灰质是负责大脑思考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城市职工每周工作日5天,节假日两天,以周平均观察国人的一天.则城市男性每天的工作学习时间为6小时24分;生活必需时间为10小时37分;家务劳动时间为1小时58分钟;闲暇时间为7小时17分钟。而女性每天的工作学习时间为5小时37分;生活必需时间为10小时47分;家务劳动时间为2小时51分;闲暇时间为6小时55分钟。上述四项时间累计之所以超过24小时,是因为对于同时做两件以上事情(例如边看电视边吃饭)的时间处理,  相似文献   

8.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晓虹  张宇 《理论学刊》2005,(9):126-127
随着信息时代的日益发展,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喜欢网络、依赖网络甚至迷恋网络。最新统计显示,我国互联网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4160万,上网用户已达9880万人,25岁以下青年占到51.7%,学生占32.4%。上网电脑之多,上网学生之众,都是前所未有的。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因此,发展网络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大学生是网络最大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受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们必须研究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带来的各种影响,牢牢把握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权,运用网络对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一、深刻认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产生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截止2004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已接近9000万,占全球上网人数的9%以上,其中,在校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运用网络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手段和工作方法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这都是我们必需思考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揳入互联网络,运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98%的都上过网,经常上网的为60%以上。这说明网络已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最大特点就是传播信息迅速及时、灵活开放,网络上的信息内容丰富,大学生只需找到阿址,便可以看到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网络在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同时,许多不健康的信息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其一,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在网络  相似文献   

11.
关于湖北省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对湖北省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及其道德问题,提出了加快校园网建设、规范网络秩序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大学生选择与使用网络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大学生选择和使用网络情况,文章通过对福建省大学生上网的时间、地点、目的等进行调查,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选择和使用网络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5天工作、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制,越来越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美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最新调查显示,英国81%的专业人士每周工作40小时以上,32%工作超过50小时,10%超过60小时。49%的上班族在晚上因担忧工作或家庭生活而彻夜失眠。利物浦大学临床病学教授表示,工作伤身,是因为上班族现在的压力更大,更没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14.
以新的思路做好网上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以来,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有人把它形容为一场"静悄悄的彻底的革命".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一个前卫的群体,他们是最早接触网络的群体之一,EMAIL、ICQ、OICQ、BBS、TELNET,一个个新鲜的字眼,让五彩的大学生活更加缤纷.据2001年3月调查显示,北京市本科生上网率达93.9%,大部分重点高校学生上网率都超过90%."触网"的学生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高校学生消费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关注与议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抽样调查了两个系的100名(男)学生。值得注意的是:①在被调查的100名学生中,每月生活费超过100元以上的占29%,70元以上的占35%,69元至35元的占36%,总计超过大学生毕业工资的占74%。②在被调查的100名学生中,高年级消费比低年级消费要高;  相似文献   

16.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南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7000余人,其中6500余名学生拥有计算机,64%的学生经常上网。面对网络社会化和社会网络化的影响,学校党委认识到: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高校要打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仗,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主动建设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此,我校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专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不断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更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为何要一天工作八小时呢7答案隐藏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之中。十八世纪后期,当公司开始最大化提高工厂产量时,让工厂一周工作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运转不停。为了提高效率,人们就得工作得更多。实际上,那个时候一天工作10至16小时很正常。 如此超长的工作时间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很快,一个名叫罗伯特·欧文的人勇敢地发起了一场运动,呼吁人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应超过八小时。他的口号就是“八小时工作,八小时消遣,八小时睡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宿舍是班集体的细胞,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后方”。据统计,大学生每人每天在宿舍的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特别是现在没有固定教室的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一天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宿舍里度过。在这个小集体、小环境里,成员之间的政治观点、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理想报负、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言谈举  相似文献   

19.
我们是如何开展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德秀 《求是》2005,(4):40-4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扩大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愈来愈大。我校两年前曾采用匿名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校全日制大学生与传媒的互动情况作了一次专题调研。调查结果表明:上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我校学生平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依次是通过上网(74.9%)、阅读报纸(42.3%)、同学间的交流(27.5%)。校园网有很高的利用率。使用校园网络的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92.8%,有64%的同学已经在寝室安置了电脑,经常在图书馆、机房上网的同学也分别占15%和8%。…  相似文献   

20.
何秋敏 《求实》2006,(Z2):271-272
"网瘾",是每当上网时,网瘾者就产生愉悦的心理快感,因此反复追求上网,上网时间越来越长,也越来越渴求这种身心愉悦感觉.这种渴求与任何成瘾一样,是一种精神依赖.现代社会,网络以其便捷和高效强烈吸引人们的参与,而且它还正以狂暴的速度渗透到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娱乐、心理等各个方面.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全国许多高校建立了校园网,有的还铺设了宽带网,为大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网络也给不少人带来了伤害--正如酗酒、吸毒和赌博一样,网络也给上网成瘾者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加之高校附近分布的大量网吧,也为沉迷于网聊、酣战于网游的网瘾者提供了躲避学校监管的避难所,使涉世不深、自制力尚须提高的大学生网瘾者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