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申珅 《台声》1995,(10)
近两年,台湾当局的“务实外交”活动,除了不惜工本、不择手段地大搞所谓的“元首外交”之外,还不遗余力地推动台湾参与联合国。 1993年2月9日,李登辉曾向民进党人夸下海口:台湾将以“中华民国”名称提出重返联合国的申请,并争取在二、三年内在联合国成案。当年,台湾当局策动中美洲七个国家向联合国提出所谓台湾的会籍问题;遭到否决后,翌年又策动了12个国家再次以所谓“联合国会籍普遍化”原则为由,提案要求联合国大会讨论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结果再次被联大总务委员会否决。今年7月,岛内媒体传出将有尼加拉瓜等15个国家准备在50届联大  相似文献   

2.
自1996年3月以来,台湾当局在改善两岸关系问题上出尔反尔、言行不一;在政治舞台上翻云覆雨,从“内政”、“外交”、经贸、军事等方面,不遗余力地进行全线出击;同时与岛内“台独”势力相勾结,深陷“分裂分治”的泥淖,终于导致台湾当局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均面临不同程度上的困境。屡遭挫折的“务实外交”台湾当局极力谋求与日、美关系新突破,努力巩固“邦交”、拓展与“非邦交国”实质关系,并继续联合在野势力,积极推动台湾“参与联合国”、加速进入世贸组织。尽管台湾当局在“外交”领域进行全面主动出击,但是,却接连…  相似文献   

3.
9月15日,第54届联大总务委员会,拒绝了“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这是台湾当局企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的又一次失败,也是台湾当局自1993年发动“重返联合国”连续第7年遭到惨败。今年台湾当局企图藉“台湾问题提案”,向国际社会宣扬李登辉的“两国论”,增加联署国的支持。结果“末蒙其利,先受其害”,“两国论”在国际上不但没有市场,反遭到沉重打击。引人注目的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反对讨论“台湾加入联合国”的提案,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几个大国,7年来首次不寻常地明确表达了反对立场,向台湾传递出…  相似文献   

4.
李登辉被迫下台了。李登辉上台处心积虑推动的“务实外交”,积极策划的“重返联合国”,每年都是铩羽而归。这表明,国际社会普遍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当局根本不可能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铁的事实。 1988年1月李登辉上台的时候,台湾只有22个“邦交国”,现在有29个,台湾也挤进了一些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表面上看,似乎有点成就。  相似文献   

5.
马其顿最近与台湾“断交”的事实再一次表明“金钱外交”,此路不通!陈水扁当选一个礼拜之后,其副手吕秀莲在接受新闻界采访时抨击国民党当局推行的“金钱外交”,是“骗纳税人的钱”,表示民进党将摒弃“金钱外交”。民进党当局在“骗纳税人的钱”方面,与国民党当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台湾当局领导人也因此被媒体称为“散财童子”。“外长”田弘茂对台湾当局“金钱外交”的目的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希望透过经济援助取得政治上的目的。这就是交换,友邦在联合国帮助我们提案,我们在经济上提供援助。”这句话道出了台湾当局继续运用“金钱外交”的手段,拓展所谓的“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6.
自1988年李登辉上台以来,台湾当局竭力推行“弹性外交”、“务实外交”。“汉贼不两立”立场的改变,使台湾“外交”政策措施异于以往。连战任“外长”时期,在“双重承认”的期待下,台湾当局竭力与一些小国搞“建、复交”活动。去年6月,台湾“内阁换班”,“外长”一职由“外交才子”钱复出任。在新的环境和“期待”下,钱复着手调整“外交”策略,显示出与连战不同的“外交风格”。研究连战和钱复“外交”策略的差异,对深入了解台湾“务实外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  1.2001年9月15日,第56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再次拒绝了冈比亚等少数国家提出的将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列入本届大会议程。台湾当局在联大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第九次遭到失败,联大总务委员会之所以要拒绝“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是因为(  )  A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全世界所有国家均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C台湾当局旨在对抗“一国两制”,破坏祖国统一  D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2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  相似文献   

8.
台湾能“参与联合国”吗?凌云鹤9月20日,第50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做出决定,不把尼加拉瓜等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代表权”的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至此,台湾当局“参与联合国”的图谋又一次遭到挫败。人们不禁要问:台湾当局自第48届联大以来不惜代价四...  相似文献   

9.
1968年,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赞助下,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学者,在东海及黄海进行地球物理探勘.台湾当局即已经关注钓鱼岛问题,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努力,维护钓鱼岛主权及领土完整.台湾当局坚持钓鱼岛列屿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但将领土与主权问题寄希望于美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钓鱼岛问题.台湾当局的因应,无论主观动机,还是客观效果,都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些因应没有及时、全部对民众公开,被民众认为台湾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软弱无能而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0.
1971年第26届联大,由于判断即便全力支持,台湾当局也将在短期内失去联合国席位,美国以基于“两个中国”设计的“双重代表案”作为因应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蓝本,并主张将安理会席位交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以此换取国际社会对美案的支持;但台湾当局的代表将能否继续保有安理会席位视为应否继存于联合国的底线,双方围绕代表权问题经历了一段长期交涉。出于秘密运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的需要,同时也为迫使台湾当局接受“双重代表”安排,美国在对台交涉上采取了拖延策略。随着基辛格两次访华消息的相继公布,台湾当局在代表权问题上完全陷入被动,最终选择了对美国所主张的“复合双重代表案”持消极默认态度。  相似文献   

11.
杨亲华 《台声》2000,(10):12-13
台湾当局最近在国际舞台上导演的“两场闹剧”,再次暴露了他们对于改善两岸关系的所谓“善意”、“诚意”伪装背后的真实面目。   8月 13日,台湾领导人打着所谓“民主外交、友谊之旅”的旗号,进行上台后的首次“出访”活动。在为期 13天的行程中,他不仅跑到中南美及非洲两大洲的多米尼加、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及西非冈比亚、布基纳法索、乍得 6个国家,创下了台湾领导人在一次“出访”中,飞行里程最长、访问国家最多的纪录,而且阵容庞大,随行的访问团成员达 200人之多。   几乎与此同时,台湾当局所谓“参与联合国”的活动也紧…  相似文献   

12.
台湾当局吹嘘去年是“外交”大出击的一年,新年刚过,连战、章孝严又去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进行活动。台湾当局为分裂祖国推行的所谓“务实外交”花掉的金钱无计其数,而“国际空间”却愈来愈小。事实证明,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图谋是不可能成功的。去年,台湾当局推行“务实外交”活动,到处碰壁,特别是南非总统曼德拉11月27日宣布将于今年内与台湾断交,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引起岛内各界极大震动,更令高层惊慌万状。然而,台湾当局依然执迷不悟,“外交部长”章孝严去年12月2日赴南非交涉,要求把断交期限延长一些…  相似文献   

13.
3月10日至22日,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台湾代表团的代表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京城.他们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参议国是、提案立法的权力,就国计民生大事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蔡子民代表说,对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台湾报纸的反映还好.我想谈两个问题:(1)现在两岸处于分离状态,这是中国内战造成的.两岸民间开始接触,正朝着统一方向发展.台湾当局企图“重返联合国”,搞“阶段性两个中国”和“度假外交”,固定两岸分裂分治,在目前国内外条件下,这是徒劳的.(2)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台胞投资保护法》,两岸经贸关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东部时间9月14日下午6点30分左右,第56届联合国大会副主席马耳他常驻联合国代表巴尔赞一锤定音,代表联大总务委员决定,拒绝将冈比亚等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至此,台湾当局第九次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宣告破产。  相似文献   

15.
两岸统一人心所向泰璧,马燕萍1993年以来,台湾当局重新调整了对大陆的政策,在“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上开始倒退。他们在经济上推行“南进政策”;在政治上大搞“重返联合国”运动,其目的在于制造两个中国。破坏祖国统一。两岸统一,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人和...  相似文献   

16.
在国民党“十三全大会”上李登辉公开提出:台湾当局要“采取更实际、更灵活、更具有前瞻性的作为,以升高并突破目前以实质外交为主的对外关系”,并声称:既要坚持理想,也要兼顾现实,在多变的局势下掌握变化,重整步伐,使“中华民国”成为国际间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表明蒋经国去世后,台湾对外政策出现了新的调整。一、1979年以后台湾对外政策的调整台湾当局1971年底被逐出联合国后,便提出了以发展“实质关系”为基本特征的所谓  相似文献   

17.
问:钱复宣称台湾不会放弃重返联合国的努力。他的这个讲话是否会影响两岸关系改善? 答:我们注意到近来台湾当局一些人极力鼓吹台湾"重返"联合国。众所周知,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根本没有资格参加。  相似文献   

18.
“弹性外交”是台湾当局在“外交”处境日益孤立的形势下之产物,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合法主权”地位。它作为台湾当局全盘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之一向把其“外交”与两岸关系联系起来,因此,研究台湾“弹性外交”产生的背景,演变、  相似文献   

19.
每月要闻     
9月21日 大庆石油管理局2800名职工集会,纪念大庆油田开发建设35周年,以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 9月22日 联大否决台湾“代表权”提案,台湾当局企图“重返联合国”图谋连续三年遭失败。 9月24日 我国地下水资源普查结束,资源总量为8700亿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党“本土化” 的实现以及岛内政党政治的发展,国民党和民进党对台湾前途主控权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但国民党主流派与民进党主流派在台湾前途等问题上的主张却渐近一致,政策界限也日益模糊.两党主流派都积极图谋、互相配合,推动台“加入联合国” 的活动.1993年以来,李登辉等国民党“主流派” 提出“要积极争取参与联合国,希望在未来三年内使此一问题能受到国际的普遍重视”.“行政院”、“外交部”分别成立了“参与联合国决策小组”、“参与联合国策略小组”,负责组织策划与指导,并大造声势,全面推动台“参与联合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