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落马贪官在忏悔的时候,常常会特别提到自己交友不慎、滥交社会上一些有钱有势的老板,经常与他们在一起吃吃喝喝,打牌赌博,放纵私欲,就像“温水里的青蛙”,不知危险反而悠哉乐哉。这种畸形的人际关系成了一些意志薄弱的官员滋生腐败的温床,成为其走上歧路的可怕陷阱。  相似文献   

2.
李铭葵 《党课》2006,(5):44-46
为什么有些贪官能隐藏那么多年,甚至边腐边升?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们反腐败机制的缺失,也有许多人对腐败现象见怪不怪的冷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有些贪官非常善于用假象欺骗我们。从本质上来说,一切贪官都是真正愚蠢的,因为他们是在拿自己的灵魂与魔鬼做交易,在获取金钱物质的同时,丧失的是人格、良心,最后导致身败名裂、得不偿失。但是贪官们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傻瓜,相反,他们大抵都会觉得自己很“聪明”。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为贪官们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腐败“智慧”而叹为观止。有人对此作了一番研究,总结出贪官十大腐败假象,以期人们能够透过贪官的画皮看到他们丑陋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活动中,群众对“贪 官”恨之入骨,同时对一些干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称某些干部为“懒官”、“庸官”。然而,有些人对此不理解,不服气.说我们不贪不占就够“高尚”了,难道我们比“贪官”还坏?岂不对我们要求太苛刻了?在现实生活中,群众痛恨的贪官毕竟是极少数,而群众接触最多、很不满意的是“懒官”、“庸官”,并非个别现象。时下,确有一些干部,他们对革命事业缺乏必要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更少忧患意识,工作中不是忠于职守,勤奋敬业,而是官僚主义十足,形式主义严重。还…  相似文献   

4.
杞人 《廉政瞭望》2008,(3):49-49
近年来,中央在惩治腐败上下了很大功夫,反腐败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不仅查处了一批贪官,而且也要了一些贪官的脑袋。贪官贪的时候好像不怕杀头,真要杀头,他们腿就软了,纷纷要求活命。这说明,贪官虽然可怕可恨,但国家也有治他罪的办法,法网恢恢,终有一报。  相似文献   

5.
随着反腐之剑高举,一个个 贪官人头落地,“要钱不要 命”成了一些贪官真实写照,成了老百姓鄙视贪官的口头禅。钱,身外之物,世人皆知。贪官却舍命求财,在贪婪中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当他们走向刑场时,却发出痛不欲生的悔恨,然而悔之晚矣。 贪官毙命  无路之时说悔迟 一些贪官污吏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掠财。然而,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最终将一个个贪官送上了断头台。 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省委书记夫人阎健宏大肆贪污索贿,被判处死刑; 广东省大龙集团公司总经理谢鹤亭(副厅级)贪污公款人民币419万、港币…  相似文献   

6.
翻开贪官们的反省材料,总会发现类似于这样的内容:走上领导岗位后,不注重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以致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按照贪官们的这一逻辑,我们普通百姓岂不都成犯罪嫌疑人了。因为这些贪官一旦混同于普通百姓,就犯了罪,而我们的百姓一贯就是这样的素质,岂不更容易犯罪?一派胡言,简直是强盗逻辑。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贪官在位时的情况,他们平时高高在上,对老百姓颐指气使,不屑于“混同普通百姓”,不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旦犯了罪,受了罚,他们不是从自己的灵魂深处找原因…  相似文献   

7.
张和利 《党课》2010,(11):74-76
在反腐败过程中有一个怪现象,就是许多贪污腐败案件并非由纪检部门或其他反腐败部门查出来的,而是意外“露馅”的。有人做过—个统计:有60%-70%的贪官是根据群众举报查处的,而群众之所以能够发现贪官的蛛丝马迹,不少竟然是贪官自我曝光的,如二奶反目、小偷被抓、奸商败露等都成了导致贪官“露馅”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翻开贪官们的反省材料,总会发现类似于这样的内容:走上领导岗位后,不注重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以至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按照贪官们的这一逻辑,贪官一旦混同于普通百姓,就犯了罪,而我们的百姓一贯就是这样的素质,岂不更容易犯罪?一派胡言,简直是强盗逻辑。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贪官在位时的情况,他们平时高高在上,对老百姓颐指气使,不屑于“混同普通百姓”,不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旦犯了罪,受了罚,他们不是从自己的灵魂深处找原因,却把板子都打到老百姓的头上,好像都是自己…  相似文献   

9.
夏华 《奋斗》2004,(12):47-47
在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的今天,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腐败。一提起腐败自然就和贪官联系在一起。权钱交易的不正之风土壤滋生贪官;贪官搞腐败。恶性循环的腐败案件,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危害极大。腐败分子之所以腐败,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失去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自己凌驾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中,有少数贪官为了伪装自己贪婪的本来面目,逃避党纪国法的制裁,竟也学起演员的“表演术”。与演员相比,他们的表演技巧并不逊色,可谓五花八门,奇招迭出,几乎达到了乱真的地步。但假的真不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这些善于“表演”的贪官们的基本特征,尽管他们在一定时期内能欺骗一些人,但终归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认真解读时下一些贪官的“表演术”,撕开他们的画皮,防止被其“表演术”欺骗,是当前我们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新课题。贪官的“表演术”知多少?演员表演什么样的角色,主要是根据剧情的需要来确定,而贪官的表演则着眼…  相似文献   

11.
苏北 《共产党人》2006,(23):54-54
贪官,古今有之,但古今贪官都不一例外地与“权”、“钱”、“淫”、“盈”四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权”。古今贪官,首当其冲的就是贪权,没有权,贪官们就不可能达到贪脏枉法,欺压百姓的目的。有权,使有了一切。于是,贪官们削尖脑袋,钻天入地都要弄到“权力”。他们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玩弄权术于股掌之中。  相似文献   

12.
叶丽雯 《党课》2008,(12):74-77
有学者对近年来受到惩处的53名贪官的忏悔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这53名贪官中,既包括李嘉廷、胡长清、慕绥新等省部级领导干部,也包括李真等厅局级干部,还包括一些县处级干部。这些沦为罪人的领导干部,虽然案情各不相同,犯罪程良各有轻重,他们的忏悔也未必都是完全真实的心迹表露,但通过研究发现,他们走向罪恶的轨迹和心理特征却有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
冯江红 《党课》2010,(15):75-78
近年来,当众多贪官逐渐浮出水面、露出丑恶的本来面目时,人们往往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贪官基本上都是玩“潜伏”的高手,在被查出问题之前,他们其实已经腐败很多年了。他们一身“潜伏”的功夫是如何炼成的?为何总能突破重重防线大肆敛财?一个贪官到底能隐藏多久?他们又是怎样露出马脚的?  相似文献   

14.
从鞍前马后被人尊宠,出有车、食有鱼的官位,走入阴森冰冷的监狱,甚获走入地狱之门,这彻骨之痛的人生一跤,迫使贪官们为自己贪婪的心态和祸国殃民的行为进行一番反思与忏悔。他们恐惧了吗?他们后悔了吗?如果还有来生,他们准备怎样去做人呢?请看贪官们的“狱中自白”——“任何不纯的目的当官,今天不垮台,明天必垮台”这是李玉章(原柳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在《我的自白》中的一句“名言”。他是以自己被判无期徒刑的经历得出这一“至理名言”的。李玉章曾在武警消防部门干了三十余年,多次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冲锋在前,…  相似文献   

15.
贪官们都读什么书?落马前和落马后的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落马前,他们肯定都说在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但是一旦成了贪官,在谈他们读的书时,回答可就不一样了,原来他们说的那些书连摸也没摸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廉政风暴揭出了一批贪官,人们在翻阅他们的犯罪记录时,发现了一个带有共性的现象:差不多每一个贪官,都与“美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美女”或者是贪官们享受的工具,或者是把贪官拉下水的诱饵,或者是与贪官沆瀣一气成为贪官鲸吞国家财产的帮凶。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美色伴贪官”现象。产生“美色伴贪官”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做一点透视。从社会背景来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是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急剧增加,“利润效应”…  相似文献   

17.
舒炜 《廉政瞭望》2012,(11):14-17
对大多数落马贪官来说,受审判刑后的刑期大都可以简化成一系列的数字,而悔意浓浓的同时,他们中的不少人仍在想尽一切办法,开动所脑筋,以求做些减法。 对普罗大众而言,这些数字却显得冰冷。他们痛恨贪官,更加想感受惩处贪官的那份力道。在这里面,可能有他们的父母遭到官商勾结下的暴力强拆,或是妻儿服下贪官大笔一挥不假想思索批出的假药。  相似文献   

18.
李巍 《党建》2010,(9):26-26
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查处的一些贪官都戴着各种“红帽子”:“十佳公仆”、“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等。他们既贪钱、又贪誉,既受贿、又受名,既要物质的、又要精神的。笔者认为,要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尤其要警惕这类贪官。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04,(4):9-11
据统计,近年来,贪官落马80%来自群众举报。而当人们为贪官落马击掌相庆时,是否想到:为举报贪官,多少举报人都有一部用血泪写就的辛酸史。因为拳报,举报人付出巨大代价;因为举报,举报人常常惨遭迫害。贪官倒了,而举报人的境遇依然那么凄惨;贪官判了,而贪官的罪名中却少有“报复陷害”罪。这不免让人产生“免死狗烹”的悲哀!  相似文献   

20.
《先锋队》2010,(11):16-17
我接受组织调查后,一些认识我的干部群众感到十分震惊。他们认为贪官大多花天酒地、声色犬马。而我在他们印象中,平时工作勤勤恳恳、生活节俭朴素,但我受贿金额竞高达数百万元。他们不理解:姜巨昌怎么会出那么大的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