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蠢蠢欲动,企图借此机会反攻大陆,他们利用金门岛屿对大陆连续不断地进行骚扰。1953年春节,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胡琏,向蒋介石呈交了一份秘密报告,建议利用伞兵空降到福建泉州附近的洛阳桥,配合两栖登陆部队进攻崇武镇,展开对大陆的反攻。蒋介石考虑到洛阳桥三面受敌,难于偷袭,便改为攻击位于福建省与广东省交界的东山岛。该岛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8.3万,地方偏僻,只有我军一个公安团守备,没有永久性防御工事。胡琏受命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退台后甩出了最大的赌注,一万多蒋军官兵在黎明登陆,岛上顿时狼烟四起。蒋介石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被毛泽东赶到台湾孤岛上这口气,这位视枪杆子为命根子的铁腕人物,凭借优势的军事装备与美国人后台,从退台那一天起就为反攻大陆做过种种尝试。其中规模最大的当数1953年的东山岛之战。 1953年7月16日,一万多国民党陆、海、空特混部队突然出现在福建与广东交界的这个165平方公里的岛屿上。 醉翁之意 1953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不仅力不从心而且大势已去,板门店一张谈判桌,从1951年谈到1953年,越谈越打,越打越糟,美国已没有了向中共和北朝鲜讨价还价的本钱和余地。 蒋介石的“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时间表已过了四年,这一年再不动手,岂不被世人耻笑? 1953年春节前夕,金门防卫司令胡琏向蒋介石呈上一份加急秘密报告,准备利用伞兵空降福建泉州附近的洛阳桥,配合两栖登陆部队进攻祟武镇,并此为桥头堡,展开对大陆的反攻。报告称,美国“西方公司”全力支持此次反攻计划,并答应事成之后,给设在金门的“福建反共救国军”一笔丰厚的报酬。 胡琏的计划正中蒋介石的下怀。就是冒险,也要寻求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3.
1949年4月25日,蒋介石去台前曾在家乡浙江奉化溪口镇旁的飞凤山上,谒别祖坟时立下誓言:“重回故土,东山再起!”去台后,蒋介石曾为实现这誓言呕心沥血,孜孜以求,几十年中他曾做过不倦的努力与尝试,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毋忘在莒”1951年2月,朝鲜战场激战正酣.蒋介石出兵朝鲜的建议被美国否决后,国民党在台湾对大陆蠢蠢欲动.金门岛.两架直升机徐徐降落在金门机场,10分钟后身着灰白色中山装的蒋介石在“金门防卫部”司令官上将胡琏等人的陪同下,检阅着驻扎金门的国民党官兵.  相似文献   

4.
<正>蒋军中流行这样一个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前者指胡宗南,后者为胡琏。胡琏,陕西华州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国民党陆军上将,打仗十分狡猾与彪悍。在中原战场上,胡琏和他的整十一师多次给中原野战部队带来很大麻烦。刘伯承曾数次寻找战机想要捉住这只狐狸。  相似文献   

5.
正1949年底,除西藏外,全国大陆已全部解放。此时国民党残余部队依然驻守东南沿海部分岛屿,企图凭借这些岛屿作为军事基地,拱卫台湾、抵挡人民解放军渡海,实施反攻。蒋介石摆出攻势防御架势,以贴近浙江和福建沿海岛链为前沿,构架起一个直接伸向大陆的攻防体系。这个体系北面以浙江大陈岛为防御核心,与南面的金门构成牛头上的两个犄角,直顶华东沿海。防,可以有百余海里的战略纵深;攻,可以在大陆鼻子  相似文献   

6.
<正>胡琏屡屡派兵窜犯六鳌半岛,位于福建漳浦县旧镇东南,半岛地形狭长,三面临海,是闽南沿海一个突出而重要的前哨阵地,也是国民党军和海匪武装向福建内地窜犯袭扰的一个重要方向。从1950年夏起,国民党军金门防卫部司令长官兼"福建反共救国军"总指挥胡琏,先后多次派遣"国军"和海匪由六鳌半岛登陆内窜。其中主要有:4月23日,匪首陈金柱率匪徒30余人在漳浦六鳌乡登陆;5月3日,以原国民党漳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24-24
国民党军进攻东山岛,是其撤逃台湾后对大陆沿海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窜犯。1953年7月15日21时,国民党军金门防卫部上将司令官胡琏率领四十五师(欠一三三团两个营)、十八师五十三团和海匪“福建反共救国军”第一、第二突击大队等部共1万多人,分乘13艘舰艇,由金门驶向外海。人民解放军福建军区于16日1时电令闽南、闽中各海防部队准备迎敌。  相似文献   

8.
1953年7月16日,梦想反攻大陆的蒋介石,委派他的得意门生胡琏统领陆海空三军共计1.3万兵马,对福建省境内的东山岛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胡琏是黄埔四期学生.中将军衔,因追随蒋介石反共反人民有功,被任命为金门防卫司令官兼福建反共救国军司令。胡琏受命后,对偷袭东山岛作了周密部署.并狂妄地声言要“以共制共”,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对驻守东山岛的解放军穿插包围后,各个击破。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的叶飞,对蒋介石妄图反攻大陆的举动,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为f准确及时迅速地掌握情报.叶飞在金门岛对面的云顶…  相似文献   

9.
正1947年6月30日深夜,刘邓大军一举突破蒋介石苦心经营的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掲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蒋介石为达到消灭我军的目的,竟不惜沿黄千百万人民的生命,密令刘汝明部争夺并伺机破坏黄河江苏坝,妄图将之变成第二个花园口。我地方武装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激烈的江苏坝争夺战,最终粉碎了蒋介石的这一图谋。一封来自南京的紧急密电1947年7月上旬的一天,国民党郑  相似文献   

10.
金门,一座与厦门相隔只有两海里的海岛。天气晴朗时,在厦门隔海遥望金门,清晰可见。金门岛由大、小金门组成,约130平方公里。大金门中间狭窄,呈马鞍状,东西长,南面马鞍槽处便是料罗湾,是舰船停泊避风的良港。大陆解放后,国民党蒋介石残  相似文献   

11.
正胡琏(1907-1977),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他因出众的指挥才能而深受蒋介石器重,被称为"常胜将军"。与同僚们相比,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要略高一筹。关注胡琏生平的人们都普遍认为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却比黄百韬多。他麾下的十八军,是国民党的5大王牌部队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盘踞在金门、马祖列岛的蒋军,不断派兵袭扰福建沿海岛屿,抢劫鱼船渔民,妄图窜犯大陆。一九五三年七月十六日拂晓,在金门蒋军头目胡琏的直接指挥下,由第十九军军长  相似文献   

13.
王钰 《党史纵横》2010,(10):44-46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统局或立了一个密电组,聘请美国密码专家亚德雷任顾问,以日本军用密电为对象进行破译。1940年4月,蒋介石把在重庆的国民党各派系从事密电侦收和破译工作的7个机构合并,成立了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密电情报的侦译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蒋介石率其残余部队退守东南沿海岛屿及台湾。1950年上半年,解放军先后发起海南岛战役和舟山战役,并攻占了上述岛屿。这样,国民党控制的岛屿除台湾、澎湖外,尚有浙江沿海的大陈列岛和福建沿海的马祖、金门列岛。解放军在攻占海南岛及舟山群岛后,随即进入攻打金门、台湾的战前准备。朝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20-20
1949年解放时,据估计,福建境内约有土匪5万余人。随着福建各地的陆续解放,又有大批国民党军散兵游勇和地方反革命分子上山加入土匪的队伍。1950年上半年,国民党把福建境内的土匪统一组织,番号为“福建游击军区”。由驻金门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胡琏兼任司令,黄炳炎为副司令;沿海“海上保安”系统改为“海上突击军”.  相似文献   

16.
孟醒 《世纪风采》2006,(2):34-37
蒋介石逃台以后,为了显示其反攻大陆的决心,制定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计划,一直不间断地派小股武装特务、军队潜渡大陆,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袭扰破坏战。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部署退出大陆的最后"毒计":让共产党背上沉重经济包袱 国民党无法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在逃离大陆前,蒋介石鉴于国民党失败的教训,也制定了一套企图使中共重蹈国民党覆辙的"经济拖垮"战略。  相似文献   

18.
正1953年3月5日,位于厦门角屿岛的对金门广播组成立,向金门的国民党守军展开了"攻心战"。节目内容有"国家的建设成就、对待降兵的政策,还有蒋军在大陆家属的喊话"等。其中,"五条保证"(第一是保证不打不骂;第二是保证生命安全;第三是愿意回家的,我们发路费,有立功的,我们授奖……鼓励"国民党军官兵弟兄们"过来投诚)是广播最多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西安事变推动了近代中国历史前进,功在国家,利在民族,但有人不能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不去考察国民党蒋介石失败的教训,错误地把国民党、蒋介石在大陆的溃败转嫁到西安事变上,说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使当时处于绝境的中共及红军"起死回生",最终夺取了大陆,迫使蒋介石败退台湾。  相似文献   

20.
<正>厦门解放后,兵团命令我带二十九军八十五师的二五三团和八十七师的二五九团,配属二十八军首长统一指挥,参加解放金门战斗。当时金门守敌兵力较多,敌胡琏兵团又从广东汕头乘船转到金门增援。而我军渡海船只不足,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