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吕正操,1905年出生于辽宁海城。1922年参加东北军。1937年10月在冀中率部脱离国民党五十三军,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1943年9月,任晋绥军区司令员。1945年1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1946年7月任东北铁路总局总局长兼政委。1949年4月,任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部长,铁道兵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央中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小樵易帜名震冀中 出河北晋县城东20华…  相似文献   

2.
1934年10年至1937年10月,项英与陈毅等在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成立了党的中央分局、中央军区和苏维埃政府中央办事处。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梁柏台任中央办事处正副主任。同时留下一部分红军,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项英革命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贡献也尤为突出。党把红军的命运“寄托在他的勇气和忠诚上面”。  相似文献   

3.
正吕正操(1904.1-2009.10),辽宁海城人。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  相似文献   

4.
《湘潮》2016,(3)
正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所部,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并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同时还担任中共苏北区委员会书记。他带领苏北地区广大军民肩负起了抗击日寇和建设根据地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李耀农 《湘潮》2015,(7):142-144
蔡会文,1908年出生于湖南攸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秋收起义。1930年8月任红一军团红三军政委,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前三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1月后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湘赣军区总指挥兼政委、红八军政委。1934年任赣南军区司令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突围转战湘粤赣边,任湘粤赣边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1936年春在桂东作战英勇牺牲,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烈士壮歌。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宋任穷曾先后任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委,冀南军区司令员、政委,中共冀南区委书记,冀南行政公署副主任、主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代理政委,中共冀鲁豫分局组织部部长、代理书  相似文献   

7.
梅宏 《党史文苑》2012,(13):24-25
旷伏兆(1914-1996),江西永新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卫生部政治指导员、第十七师新兵营营长、龙桑独立团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山西省方山县委书记,山西省战地总动员会第二支队副支队长,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冀中军区警备旅政委,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第六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一纵队政委、第六十七军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兵团政委,国家地质部副部长,空军副政委,铁道兵第二政委。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三、  相似文献   

8.
突围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准备进行长征的同时,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在主力转移后,在中央苏区设立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及中央军区,由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和中央军区司令员,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项英、陈毅、贺昌、陈潭秋、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为中央分局委员。同时,留下红二十四师和十几  相似文献   

9.
古月 《党史博览》2009,(10):22-23
何丸希(1906~1982),四川省峨眉具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在四川、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东路司令员,新四军第六师副参谋长。1942年起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三旅政委,第一纵队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五军政委,特种兵纵队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特种兵司令部政委,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10.
《湘潮》1991,(12)
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任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参议长等要职,对创建、巩固、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沟通华北与华中地区的联系,做出了重大贡献。我曾在新四军三师司令部做参谋,跟随黄克诚  相似文献   

11.
出生在河北沧县一个败落官宦世家的张仲瀚,自幼求知若渴,聪颖好学。从青少年时期就投身革命,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建冀中抗日武装,历任河北民军司令员,冀中军区津南抗日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团长,南下支队第三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六旅旅长。1949年随王震、王恩茂进军新疆后,任二十二兵团九军政委,二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第二政委、兵团党委第二书记,新疆军区副政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国家农垦部副部长。“文革”结束后,被任命为解放军炮兵顾问。张仲瀚是新疆军垦事业的创建人之一。在新疆的岁月中,他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为新疆屯垦戍边事业费尽心血……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1999,(7)
刘伯承(1892—1986),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1930年回国。曾任中国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西南军政委…  相似文献   

13.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叶飞历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福建省省长、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第一书记,福建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等职。他认真贯彻党中央、毛主席关于福建前线军政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指挥部队清除匪患,巩固海防;在农村开展土地  相似文献   

15.
刘忠(1906—2002),开国中将,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人。参与领导才溪乡武装暴动。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红军。曾担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司令部侦察科长、特别支队(骑兵部队)司令员兼政委。参加了长征。后进入延安抗大学习,并留校做领导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豫晋联防军区司令员,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等职。在解放战争中,历任太岳军区司令员,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十五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军长,西康军区司令员、川西军区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了上党、同蒲、临汾、晋中、太原、成都、西康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学校务部长、军事学院副教育长兼物质保障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军政大学副校长,为军队院校建设和教育工作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9月,刘忠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16年农历八月十五,是刘忠将军诞辰110周年,本刊特设此专栏,以示纪念与缅怀。  相似文献   

16.
正抗战初期,黄克诚任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1940年10月,黄克诚率部挺进淮海、盐阜地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1941年皖南事变后,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在苏北,黄克诚情系根据地百姓的疾苦,大力清剿匪顽,广泛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他还克服重重困难,修筑九十里海堤,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留下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7.
<正>陈庆先(1908-1984年),湖北黄陂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代理营长,县委书记,藏、羌少数民族地区特委书记,团政委,团长,副旅长,旅长,纵队司令员,苏北军区司令员,江淮军区司令员,第十兵团参谋长,第二十三军军长,南京军事学院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参与领导了淮南根据地的抗日斗争,解  相似文献   

18.
赤男 《党史博览》2003,(9):37-41
1904年,李聚奎出生于湖南涟源县,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他曾担任排长、大队长、团长和师长,是彭德怀麾下的一员爱将。红军长征前,李到红一军团担任红一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旅参谋长、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员和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参谋长、四野后勤部第二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之职。毛泽东放眼全国: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周恩来亲自点将,刚担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不久的李聚奎走马上任…  相似文献   

19.
吴信泉(1912—1992),湖南平江人。1926年参加农会和赤卫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团政委、旅政委,苏北军区分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淮海地委书记。新四军独立旅旅长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师长兼政委、纵队副司令员、军政委。抗美援朝战争中,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兵团副司令员,率部参加第一至五次战役和阵地坚守防御作战,为夺取抗美援朝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战功。回国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叶剑英担任过中革军委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东南战线总指挥兼政委,闽赣军区司令员,福建军区司令员等职务,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对于叶剑英在福建的任职时间问题持有不同意见: (一)任东南战线总指挥兼政委及东南作战军成立的时间,有这么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