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改革已走过了20个年头。现在回顾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对总结改革的经验,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推动当前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份省委文件的诞生,揭开了安徽农村改革的序幕70年代我在安徽省滁县地区工作。在此...  相似文献   

2.
《前线》1998,(6)
纠正“左”倾错误,调动农民积极性是农村改革的主线日前,万里同志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长篇文章:“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文章指出,包产到户是农村改革的起点,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段历史中的一件大事。仔细研究这一段历史,写清楚这一段历史,无论对当前深化改...  相似文献   

3.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一通,一通百通。农村改革发展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虽然在GDP中所占比例不高,但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农民。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思想凝聚好、调动好,是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正>杜润生,中国农村问题专家,他身上最著名最闪亮的名头便是“中国农村改革之父”。在改革开放初期,负责农村经济改革研究的他,为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倡导和推行做了大量工作,他这方面的卓越贡献已广为人知。而在他非凡的革命生涯中,却有另一段与安徽有关的经历鲜为人知——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曾随刘邓大军在安徽金寨境内战斗,是已被任命但没有到任的金寨县县长。  相似文献   

5.
历史将记住1998年9月22日这一天。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前夕,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夕,江泽民总书记专程来到了揭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调查研究,高度评价了小岗村率先进行农村改革的创举,郑重强调了家庭承包经营政策长期不变,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这对于我们总结安徽农业改革的历史经验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08,(12):18-18
30年前,中国的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日前召开的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为帮助广大读者深入领会中央及市委精神,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我社共同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推动天津农村改革发展”笔谈会。邀请几位农口区县的领导同志结合各自实际,谈谈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设想。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08,(11):58-59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定位于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30周年。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回顾10个"一号文件",对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轨迹和未来走向有着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中,根本的是农民问题,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和农民的首创精神,是中国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是解决农民问题,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中国政治体制尤其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初,安徽省巢湖市6名处级干部因"买官"被免职;此前的5月份,该市两名副市长和一名区委书记因"买官"被免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市先后有10多名处级干部因"买官"被免职。而这些"买官"事件皆与该市原市委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首先在安徽省阜阳市引起极大震动继而引起全国打假大行动的“劣质奶粉”事件,对社会的震撼非常大。劣质奶粉事件的涉面之广,危害之深,损失之惨重,可谓惊人。古人云:“亡羊补牢,尤为未晚”。我们痛定思痛,探究“亡羊”的原因和“补牢”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一、“亡羊”于何处此次“劣质奶粉”事件的凸现,是多种因素长期积淀的结果,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四个原  相似文献   

11.
刘宇实 《新长征》2009,(9):13-14
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农民的民主要求,民主第一次大规模深入到农村,这是中国亘古未有的改革。1986年我省梨树县北老壕村在换届选举中创造的“海选”,成为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它为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探索出一条伟大的村民自治的民主之路。  相似文献   

12.
郭庆晨 《奋斗》2011,(4):62-62
梁鸿的纪实文学《梁庄》,有一段文字是专门描述农村殡葬现状的。国家推行殡葬改革,由传统的土葬改为火化,已经有些年头了。可是在梁庄,依然是土葬成风。  相似文献   

13.
农村费改税,被称之为自包产到户以来中国农村最大的一次改革行动。当年的包产到户,解开了捆绑八亿农民手脚的制度之“绳”,而今的费改税,则是给九亿农民穿上了一套法律之“甲”;“解绳”是把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积极性释放出来,“穿甲”则是保护农民日益临近的幸福生活不被伤害。 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手里有了几十余钱,囤里有了隔年之粮,满以为土地到手就“天下太平”了,可是不然,他们舒展了没几年的眉头又皱起来了:接蹲而来的乱收费,弄得他们穷于应付,甚至到了以死抗争的地步!他们的口袋被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给盯上了。 向农民…  相似文献   

14.
冯治 《唯实》1994,(12)
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多次讲过:“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我们才有勇气进行城市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0页),“虽然城市改革比农村复杂,但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城市改革很有信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82页),“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3页)。因此,农村改革的源头也就是中国全面改革的源头。  相似文献   

15.
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首先开始的,农村改革是由安徽凤阳的小岗村首先发起的,而内蒙古农村改革则是由托克托县中滩乡发端的。中滩乡,一个响亮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土默川人民的心目之中。“穷则思变”。在贫穷面前,中滩农民率先自发...  相似文献   

16.
"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论是基于中国农村改革在行为主体和推进机制方面的特征。它虽有一定的史实依据,但更多的是一种兼具实证性和象征性的政治话语建构。在这一话语建构和流行过程中,高层决策的信息来源,农村改革的实践选择,政治人物的地位变化,政治舆论的强势宣导,这些因素前后相继、相互作用、彼此强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推动农村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行动纲领。《决定》提出的以农村土地流转为重点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第二次伟大改革,新一轮伟大的农村改革必然需要亿万农民的积极参与,而开展这一群众性的伟大改革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决定》精神和农村农业发展规律,走有序,有效,快捷,全面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他曾是个干事创业的闯将他曾赢得广大职工的拥戴他在心理失衡中走向沉沦他在案发前可谓机关算尽2016年1月27日,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六安市卫生局原副局长杨阳受贿一案。在2015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办理的大大小小贪腐件中,杨阳受贿一案并不算惊人——论行政级别,论受贿总额,都不算冒尖。但他却是一个很有"故事"的贪官——他很能宽慰自己:只贪赃,不"枉法",构不成受贿罪;他预感到灾难临头,匆忙间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县委书记的徐社新可谓是"诚实守信"的"官帽售货郎"。在安徽省五河县为官的6年间,徐社新没有"虚度光阴",将所有乡镇和县直重要部门的"官帽"卖了个遍。安徽省蚌埠市政协原副主席、  相似文献   

20.
吴贻伙 《党建》2013,(11):57-58
10月10日,安徽省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太和县原县委书记刘家坤及其情妇赵晓莉涉嫌共同受贿案,在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