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论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而言,政府绩效管理包括三个层次:政府、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务员,其中,公务员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这是因为公务员队伍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层,也是管理的重心所在.公务员制度历来是各国行政改革的核心部分,而绩效导向型的公务员制度则代表了当今世界公务员制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对公务员进行绩效管理在国外已有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并己成为国外公务员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绩效管理在私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对于公务员绩效管理的研究不够深入,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因此,研究我国目前公务员绩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政府绩效管理包括三个层次:政府、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务员,其中,公务员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这是因为公务员队伍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层,也是管理的重心所在。公务员制度历来是各国行政改革的核心部分,而绩效导向型的公务员制度则代表了当今世界公务员制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对公务员进行绩效管理在国外已有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并己成为国外公务员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绩效管理在私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对于公务员绩效管理的研究不够深入,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因此,研究我国目前公务员…  相似文献   

3.
受各历史时期不良行政文化的影响,再加上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的缺失和公务员自身素质的不足,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大量出现了公务员道德滑坡和腐败问题,对我国良好政府形象的塑造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应通过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学习先前优秀行政文化,加强行政道德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培养公务员的德行修养等途径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美国联邦政府在公务员绩效管理方面成绩显著。我们抽取相关因素和角度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政府公务员绩效管理的相关实践进行深度比较,特别是在公务员绩效管理办法、绩效指标设计和绩效发展历史方面着重分析,从而提出我国政府公务员绩效管理相关制度的改进方向和建议,目的在于提高政府公务员绩效,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形成有序竞争机制,最终提高公众满意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韩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新一轮的行政改革,期望建立一个廉价、高效和服务型的政府.公务员考核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此次改革中,韩国政府对公务员考核进行了制度创新.基于对韩国公务员考核的思考,本文对我国公务员考核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党性修养、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有其法理基础、职业基础和实践基础。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存在道德标准过高、管理机构缺位、配套制度缺失等问题。完善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可以从完善立法和法律保障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组织应对资源日渐紧缩、环境迅速变迁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各级政府效能的关键所在.为此,有必要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针对公务员核心能力的特点,提出一套建构公务员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美国(联邦)政府对公务员的管理从华盛顿建国开始已经历四个时期。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这四个时期的更替是制度的不断完善过程;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四个时期是美国联邦政府对人性深层次理解之使然。在"异质性"有限理性经济人的人性假设背景下,美国联邦政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务员管理,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将其付诸执行,这些都对我国政府的公务员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的非自主行为在政府等级性权力机构中经常出现,本文认为,公务员对其非自主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现行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相应责任,但未明确规定公务员有不执行上级明显违法的命令的权利,本文指出这属于公务员法律制度上的缺陷,公务员法在这方面有待于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略论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选择理论所倡导的经济人假定、弱政府模式以及公共物品的混合供给制对政府改革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就我国而言,公务员单纯的道德人定位应当让位于经济人定位;强政府模式应当让位于弱政府模式;以政府为中心的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应当让位于多元混合供给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的发展,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以及中华民族优良的领导者道德修养传统,为领导者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土壤。但当前出现的政府高级官员或知名企业家的诸多腐败问题,说明了新时期领导者的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并未与时代同步提高,甚至在退化,因而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徐东新 《工会论坛》2002,8(2):33-36
自改革开放以来,职工素质教育一直是一个困扰着各级党群组织和制约着我们民族复兴的大问题.科教兴国思想的提出,以德治国治国方略的确立,将职工素质教育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找出一条新时期职工德育教育的新路,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探索的.  相似文献   

13.
交往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互联网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这种新的交往方式的出现,在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伦理道德问题。为此,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合理的网络交往的伦理原则,规范人们的交往行为,在减少问题出现的同时,也有助于交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对社会保障体系蕴含的伦理价值的关注,需要我们从社会保障的伦理内生性出发,分析社会保障的伦理意蕴;从社会保障的具体实践出发,认识社会保障中的伦理原则。认识我国社会保障的伦理价值,目的在于为我国社会保障建构正确的精神世界,并谋求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提供以人为本的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部伦理悲剧,《布朗德》围绕着“母亲抱憾西归”、“幼儿患病夭折”、“妻子绝望自杀”和“悬崖葬身雪山”的剧情而展开,其悲剧的根源在于他淡薄的伦理意识、偏执的自我中心,以及空泛的道德说教、伪善的道德行为,不切实际地追求“全有或全无”的宗教事业,逐步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从而多次做出错误的伦理选择,因而走向毁灭。文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关注作为牧师的布朗德同时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的多重伦理身份及其感情纠葛,探讨布朗德所遭遇的道德困境及其颇有争议的伦理选择。作家一方面以外部聚焦的叙述方式关注布朗德的道德行为及其布朗德周边人们对布朗德的道德评价,另一方面以内视聚焦关注着布朗德自我赎罪的心路历程。剧本围绕着布朗德的家庭、婚姻、亲情和事业等伦理关系而展开,由此讨论所引发的关于责任、义务、使命、孝顺、仁爱、仁慈、信仰、死亡、恐惧、绝望、自责、自杀、负罪、救赎等伦理命题,透视了戏剧人物的生命历程中对道德力量的渴望以及以死赎罪的自我诉求,体现了作者易卜生对于人类理想道德法则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工作,在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沿海地区一些发达城市里,学校社会工作也开始起动,很多学校都拥有了专业的社会工作队伍,然而学校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却常常陷入种种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7.
人格突破民法、超越宪法,是一个伦理概念。伦理人的演进主导了人格的发展。罗马法上的身份与伦理人无关,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人格。伦理人移植于近代私法后,以权利能力为工具演化出权利主体、人格权两个概念。现代私法则完成了主体的具体化、人格权立法的独立,并导致了伦理人格的入宪。私法人格具有“四元”结构:作为技术人格的权利能力,作为法律人格的法律主体,作为事实人格的人格权,蕴含伦理人格的人之尊严条款。  相似文献   

18.
古代小说评点的伦理意图一般是用儒家伦理德目作为规范来进行伦理说教,这一意图的形成在不同时期的小说中有所差异。就明代小说评点而言,其伦理意图的形成,与三个方面有关:其一,与经学注疏中的“微言大义”、选学传统中的价值取向、文章学传统中的文法意蕴有关;其二,与明代文人借评点来浇心中之块垒和书商借伦理说教来推销自己的刻本有关;其三,与评点中的小说主旨解读、人物情节分析、作者意图探寻、小说伦理重建等文本路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Mrs.Warren' Profession mainly tells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rs.Warren and her daughter Vivie goes worse and even breaks up in the context of capitalism exploitation and oppression. Along with the ethical line of unaccomplished kinship, this article is to deconstruct its ethical knots of the ethical choice, ethical identity, and ethical confusion through presenting the ethical environment so as to explore its deep-hidden ethical root of unaccomplished good family relation ship.  相似文献   

20.
论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精神及其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深层文化驱动力,日本民族的伦理精神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既释放出巨大能量,推动日本迅速走向现代化,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日本"奇迹",又发生了重大偏差,导引日本走向军国主义.发扬传统伦理精神中合乎现代化要求的部分,合理地培育和安置现代文明因素,使之整合并有效运作,这是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国应该积极借鉴和吸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