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邓小平的决策思维方法瞿志刚邓小平同志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在他领导下作出的一系列关系党、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决策上,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成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以及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革开放是邓小平以巨大的革命勇气和严谨的求实精神,从思想和理论上进行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从旧的传统体制束缚下解放出来所进行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充满鲜明的时代性,体现深刻的创新性,包含着强烈的现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宝贵财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邓小平“两手抓”的思想方法王崇俊一、“两手抓”运用系统思维方式,着眼于整体发展,在全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及其过程中分析处理各个要素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进行战略思考和决策的时候,总是坚持系统和过程的思维方式,从整...  相似文献   

4.
黄志恒 《桂海论丛》2001,17(5):19-21
邓小平是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在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坚持科学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解决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辩证思维方式。我们必须学习和继承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式 ,克服实际工作中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5.
浅论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法黄瑞雄只有思维方法的现代化,才能创造出具有现代意义的理论,才能有现代化的社会。辩证思维被喻为现代科学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无论在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被公认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正是以这种思...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开放。要用系统观念指导具体行动,用辩证思维谋划具体政策,关键是细化落实各项政策举措,形成系统合力。要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在培育内生动力的过程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21世纪是从1978年开始的”,这是一位英国思想家发自内心的感佩之语。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这不仅是中国人的事,而且是关乎整个人类世界的大事。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革与开放,是中国的大势与大道。总设计师就是把握大势、指明大道的人。改革开放至今,地球环绕太阳30圈,中国的改革已然成了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设计和引领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提出并展示了一种以人民为本的人民利益观。这种人民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规定性的体现,也是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价值诉求。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和本质精神,要求大胆而睿智的改革开放政策和路径,体现了辩证的思维,推崇人民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9.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今年元旦,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新年茶话会上指出:"我们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以生动的事实、伟大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决心和信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关节点上所做的抉择?如何认识我们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历史地位?回答这些问题,可以透过历史的维度,深刻地分析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关节点上的作为以及他的个人特质、党内声望、民意基础,从而全面客观地认识邓小平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中国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在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其中改革开放前的奋斗探索,为改革开放准备了必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的伟大成就,是对改革开放前正确思想和实践的深化、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统一关系,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是中国党、军队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是新中国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因特殊的出身、经历,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性格风范,并对中国外交思维、战略选择与具体决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在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冲破重重阻力,指导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中国要发展,必须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是搞资本主义。这些在今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曾存有种种疑惑和担忧,害怕中国搞改革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应该说,改革开放与资本主义化这个问题是当时困扰许多人的最根本的问题,改革开放的阻力也主要来自这方面的议论。这种阻力和议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可以说达到了高潮,最具代表性。这是由于1989年国内发生了政治风波,国…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创造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改革开放是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是中国融入和推动世界发展的实践之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李强 《今日浙江》2008,(15):10-11
30年前,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策,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改革开放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工作最鲜咀的主题,成为我们时代发展最鲜明的特点。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相似文献   

16.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封闭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历史性的经济战略转折.从此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时至今日已有三十年的历程了,在这段时期,我受市政府委派,在海外工作多年,以一身两个角度参与了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7.
翟边 《时事报告》2005,(1):26-29
唱着春天的故事,我们走进伟大的新时代。改革开放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者。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他远大的目光,宽广的襟怀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切热爱,规划和设计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长期处于党和国家的领导决策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中,直接参与了党和国家许多重大决策。在制定和实施这些决策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决策思想。这些决策思想,充分体现了一个马克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中国论坛》2008,(2):50-55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今年元旦,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新年茶话会上指出:“我们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以生动的事实、伟大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之所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与他观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思维结构息息相关的。思维结构既作为主体人反映和把握客体所具备的思维定势,也作为主体适应客体,并同化客体的观念框架,具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由其思维结构所决定的,而从邓小平的个人思维结构来看,至少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兼容性的稳定特征。而这些特征和结构则构成了邓小平观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思维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