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在革命生涯中对青年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极为关心并作了大量精辟的论述,由此形成了其关于青年的重要思想。本文主要从青年的历史地位、青年的历史使命与任务以及青年的教育培养和人生修养等方面阐述了孙中山先生的青年思想的主要内容。回顾研究孙中山先生的青年思想、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青年思想无疑更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观察》2011,(10):38-38
东城区政协在中山公园举办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参加活动人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孙中山与北京》展览,并向孙中山先生塑像敬献了花篮,深切缅怀这位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东城区政协主席徐鸿达在讲话中指出,辛亥革命在中华振兴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孙中山先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李清华 《前沿》2008,(7):153-155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教育家,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在中国职业教育的思想中,黄炎培先生的思想最为系统与完善,其中“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描述对职业教育的目的阐述得极为深刻。黄炎培先生丰富而深刻的职业教育思想,对中国职业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当前中国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现代民主法治思想的先行者,他的法治思想吸取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法治思想,并在考试权、监督权等方面做出了重大改进,不仅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影响深远,而且也是中国人权法治观念的一次伟大启蒙。  相似文献   

5.
黄宇 《前沿》2008,(12):25-29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最早进行组党、建党实践的人,具有丰富的建党思想,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倡议和展开,孙中山的建党思想与实践才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视,并给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时值孙中山先生逝世80 周年之际,重温孙中山先生关于国家统一的精辟论述,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反分裂国家法》与孙中山先生的理念一脉相承,是对孙中山先生统一中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国家统一思想的相关论述与《反分裂国家法》的精髓是相同的。两岸炎黄子孙都共同敬仰孙中山先生,台湾当局和广大民众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先总统;大陆  相似文献   

7.
同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一起被称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的严复,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西方思想影响,尤其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他首倡赋予中国民众以平等权、自由权,倡导资产阶级的法治主义,强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重要性,并强调分权。并且,他将中国特殊现实与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结合起来,深入思考研究,对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作了异化,形成了他自己的、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但是,他的思想并没在当时的中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期导读     
《春秋》2016,(1):1-1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起共和而终帝制”,为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本期重点刊发了关于孙中山先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金雪飞 《人民论坛》2014,(9):186-189
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是其民生主义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孙中山一贯重视教育建设,其教育思想从甲午期间到晚清民初历经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强调教育救国的实用价值、重视人格教育的价值理性等方面。总结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对于当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仍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与早期毛泽东文化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先生领导推翻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毛泽东则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近代百年历史上,他们分别写下自己的辉煌篇章。毛泽东和孙中山有着丰富的文化思想,这些思想既反映了他们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整个时代的认识水平。毛泽东和孙中山分属两个时代。孙中山...  相似文献   

11.
施建兴 《前沿》2005,(7):144-147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学习古今中外思想的基础上融会创新,在探求建立现代宪政国家的过程中构想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蓝图——以“全民政治”为核心的“权能分治”体制。重温孙中山宪政思想的法理内核,对于今天进行法治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6,(6)
正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印迹已然铭刻于中国历史之中。辛亥革命的爆发,民国的建立,黄埔军校的诞生,北伐战争的胜利,无不留有他的影响和他发挥的作用。即便150年过去了,孙中山先生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仍然为后人所铭记。孙中山先生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追求国家独立、社会进步和民生幸福的事业之中。在他为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刘刚 《湖北社会科学》2012,(10):122-124
孙中山作为我国20世纪重要的历史伟人,针对中国当时的国情,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利用外资等主张,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现代化财政思想特征。孙中山财政思想具有先进性与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局限,其思想对中国现代财政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道德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备的思想体系 ,以爱国家、爱人民为主旋律 ,以“替众人服务”的人生观为核心 ,以塑造国民高尚人格为重要内容。孙中山道德思想在很多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孙中山思想道德建设以自由、平等为前提 ,以民主为基础 ,以法治为保障 ,以教育为关键 ,以宗教道德之良好方面为补充。孙中山的道德思想为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8日)同志们,朋友们:100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这就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南京是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华  相似文献   

16.
高华 《同舟共进》2009,(4):28-30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党领袖,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之一,还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20世纪中国的各种政治力量都重视运用、吸取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吴玲 《传承》2013,(6):94-95
权能分治理论是孙中山宪政思想的精髓,是其五权宪法思想的理论基础,权能分治理论中既包含了西方的主权在民理论、现代公司中的管理制度,也吸收了中国古代的"贤人治国思想",同时还借鉴了西方宪政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天完善法制体系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法治文化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丽芳 《传承》2010,(36):84-85
廖仲恺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卓越战士,是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左派的一面光辉旗帜。他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探索与实践,晚年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协助孙中山先生制定并坚决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最后为坚决把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其他反革命派的斗争进行到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刘清 《人民论坛》2012,(2):62-63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20世纪早期中国最杰出的法律思想家之一。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以三民主义为指导,以民权主义为核心,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宗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法律思想中的人民性具有相当的进步性,在倡导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的今天,仍然有不可忽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对中国的传统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借鉴古今中外教育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近代实际,创立了颇具中国近代特色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革命性与科学性。革命性主要表现为鲜明的政治立场与强烈的批判精神;科学性集中表现为:人权平等的教育理念、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崇尚实践的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