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面对我国出现的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问题,通过发展非营利组织,是扭转当前我国"无就业"增长、扩大就业的有力途径.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2001年云南省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率为53.99%,2002年失业人员就业率为47.91%。从失业人员就业率递减可以发现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条件。通过分析,云南省总体上的就业增长面临着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3.
部分企业职工下岗,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面对这一问题,不少人感到困惑,很不理解,但这种变化又是势在必行、无法回避的。对此,笔者想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一)据统计,我国目前城镇登记的失业和下岗未就业人数占有一定比例。是何原因造成大批职工下岗和较高的失业率?初步分析,有如下因素:其一,深化改革使“隐性失业”显性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的国有企业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其中之一便是人的比例严重失调,存在大量富余人员(被称为“隐性失业”),一个人的饭,几个人吃。这…  相似文献   

4.
失业,这一市场经济发展的伴生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已随经济的发展而存在。据统计,1994年6月全国城镇失业人员达415万人,城镇失业率为2.5%,城镇不充分就业率为9.5%,农村不充分就业率(包括季节性闭置劳力)为30.5%。据估计“九五”期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减去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将还有200万人失业。再加上农村的失业人口,中国将带着1亿多失业者跨入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5.
刘婕 《工会论坛》2005,11(6):20-21
我国目前失业现象日趋严峻,城镇失业率急剧攀升,隐性失业大量存在,知识性失业成为我国失业的新现象。由于外部受到提前退休、登记失业率和隐性就业的影响,自身又存在覆盖面过窄、基金短缺、统筹层次低及使用结构不合理的缺陷,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已呈现出种种不足,需要针对相应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业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性问题,也是中国现阶段的难题。要减少失业,增加就业,必须从分析失业形成的根源入手,经过科学的研究,找出相应的对策。一、我国当前失业形成的主要原因(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使隐性失业显性化。1.农村隐性失业显性化。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的战略方针,使轻纺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提供的就业岗位少,难以满足城乡就业的需求。资金的原始积累采取“以农养工”的方针,用“剪刀差”等办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矛盾凸显期,妥善解决农村失地人员的就业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失地人员就业现状表现为"五低五高":初次安置率低、再失业率高;就业率低、返乡率高;显性失业率低、隐性失业率高;就业收入低、生活成本高;失业保障水平低、自主创业风险高。究其原因,主要有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政策顶层设计单面化,补偿安置方式单一化,政府就业保障简单化,群体就业观念传统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 ,我国出现了职工大量下岗、失业的现象 ,城镇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 1999年失业职工人数高达 2 394万人 ,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已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本文旨在根据我国国情 ,简要分析再就业的难点 ,寻找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以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一 解决再就业问题的难点1.人多与岗少之间的冲突据统计 ,“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劳动力供应量为 540 0万人 ,而国民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为 380 0万个 ,二者的比…  相似文献   

9.
吴和昌 《人事天地》2011,(12):23-24
按规定,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不应再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部分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隐瞒本人已经重新就业的实情,一边领取失业保险金,一边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隐性就业”领取失业保险金现象。这种现象必须遏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问题逐渐凸显,并且愈演愈烈。青年就业者错误的就业观被认为是双重矛盾并存的产生原因而备受责难。他们的就业意愿呈现出集中化、短工化、自主化、自愿性失业四大趋势,导致体制内外不同行业的供求失衡。迷茫与从众、妥协与无奈、高职业期望和多元化的择业需求四大就业心理特征是导致就业意愿集中、双重困境加深的社会心理因素。而就业心理并不单纯是个人的主观选择,更是当今社会形势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城市失业人员引发了诸多的社会治安问题,对社会秩序有极大的危害。失业人员引发社会治安问题的文化表现主要是文化贬值、价值取向世俗化、法制意识淡薄等。失业人员引发社会问题的文化矫正,主要是用先进文化鼓舞失业人员,提高失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立足社区改善失业人员的生活环境,加强控制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GDP的高增长却没有带来高就业,这一经济现象有悖于经济增长与失业变动存在反向替代关系的奥肯定律,因而,中国存在着"奥肯悖论"现象.依据经济政策学的有关原理,从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目标相容性,以及目标与工具相容性的角度进行分析,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本身并不存在目标冲突,当前中国存在"奥肯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目标与工具的不相容,即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不能明显有助于就业岗位的创造.因此,我国要摆脱高增长、低就业的困境,必须使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两大目标相容.  相似文献   

13.
持续 10余年之久的日本经济萧条 ,近年又与通货紧缩交织在一起 ,演变为一种通货紧缩性经济萧条。以物价水平的全面、持续下跌为标志的通货紧缩 ,在近年日本正呈愈演愈烈之势 ,且治理难度极大 ;而日本的经济萧条也在趋于恶化 ,其主要表现包括衰退过程空前严重、回升势头极其微弱 ,失业率逆周期性攀高 ,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破产空前严重 ,及股市地价双双暴跌等 ;且在通货紧缩与经济萧条之间 ,还形成了多层面的恶性循环 ,其中主要是通货紧缩与消费低迷、通货紧缩与失业加重、通货紧缩与企业困境、以及通货紧缩与财政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把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此必须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在今后20年间将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发展是实现充分就业的第一要务和根本途径。解决失业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要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动用各种改革手段控制失业,消除非自愿失业。当前主要解决好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太原“城中村”的基本情况是城乡混治、结构性失业、建房出租活跃 ,“城中村”青年群体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存在巨大反差。转化青年思想观念 ,引导青年奋发向上 ,对于农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 ,提升太原城市居民素质及推动太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就业压力大的最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发展不平衡,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解决的关键在政府,需统筹兼顾,强化宏观调控,就业形势方可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发展的典型事实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均衡性逐步提升,区域发展差距日益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同时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也重塑了区域比较优势,城市群和区域性大城市成为主要经济空间载体,但当前也存在区域发展分化引起的人口集聚空间失衡、部分省份“去工业化”和经济结构“服务业化”的产业空间不匹配问题,还面临日益频繁的外部冲击挑战。为促进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十四五”时期中国应立足要素集聚的客观规律,统筹好区域发展和人的发展,强化城市功能分工,引导劳动力就业空间均衡化,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空间,不断完善国内生产网络和壮大国内消费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增强区域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较高经济增长伴随着价格水平偏低和失业率升高,经济运行出现复杂局面。中央政府几年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由于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劳动力供大于求,价格走低和失业升高还难以改变,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短期内还难以“淡出”,她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论加强失业保险之促进再就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失业保险中 ,单纯强调其生活保障功能已经很难应付我国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 ,我们必须探寻一种积极的失业保险机制才能应付日益庞大的失业队伍的挑战。因此 ,本文旨在从加强失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的必要性、现存问题及对策方面来寻求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失业下岗人员是我国工人阶级中的第一代失业人员,具有历史性、结构性、政治性特征,成为当前社会风险最重要的矛盾源。失业下岗问题中的瓶颈表现在:企业劳动关系不协调;失业下岗职工自身不适应;劳动力市场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