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她8岁时人私塾读书,13岁时父亲去世。 赵一曼的大姐夫郑佑之也是宜宾县人,在柳家  相似文献   

2.
正"誓志为国不为家"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白杨嘴村一个李姓地主家庭,是李家九个子女中的小女儿。参加革命后,因为工作需要,李坤泰在不同阶段曾用过李淑宁、李一超、李洁、赵一曼等名字。为了便于表述,以下叙述就使用一个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的名字:赵一曼。8岁时,赵一曼入私塾读书,打下了良好的诗文功底。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身为大家闺秀的赵一曼受到进步  相似文献   

3.
1935年11月22日上午,在日军调动大批兵力对我东北一些游击区进行疯狂的大“讨伐”逆行中,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的著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在与敌人的战斗中,不幸受伤被俘。当敌人初步认定她是一个以珠河为中心,把三万多农民坚固地组织起来的中心指导者时,更是不肯将她轻易放过了。于是,在接下来的5天里,为逼使赵一文招供,敌人对她施行了各种酷刑.尽管赵一曼一次次都疼得死去活来,但她丝毫没有动摇。5天后,赵一曼被带到哈尔滨,关押在伪滨江省警务厅地下室看守所里。这时赶一曼的腿部伤口已经溃烂化脓,生命垂危。由…  相似文献   

4.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宜宾白花场白杨嘴村。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乳名端女儿,字淑宁。20多年后,她在东北抗日改名赵一曼。赵一曼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受党组织派遣开展抗日斗争.后任东北抗联第三军第二团政委。1936年8月在珠河与日军作战时因受重伤被俘,  相似文献   

5.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早在1950年代初,随着电影《赵一曼》的放映,就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特别是赵一曼英勇就义前给她的儿子宁儿留下的遗嘱,更让人耳熟能详,记忆犹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丈夫——陈达邦。  相似文献   

6.
正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这是郭沫若在1962年4月9日为纪念和歌颂赵一曼,所题写的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章。涉江渡海走天涯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字淑宁,又名一超,赵一曼是她到珠河抗日游击区工作时的化名。1905年10月25日,她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白杨嘴村一个封  相似文献   

7.
李云桥 《世纪桥》2009,(6):60-64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在阐释人生价值时的一句名诗,每当我诵读这句诗时,就会想起一个人,她生就的傲骨美人儿坯,她所创造的生命价值比夏花还要绚烂;她死得很悲壮,但比秋天的落叶还要静美!她就是著名的时代先觉者,民族自由解放的女神——赵一曼。本刊连载《赵一曼传》一书,此书,真实全面地记述了赵一曼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及后续评说。  相似文献   

8.
郑佑之是赵一曼的大姐夫,又是她的老师。在赵一曼的成长过程中,郑佑之以他特有的革命者气质,影响着她的行为,在蜀南历史上留下许多轶闻佳话。一赵一曼,本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李淑宁。1905年10月25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伯阳嘴。郑佑之是四川早期共产主义先驱战士中的杰出一员。他认为男人女人都是人,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他同赵一曼的大姐结婚后不久,就把她送去学堂读书。这是在当时的环境下,社会上一般男人都不能接受的举动。二1918年,赵一曼的父亲去世后,大哥继承了家业。按照传统习俗,赵一…  相似文献   

9.
《党史文苑》2020,(3):47-47
赵一曼被捕地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原珠河县)长寿乡一曼村。2008年,在赵一曼被捕地遗址基础上建立了赵一曼纪念园,总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共建有赵一曼塑像、国旗台、主题群雕、赵一曼陈列室、纪念碑刻、抗联井、英烈墙、养伤窝棚、石砬子会议遗址等14处景点。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2,(12):20-20
尚志市赵一曼纪念园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长寿乡一曼村北,当地俗称小北沟。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字淑宁,又名李一超,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冬回国后,赵一曼在宜昌、南昌、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相似文献   

11.
倪良端 《世纪桥》2006,(7):58-60
赵一曼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母亲。她为振兴中华而坚贞不屈、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她的光彩照耀了几代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妇女的骄傲和楷模!在纪念赵一曼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追忆英雄母亲对儿子的母爱吧。  相似文献   

12.
张大庸  巩书民 《党史纵横》2012,(2):29-31,13
今年,是著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80周年。上世纪50年代,第一部反映东北抗联斗争历史的电影《赵一曼》,让全国人民了解到了东北抗联斗争的艰苦卓绝,同时由此知道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名字,并为她坚贞不屈、慷慨赴义的英雄壮举所深深震撼。上世纪90年代,沈阳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名为《端女儿》的电视剧,让人们从剧中进一步了解了赵一曼的不凡人生。  相似文献   

13.
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出生于一地主家庭,原名李坤泰,乳名瑞女儿,抗日期间化名赵一曼。她有兄弟姊妹8人,她排行第7。赵一曼小时性格倔强,常有人来家中告状,“其情由多是为人打抱不平,无论对方力量多大,她也敢往上扑,有时被打得浑身泥土,血染衣衫,依然不服,直逼得对方罢手为止。” 16岁时,赵一曼向兄长李席儒请求外出读书,遭到强烈反对:“女校的风气  相似文献   

14.
黎明 《世纪桥》2006,(7):61-64
2005年5月12日,红日高照。我同县委党史研究室、县旅游局的同志,前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故居——宜宾县白花镇一曼村伯阳嘴,对故居的旧貌、现状和开发建设进行考察。现将在故居的所见听闻整理成文,让更多的人了解赵一曼故居的风貌和关注她的开发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民族英雄赵一曼,以英雄为楷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1935年11月,抗日英雄赵一曼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俘,敌人对其严刑逼供,但赵一曼坚贞不屈。敌人为了留下活口,将其送往哈尔滨市立医院治伤。此间,与赵一曼接触的是监视她的一名警察和为其护理的护士。赵一曼决计争取他(她)们。1936年4月,警察轮到董宪勋,护士助手为韩勇义。这两人都是富有  相似文献   

16.
外婆出生在1921年的9月,虽然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晚了两个月,却丝毫没有影响她与党同龄的事实。外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没有受过一天的正规教育,既不能识文,更不会断字。她成家后辛勤地劳作,终将四个儿女抚养成人。她说,她是幸运的,那幸运来自她的出生——与共产党同年而生。外婆家与一位私塾先生为邻。先生博学,心地善良,热心助人。每当全家饥寒交迫时,私塾先生总能慷慨解囊。外婆庆幸自己攀上了好邻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的年代,在党的队伍里涌现出一大批女性豪杰。昔日东北抗日战场上便有一位名扬四方的女英烈,连敌伪的报纸也惊叹于她"红枪白马"的英姿。她就是郭沫若所盛赞的"万民永忆"的女英雄赵一曼。  相似文献   

18.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原 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 川宜宾白花场白杨嘴村。李坤泰又名李 一超,乳名端女儿,字淑宁。20多年后, 她在东北抗日改名赵一曼。赵一曼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 变后,受党组织派遣开展抗日斗争,后 任东北抗联第三军第二团政委。1936年  相似文献   

19.
赵赴 《世纪桥》2005,(11):42-44
题记:“母亲给我的是生命,赵一曼给我的是灵魂” 在纪念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诞辰100周年之际,笔者专程 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在赵一曼烈士塑像前,并列摆放着 两簇花篮。一簇白色挽带上写着“中共黑龙江省委员会敬 献”,另一簇则是一位普通女孩敬献的。 这位女孩是谁?她是赵一曼的哪位亲眷?她是怎样一个  相似文献   

20.
宋小坡(宋筱坡),原名宋及财,汉族,1904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小北河乡小北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 宋小坡幼年聪明伶俐,善于思考,好学上进。10岁那年进入本村私塾。由于活泼可爱又十分懂事,深得开明又主张革新的私塾周抹臣先生的喜爱。周抹臣先生变法革新的进步思想,对宋小坡影响很大,使他从小便知道关心他人,懂得做人的道理。遗憾的是刚刚读完5年私塾的宋小坡,便因小北河遭水灾家贫困,交不起学费,不得不退学回家,帮助父母做些农活。1919年,辽中一带(当时小北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