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的主要原因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理性精神。中国要实现社会现代化 ,必须依靠理性精神的支撑和弘扬。弘扬理性精神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 ,不断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理性的文化启蒙 ,并正确看待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思潮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发展和谐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法律文化作为文化范畴中的一个方面对于中国的和谐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所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影响依然在农村存在,并且严重阻碍农村的法制建设。而我国农村法律文化要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必须在农村加快经济建设和民主体制改革,同时要改变农村落后的文化环境,同时也不能忽略培育现代化的民族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实现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也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我们要进一步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无论是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还是对于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进行,都是势在必行的。现在的问题是,在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正在着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怎样?这显然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强调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协实推进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近来中央着重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和国家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这一方面为做好行政监察工作提供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也对行政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  相似文献   

6.
《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对我省文化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要找准体制方  相似文献   

7.
关于促进司法鉴定实现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大指导方针。要实现司法鉴定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目前司法鉴定工作还处于开创阶段。统一管理是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法律底线,依法抓好国家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行政许可管理,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以鉴定公正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8.
邢亮 《法制与社会》2011,(32):213-214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建立起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但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本文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和阻力以及改革的重点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推动学术界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回顾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四个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时期,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经济上。当时,社会百废待兴。人们的思想观念进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国家搞经济建设必须要有法制,而提到法制就要立法。所以,加快了立法步伐。  相似文献   

10.
论与发展经济相关联的行政法文化莫于川一、行政法文化概谈(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宏大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要有高度发达的经济,而且要有高度繁荣的文化。缺乏丰厚文化底蕴和积极文化参与的经济系统,是难以稳健持续发展的,是难乎为继的。(2)何谓文...  相似文献   

11.
法制现代化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人治”型社会向现代的“法治”型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如何处理和看待现代法制与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我国法制现代化模式选择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传统法律文化资源,要有所扬弃,弘扬优势,趋利避害,乃是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民主、和谐——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目标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是要完成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壮举和使命。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历史因素及民族传统,要在较短的时期内完成西方现代化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时期才解决的大量问题,这种迅速的现代化过程必然会打破中国社会基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相对和谐与稳定。为缓解和处理社会转型期中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自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在短短的六年里,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就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发展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何异同?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什么要加快经济立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重要举措。这项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改革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既要积极改革,又要以实际行动为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纪律保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管理经济不仅要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还要运用法律手段。新形势迫切需要人民法院开展经济审判工作,发挥审判职能,以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和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以工业化为主流的现代化波澜,泛及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艺术等不同领域,已引起社会全方位的变迁。作为一种有计划的社会变革过程,现代化必须把法制视为完成变革的社会杠杆,并使其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同步发展。 法制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先导,以制度更改和观念演变为内容的社会总体变迁的一部分,它是实现经济、政治现代化的中间环节。任何发展中国家如果希图逾越这一环节而迈向现代化,都必将忍受经济及其他社会改革流产的不幸。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  相似文献   

17.
王昊 《法制与社会》2010,(19):237-238
我国正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历程中,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试从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理论论证出发,分析了其三个不同的维度:导向维度、精神动力维度和塑造环境维度。本文指出企业文化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主要途径,探究企业文化的建设原则与方法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社会矛盾,应对全球化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法治是支撑和保障。没有法治的支撑和保障,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出现“跛脚”现象。农村法治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本文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的制约因素以及实现农村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 最近,邓小平同志提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在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同志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为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要求把更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准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法律成为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这一论述,是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它既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针的继续和发展,也  相似文献   

20.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12,(17):6-6
“现代化。绝不仅仅是经济起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代化是人类适应时代变化、追求文明进步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经济起飞。对上海而言,要努力建设经济活跃、法治完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市安全、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