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时代青年工作的课题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使现代社会越来越进入“网络时代”。据统计,截止1998年底,全球共有9000万因特网用户,其中中国的网民总数是210万,预测网民总数在1999年还将成倍增长。有媒体将“上网”评为1998年的社会流行语...  相似文献   

2.
30年前,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互联网──“阿帕网”(APPA)在美国诞生。由此以来.计算机互联网以爆炸性的速度扩张,迅速覆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1994年中国加入因特网。 1999年.中国启动“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 1月 31日 14时 16分,随着多吉才让部长手中的鼠标轻轻一点,民政部因特网网站宣告开通。从此,中国民政在网络世界里有了一席之地,标志着中国民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因特网?身处于信息时代,最时髦的话题就是“上网”。那么“网”是什么,什么是“上网”?“网”上有什么?“网”指的是国际互联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因特网,即Internet。它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国际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也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因特网上每一台计算机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不管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上的计算机,也不管是MAC机、IBMPC机或是SUN的工作站,在因特网上传输和共享信息时都享有同等地位。您可以把因特网看作一个全球性的博物馆,一个无比神…  相似文献   

4.
纪者按:21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为了帮助民政系统干部了解和使用计算机互联网,本刊分两期期刊登《漫谈计算机互联网》一文,介绍这方面的基本知识。一、什么是计算机互联网计算机互联网就是人们常说的“因特网”,它的英文名称叫“Internet”(读作因特奈特)。计算机互联网的覆盖范围有大小之分,比如把一个单位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小的互联网,可以叫某某单位计算机互联网。依此类推,有上海计算机互联网、中国计算机互联网等等。就全世界而言,这些网络部是小范围的、局部性的互联网,所以叫“局域网”;因特网是能把全世界…  相似文献   

5.
1999年2月,刚刚在北京开通的“找到啦!”这一颇具生活色彩的门户网站就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中国的“网络巨头”(WEBMASTER)之一。1999年底,找到啦因特网(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红岩同张朝阳、王志东等人一起被评为“1999中国网络十杰”,而且是入选的唯一女性。世纪之初,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赛优秀网站评选中,“找到啦!”网站获得生活与服务类优秀网站第一的殊荣。短短一年间,“找到啦!”便走到了中国互联网的前列。面对记者,于红岩笑了,笑得很灿烂。“十分女人”“女人就是女人,她会哭,她会笑,…  相似文献   

6.
一场革命 彩电、录像机、音响、VCD,这些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享受的家用品,都曾是许多人梦寐以求、引以为傲的“资本”。然而,当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一次次高涨时,尤其是“知识经济”和“数字化”的诱惑一天天加剧、世界向信息时代一步步迈近时,中国老百姓也难以平静,急于体味和感受科技的神奇、世界的绚丽。 于是,信息世界、网上生活成为人们潜意识里一种强烈的需求。然而,三个致命的“瓶颈”严重制约了中国信息化的进程:一是目前信息化最重要的工具电脑的价格仍让大多数老百姓难以承受,不能走进寻常百姓家;二是电脑对很多人来说仍然是一种操作复杂、难学难用的高科技产品,只  相似文献   

7.
关注     
外企中国管理人员重返国企越来越多的“本地中国人”放弃了他们在西方企业在中国开办的独资公司、合资公司中的好工作,回到本国企业谋职或省独立经营。这种趋势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在中国的外国企业都是重要的。促使中国管理人员返回国内企业的原因不仅仅是他们在西方企业感受到的“冷漠”和“无奈”,还有对像通信和因特网这些新兴工业的向往。中国现在的机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零点调查公司与RoperStarchWorldwido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作进行的一项”全球公众快乐度比较测量”调查项目结果显示.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金…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因特网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年。“政府上网”、“电子商务”、“网上拍卖”、“网上购书”……这些不久前还很陌生的概念,已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因特网正在摆脱过去的“贵族”身份,迅速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美国金融危机尚未解决,又引燃了欧债危机。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对中国来说,是“危”也是“机”。  相似文献   

10.
“网络就是新生活”。在因特网上,你只要轻点鼠标,世界就展现在你的面前。不论是人们的日常交往,还是商人们之间的贸易,都可以在瞬间完成。在因特网上,一切都显得那么便利与迅捷,它不但在信息、经济以及其它领域给人类以深刻的变革,而且,这种变化已经冲击着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一种全新的建立在信息时代之上的生活方式已经形成,并必将带来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价值观。  但是,正像比尔·盖茨所说:因特网是一场赌注。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对它的规范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因特网也使犯罪变得相当容易……网络黑客谁来治…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带来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虽可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广泛交流,但由于因特网上“文化侵略”“文化霸权”的问题越来越多,造成了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片面的“文化同质现象”。一、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挑战1、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受体面临着英语文化势力的“侵略”。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存在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当两种“异质文化”发生碰撞时,其最终意义并不是军事的、地域的,而是文化的。通常表现为一种语言文字对另一种语言文字的吞…  相似文献   

12.
1994年中国获准加入因特网。短短几年时间,因特网的使用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因特网对我国传统信息传播业也是一个挑战,特别是近年来“法轮功”组织利用因特网,散布其歪理邪说蛊惑人心,发展壮大其组织,破坏社会稳定,更是对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严峻挑战。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信息传播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革命。互联网的应用使信息达到的范围、传播的速度与效果都有显著增长和提高。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是指由中国昆明——瑞丽——缅甸八莫中转港的陆路运输,再经伊洛瓦底江——仰光的水路运输,构成的中国通过缅甸伊洛瓦底江进入印度洋的国际联合运输系统。建设好中缅陆水联运系统,对中国来说,可以构成进入太平洋、印度洋连接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陆上“大通道”,对缅甸来说,可以改善缅甸中部和北部的交通状况,优化流域生产力布局。因此,建设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是中缅两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一、反法西斯战争使“蜀身毒道”演变为中缅运输大通道  “七·七”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  相似文献   

14.
黑客技术,是指电脑黑客用来在因特网上进行窃取他人资料、毁坏电脑设备、攻击网站等破坏活动的电脑技术。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一个网络、数字化的世界正向我们快步走来。我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受到黑客问题的困扰,电脑黑客凭借其掌握的先进技术,非法侵入、攻击政府要害部门的信息系统,窃取国防、军事和商业机密;设置网络陷阱诈取钱财;攻击银行、金融和证券机构,扰乱和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已成为网络世界里的“害群之马”。但是,黑客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就可以令其改邪归正,“黑客不黑”…  相似文献   

15.
【时代人物】 从省人民检察院工作员干起,任过检察员、副检察长、党组书记,省政法委副书记、中共贵州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党组书记,再任贵州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如今还是中国老年体育协会副主席、省老年体育协会主席的刘思培一生干过许多大事。其事迹记载也颇不少,在因特网上输入“刘思培”三字,便有1740篇网页。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中国士人有着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高度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素以“传承文化”“教化民众”为己任,认为士人修己和教化之好坏,关系天下兴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士人有着浓厚的“文化自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人来说,在早春三月开启的“两会时间”,既充满了期待,又承载了希望。今年的两会更是这样。会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国内外反响强烈。两会召开后,“中国梦”依然是代表委员、广大人民的热议焦点。从各方声音的汇聚与交响中,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扎实推进“中国梦”的筑梦之年。  相似文献   

18.
熊子杰 《黄埔》2023,(1):40-41
<正>“二十大”“十四五”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只是数字,对一个1990年就到中国福建福州投资,亲身参与、见证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年的台湾人而言,这些数字是“进步、繁荣、富强、文明、美丽”的象征,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态度、政策。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个“多事之秋”。50年不遇的冰雪之灾、3·14拉萨“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屡受干扰、5·12汶川大地震、南方遭遇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人来说,海外的“中国节”似乎已经不算什么大新闻了。但在金秋十月的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中国节”还是掀起了一股中国热的高潮。中国电影、戏剧、舞蹈、音乐、摄影、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让荷兰人眼花缭乱,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等顶级艺术团体到中国农村的普通家族式戏班,更是令荷兰人大饱耳福、眼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