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印尼封建主义对农民的剥削直到1948年初,爪哇土王仍然对其所管辖的地区的土地拥有特权.梭罗和日惹土王有权以所谓土地转让权的名义把农民的土地和劳动力强迫廉价出租给外国种植园主.1948年4月1日这两个地区的农民,在其他民主力量的支持下,通过英勇的斗争胜利地废除了梭罗和日惹地区土王的转让权.从那个时候起,农民又重新掌握他们对过去的转让地的权利,并有权处理自己的土地,把土地出租给种植园主.但在爪哇岛以外,特别是在东努沙登加拉土王领地的特权仍然存在着.东努沙登加拉土  相似文献   

2.
一、巴达维亚糖业的开始众所周知,爪哇是世界有名的蔗糖产地,它是在荷兰东印度公司采取了鼓励蔗糖生产的措施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在爪哇,自古以来就种植甘蔗,这是由印度人和阿拉伯人所引进的。在荷兰人来到爪哇的时候,爪哇的制糖业和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地方一样,只是用土法提炼蔗汁。在选择制糖业的地区时,本来就应该考虑到以下这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水稻平原的村民再也不是主要从事农田耕种了。由于少地或无地的家庭数目日益增多,他们便依赖于农村雇佣职业与非农工作。这些情况归因于人口增长、土地碎散,以及当地经济的日益商品化。伴随着这些变化而来的是,由土地占有不均和农村商人崛起(他们形成了与原有地主权贵并驾齐驱的新的有势力阶层)所导致的农村家庭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4.
本书论述了1850年至1980年期间中爪哇北部沿海乡村贡多萨里的社会组织变化,并着重对其土地占有和劳资关系的变化,也即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其社会分化的过程进行分析。近来,爪哇乡村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已成为人们讨论的主题。长期以来,人们对该乡村的主要看法是,它是一个基本上清一色的小农社会。虽然殖民主义的决策者们早在十九世纪就已提出了上述看法,但这个平等的农村形象却是克利福德·吉尔茨在其题为《农业的衰退》一书(1963年)中所塑造的。他的主要论点是,他坚持认为殖民主义对爪哇的剥削以及水稻农业的生态特性共同导致了一种独特农业组织的产生。这种农业组织之所以能够持久地吸收农业经济中迅速增长的人口,不是由于提高了生产率,而是由于保  相似文献   

5.
在说明了该岛所种植的各种产品和原住民的耕作技术之后,我将进一步叙述地产持有制度、土地所有人和佃户的权利,作为地租交付的产品比例、土地在村民中的分配情况,以及那些曾经妨碍或促进农业进步的各种因素,并以此来结束这一简短的叙述.爪哇农村居民和土著领袖的相应地位、等级和特权,在多数情况下都相当于孟加拉地方的Ryot(印度农民)和Zcmindar(齐明达——印度地主);但爪哇的统治者的多少带有根据惯例或既有权利而进行勒索的倾向的那种较为频繁和直接的干涉,却与印度最高当局对在所有权方面所利用的各种手腕的见解,毫无  相似文献   

6.
荷属东印度的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荷兰经营东印度与华侨中国和荷属东印度的关系,早在西晋僧法显时代(414年),耶婆提(爪哇)和广州之间,就已有了商人的往来.历经五代、唐、宋、元直到明朝,由于郑和远征的结果,在以后一百六十年间,爪哇完全成为中国的朝贡国.所以当1595年荷兰侵略魔爪伸入爪哇和苏门答腊时,中国人早已掌握了爪哇的经济实权,特别是他们以万丹(Banda)、北加浪岸(Pekalongan)、杜板(Toeban)为中心,从事商品贩卖、种植胡椒和水稻以及制糖等等,已经十分富裕.因此,当1602年设立荷兰东印度公司、1619年总督昆(Jan Pieterszoon Coen)在雅加达(Jacatra)的废  相似文献   

7.
马来语版本梁祝的故事不仅有马来文本(印尼语是在马来语基础上形成的),还有爪哇文、巴厘文、马都拉文和乌戎巴当(即望加锡)文等版本。印尼学者台台·奥托姆称,《梁祝》的马都拉文版本就有好几种。法国研究印尼华人马来语文学的著名学者苏尔梦在《爪哇移植中国小说简要》中写道:“《山伯、英台》的故事,最早刊登在1873年由中爪哇三宝垄出版的凡·多普的《爪哇年鉴》上。之后,中爪哇梭罗出版的爪哇文《布拉玛塔尼报》(Bramartani)又刊载了它。”印尼一位署名“虹”的学者写道:“早在  相似文献   

8.
印尼经济发展的地域差距与政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全国由大小13,677个岛屿组成.在有人居住的3000多个岛屿中,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远在西方殖民者东来之前,爪哇岛便成为印尼农业最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中心.1602年,荷兰商人在印尼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殖民统治.从此,爪哇一直是荷兰的统治中心.荷  相似文献   

9.
<爪哇史>是研究莱佛士殖民统治思想的重要著作.在<爪哇史>中,莱佛士认为爪哇农业具有巨大潜力,并驳斥了爪哇人人种低劣的偏见,借此呼吁英国政府永久占据爪哇殖民地.受18世纪末以"幸福"(Happiness)为目标的殖民理论的影响,参照英属印度殖民政府的柴明达尔制,莱佛士设想通过土地税改革(Land-rent System)发展爪哇农业,以获取稳定的、巨额的殖民利润.  相似文献   

10.
所謂土地法,卽指1870年第55号东印度政府公报(Ind.Stb.)所刊載的1870年4月9日法令,它是第62号政府条例(R.R.)的附則。这个法令的制定是旨在解决当时殖民地的一項特別重要的問题,卽如何提供私营工業家所需的土地的問題。同时它对于当地人士地权的保护与擴大也作了一些規定。 1862年烏冷貝格(Uhlenbeck)部長拟定的一項法令草案公布了。其中允許爪哇的当地人把土地出租給欧洲人,并且規定了当地人受僱为工人的种种条件。接着佛蘭森·凡·德·普特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亚五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结构是社会转型研究不可忽略的参照系。随着苏联解体,中亚五国原有社会结构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经济转轨改变了中亚国家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新的社会结构分化正在进行之中。中亚国家当前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都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不无关联。本文就所能够掌握的资料,从阶层分析和利益群体分析的角度出发,对中亚国家社会结构的分化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指出,社会结构分化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有可能对中亚五国尚较为脆弱的政治稳定造成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比特里战争,又称米南加保战争。这次战争在印度尼西亚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仅次于爪哇战争(1825—1830)和亚齐战争(1873—1912)。进入二十世纪,随着印度尼西亚近代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米南加保地区与爪哇一样,涌现出不少民族民主运动的活动家和伊斯兰教改革家。印尼独立后,该地区出身的活动家、改革家继续成为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因此,探讨比特里战争有助于加深对印尼民族解放运动史的了解。我国史学界对比特里战争尚少试述,本文拟对这次战争的原因、进程及其性质与后果,试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日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印度尼西亚 人们一般仅知道爪哇猿人的发现,其实,经过几十年的发掘,这一地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产地。自30年代起由孔尼华继续主持发掘,先后在桑吉兰(Sangiran)发现了8个人类头骨化石及一些残骸,又在莫佐克托北部的帕张甘(Puchnngan)发现人类化石,其年代测定为150万年以前。60年代在唐军(Tanjung)和西帕张甘发现距今83万年以前的人骨化石,在桑吉兰的卡布什(Kabush)发现71万年前的化石;在中爪哇北部的穆利火山发现距今50万年的人类化  相似文献   

14.
傅云仙 《东南亚》2004,(3):54-59,53
泰国佛教造型艺术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 ,95%的民众是佛教徒。据说最早在公元前2 4 1年佛教就传到泰国 ,传入最早的地方是现在泰国中部的佛统。① 佛教造像的传入晚于佛教的传入。东南亚的佛陀雕像最早出现在公元 4— 6世纪 ,大量的佛陀雕像在东南亚各地均有发现。在半岛地区的东洋 (Dong -duong在越南中部岘港附近 )、柯叻 (泰国东北部 )、文斯洛 (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地区 ) ,海岛地区的森帕加、任抹 (爪哇东部 )、以及巴邻旁 (巨港 )附近的布基特 塞光唐等地都有佛像发现。② 随着佛教在东南亚的发展与兴盛 ,佛像艺术也兴…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爪哇奉借仲介商的癸展印度尼西亚壁史通常分为为三个时期:(1)荷葡人未来以前的时期;(2)东印度公司航治时期;(3)东印度公司倒阴以后的时期。这种分期法是根据印度尼西亚情况的改变而划分的。由于爪哇擎侨商人的地位随着印度尼西亚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叙述爪哇奉侨仲介商的翌展史时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在这一时期,欧洲人坯浚有来到爪哇,爪哇攀势侨商人翘营的巢务具有团际百货商的性贸。  相似文献   

16.
爪哇妇女过去一直用手工舂米。但七十年代初期从日本进口了脱壳机,结果不出人们所料,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爪哇便基本上看不到人工舂米了。这种变革可能促进了稻米生产,但却使岛上没有土地的妇女每年少掉了1.33亿个劳动日和5千万美元的收入。一位名叫马斯里·辛加林朋的研究人员在一个村庄里发现有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1990,(3)
中国陶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并且早就传至国外,包括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中国陶瓷在印尼,是中、印(尼)两国长期文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就中国陶瓷在印尼的若干特点,作初步探讨。 一、传入年代久远 荷兰考古学家奥赛·德·弗玲尼斯在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巴厘和苏拉咸西诸岛都发现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的陶器。他在西爪哇的万丹发现祭祀用的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受到雷曼兄弟破产冲击,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经济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以亚洲为首的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1)中国、东南亚各国、印度、中东海湾各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中间阶层市场急速扩大;(2)扩散到南亚、非洲、中南美等的低收入阶层、所谓的金字塔底层(BOP)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印(尼)两国的复交,今后我国与印尼将会有更多的接触和交往关系。因此,介绍一些印尼的民情风俗(包括一些重要的节日)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爪哇族是印尼的主体民族,它的人口占印尼总人口的44%,大约有7700多万人,所以这里主要介绍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爪哇人的民情风俗。 15世纪初叶曾经三次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通译马欢写了《瀛涯胜览》一书,此书的“爪哇国”条对  相似文献   

20.
室利佛逝(Sri Vijaya)王国,是公元七世纪继扶南王国之后兴起的位于苏门答腊岛的东南亚海上强国.至公元十三世纪末为爪哇的新柯沙里(Singosari)王国所征服为止,前后存在了六百余年,对促进东南亚和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本文拟对该王国兴衰的主要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