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普蔓 《传承》2009,(23):21-23
2009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2009年当选院士名单"正式公布,在新增选的48名院士中,有一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正从少年到青年,直到进入耄耋之年,世界改变了很多,但时光从未改变的就是他对科学的信仰。他,就是中科院院士葛墨林。葛墨林简介1938年12月5日生于北京,理论物理学家。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南开大学教授。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  相似文献   

3.
在1997年11月新当选的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最年轻的一位就是时年57岁的刘应明。他在1995年10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时,时年55岁,在院士中也属年轻。刘应明是全国人大常委、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联合大学副校长、省科协副主席。同时还是6种国外...  相似文献   

4.
在吉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中,他是为数不多的几位三届老代表之一,又是中科院院士,中国神五、神六的辉煌里也包含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就是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长、吉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王家骐。约了好几次,记者才有幸采访到王代表。在存放了不计其数的各种科研材  相似文献   

5.
在吉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中,他资格老,是为数不多的几位三届老代表之一;学问深,是中科院院士;贡献大,神五、神六的辉煌里包含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就是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长、吉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王家骐。约了好几次,记者才有幸采访到王代表。在存放了不计其数的各种科研材料的办公室里,记者聆听了王家骐做代表工作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6.
"创新驱动"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门词。十八大报告以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一名科技人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包信和认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内涵就是让科学技术与经济对接,这也是他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中科院是国家研究机构,这些年也在试图改变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问题。"包信和告诉记者,中科院正在实施的"创新2020"战略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加强与区  相似文献   

7.
各地传真     
省盟员赵尔宓当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院士增选活动最近在北京揭晓,新增的56名院士中,民盟盟员、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71岁的研究员赵尔宓榜上有名。他是四川省唯一在此次增选中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的科学家。赵尔宓从1962年就开始了对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区系的研究,迄今共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主编论文集等20余种,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朱晶莹)民革省委举行八届五次全委会2001年12月10日至12日,民革四川省委第八届五次全委会在成都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主委钮小明代表民革四川省第八届常委会…  相似文献   

8.
作为遥感技术与应用专家、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年近八十的童庆禧院士仍然活跃在遥感研发应用的前沿。近日,本刊记者在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对他进行了专访。一张童庆禧院士1968年在珠峰科考的黑白照片拉开了我们近两个小时对话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焦点人物     
《时事资料手册》2007,(1):86-88
邹承鲁2006年11月23日.两度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在京逝世,享年83岁。邹承鲁1923年生于山东青岛.曾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他被誉为中国生物化学界的泰斗,他于上世纪60年代作为主要贡献者成功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作。他对呼吸链酶系的研究工作为我国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晚年.他为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尊严不遗余力,他在网上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必须严肃处理学术腐败事件》。  相似文献   

10.
焦点人物     
《时事资料手册》2010,(5):89-91
钱伟长 7月30日,著名科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钱伟长在上海去世,享年98岁。1942年.他到美国与钱学森等一起.在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参加火箭和导弹实验。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理论的论文。  相似文献   

11.
孙研真  左秀花 《前进》2000,(9):12-13
不久前,记者前往中科院驻山西煤化研究所访问了中科院院士、全国著名煤化工专家彭少逸。彭院士在山西工作已经40年了,他曾担任过省七届、八届人大副主任,洞悉山西的情况,尤其是山西的煤、化工发展情况。他以一位老科学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感和明达事理的分析,向我们谈了山西在当前中西部开发中应有的作为、山西发展经济的优势、特别是指出山西经济至今发展迟缓的主要症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宝贵建议,同时介绍了一些前沿性科技的研究信息,我们感到很受启发。  记者:当前,我们省的经济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对阶段性、结构性过剩…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8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李建成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他长期致力于地球重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特别在精密高程基准面建立与维持、高程测定模式现代化、卫星重力、海洋卫星测高等方面获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是我国该领域主要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正中国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科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奖没有5个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8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李建成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他长期致力于地球重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特别在精密高程基准面建立与维持、高程测定模式现代化、卫星重力、海洋卫星测高等方面获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是我国该领域主要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朱兆良     
朱兆良生于1932年,浙江奉化人,大学学历。现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学部常委,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并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1994年加入农工党,现任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江苏省委会主委。朱兆良院士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干就是50个春秋,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化学家。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专心科研,主攻土壤氮素研究。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硕果累累。他首次对稻田土壤供氮能力进行了定量解析,修正了通常以水稻累…  相似文献   

16.
600个信封,1046张邮票,3000张A4纸,化作500余封信快寄全国各地,向523名国家院士求助!这是9月9日,浙大大四学生雷闯的“疯狂”举动。事情缘起是,雷闯毕业后很可能被推荐到中科院读研。但因患有乙肝,多方咨询后获知自己很可能被拒,遂做出上述举动。9月16目傍晚,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唐孝威院士回复雷闯,已将他的“诉求”转发给中科院负责同志。(9月18日《成都商报》)  相似文献   

17.
国内要闻     
《当代广西》2015,(2):4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9日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每年获奖者不超过两名,奖金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截至目前,共有25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8.
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中屡有大手笔的浙江,又有新的重大举措。12月10日,历时半年多、经过数十次推敲、九易其稿的《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通过了由两院院士周干峙,中科院院士齐康、王颖,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等30多位省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团的审议。对于现有人口2303万,土地面积仅为4.54万平方公里的环杭州湾地区而言,《规划》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这一块经济热土绘就了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宏伟建设蓝图:构筑一个融入“长三角”的“金南翼”城市和产业群落。  相似文献   

19.
陈伟龄 《群众》2014,(12):32-33
<正>记者:今年12月13日,我们在南京要迎来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以法律的形式,以国家的名义。2005年,您第一次提出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请谈谈您当时的想法。赵龙:我从2003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人大副主任,从那一刻开始,我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认真履行常委职责。2004年,我的孩子从海外回来看望我,我带他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般指侵华日军南京大  相似文献   

20.
沈善炯(1917年4月13日~),微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浙江大学医学院生化科副教授,中科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副研究员、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化学会理事等职。他和他的团队在抗生素研究上的成绩,在学术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