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是一九四五年五月入党的。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我们党对党员要求很严格,处处教育党员要时刻想到群众。有两件对我教育较深的事,至今记忆犹新。一天下午,副班长(也是我的党小组长)打饭回来,把我叫到外面,小声对我说:“今天,伙房没有弄到粮食,饭做得少。班里只有我们两个是党员,我们要少吃一点,让群众多吃一点。吃的时候还要慢些吃,不能让群众看出来。”我照副班长说的作了,别人吃两缸子,我们两个只吃一缸子,但思想上没有搞通。饭后,部队出发了,行军到深夜,为了消除同志们的疲劳,副班长又叫我给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可以管饭吃当有人问及“学理论能否管饭吃”的时候,你答“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或答“理论是灰色的”,恐怕都不妥。要让我答,我就说“能,木仅能管饭吃,而且管你吃好饭,并且就是为管多数人饭吃和吃好饭才学的”。理论,特别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古人谓之“经”,依其根本功用来讲,就是管饭吃的(统治阶级的目的无不是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因吃饭而生,为管饭吃而存、而学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为共产党人所热衷,就是因为它不仅管饭吃,而且管多数人饭吃,还省未来全人类的饭吃和吃好饭。说到此,有三点需要申明…  相似文献   

3.
陈鲁民 《民主》2007,(1):47-47
二十多年前,人们见面互相问候最多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而在我的老家,由于经常吃不上干饭,吃饭多是喝汤,所以常问的是:“喝汤了吗?”现在,早已温饱有余的人们觉得再问这句话就很俗了,也过时了,他们更关心的是“你幸福吗?”的问题。当然,吃饭和幸福也是有紧密联系的,吃不上饭肯定是不幸福的,整天饿得头晕眼花,哪有幸福可言;但天天吃山珍海味,吃得脑满肠肥,也未必就是幸福。南太平洋岛国瑙鲁富得流油,公民的一切福利政府全包,每人一年还享受35万美元的政府津贴。他们无须工作,却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人们都说瑙鲁是人间天堂,然而,这却是一…  相似文献   

4.
柴兴 《瞭望》1988,(48)
1978年6月,我去上海出差。在北站对面“旅社介绍站”排队登记住宿时,忽见一位长得异常漂亮的女子在旁边注视我。我吃了一惊,以为是遇上了扒手。都说上海的扒手是很漂亮的。正惊慌间,不料她竟开口了: “你是浙江来的吗?”声音柔和悦耳。“是……  相似文献   

5.
“吃公家饭”的人,称为“公家人”.这种词儿及其用法,我是从电影电视上看到的.革命工作,被归总于“吃饭”,仿佛只是谋生手段,不免有渎崇高,何况在先前革命的历史上,还有着许多不吃公家饭也干革命事,甚至抛家舍子、牺牲性命干革命的先辈.不过,今天既然大家都领着工资,说是吃公家饭也无不可.近来的种种消息,又使我觉得“吃公家饭”有点变味儿.比如,代表“公家”而出面吃饭(和喝酒),“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  相似文献   

6.
闲话温饱     
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三部曲的第一部:解决全国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十年改革开放,已经基本实现了。“温饱”这两个字,在许多不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的人看来,也许太平常了,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这算得什么呢?然而对经历过旧时的苦难、了解中国过去的人来说,这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从未实现过的理想。以往老百姓盼望的“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被封建史学家描绘得美妙无比的“太平盛世”,究其实,也不过是大部分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然而这种“盛世”在古代少见得很,而近代中国的100多年,战乱连年,灾荒遍地,老百姓活命求生而不得,还说什么“盛世”和温饱!  相似文献   

7.
参观者没有参观到的东西 我经常在各地跑,遇到参观过苏南乡镇工业的人,总要打听一下他有什么感想?发现有什么新招?在甘肃省的一个县里,一位参观者对我说:“人家(苏南)那厂房,那设备,我们怎么能同人家比?”我问他:“你了解他们当初是怎么干的吗?”答:“这个嘛,没有了解。”陕北的一位参观者对我说:“我  相似文献   

8.
怀油条     
黄裳 《瞭望》1985,(17)
好久没有上街吃早点了,不知道市场上的情况。昨天从报上看到上海的“大饼、油条、豆浆、粢饭供应日趋减少”的消息,吃了一惊。原来人民必需品的这“四大金刚”无论是供应网点还是供应数量都急剧下降了。  相似文献   

9.
最近到江西井冈山看了看,有两点印象比较突出:一,有些干部说起山区经济前途,仍有不少的“愁”;二“愁”逼得他们焕发了精神去求发展。愁从何来? 我这次进山去了遂川、永新县两县和井冈山市。井冈山市是由遂川、永新、宁冈三县边区划出来的一个县级市。这几个地方都是贫困县(市)。我说这些地方的有些领导现在还在发愁,自然不是再象过去那样愁民没有饭吃。现在是一种新愁。一位县委书记对我说,现在他最怕上面通知给职工长工资、加补贴,地方  相似文献   

10.
史晓风 《民主》2005,(3):34-36
又学了一遍《共同纲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天,我请叶圣陶先生给我讲讲“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的政治背景”。叶先生没有正面回答,却问我:“你学过《共同纲领》吗?”我说:“在上海联合出版社脱产学习过几天,一些重要条款还能背。”叶先生笑着说:“背倒不必。要紧的是读懂,弄明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红六军团三十一团所属部队的午饭做好了。这是一大锅野菜。团长岳林盛走到饭锅前,说了声“我来尝一尝”,便用勺子舀了几片野菜放到嘴里嚼了起来。这情景被站在一旁的红军女战士、岳林盛的妹妹见到了,便有些责怪地问道:“哥,为什么每次做好了饭都是你先吃呢?”岳林盛并没有急于回答妹妹的问题,而是给妹妹讲起了“侍膳”的故事。“封建社会专门设有伺候皇上吃饭的侍膳官。为了保证皇上的生命安全,每顿饭前,侍膳官都要先用银筷、银勺对汤、菜试毒,然后再尝一尝,确信无毒后才给皇上吃。”说到这里,岳…  相似文献   

12.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家喻户晓的一句俗语。但现实生活中,往往眼见未必为实。有关圣人孔子的一则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有一次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七天没饭吃,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粮米,便赶紧埋锅造饭,米饭将熟之际,孔子闻香抬头,恰好看到颜回用手抓出一把米饭送入口中。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说:“我刚刚梦到我父亲,想用这干净的白饭来祭拜他。”颜回赶忙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刚烧饭时有些烟尘掉入锅中,弃之可惜,我便抓出来吃掉了。”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非偷吃饭,心中相当感慨,便对弟子说:…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政工36年,经历了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邓小平理论、宣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三代领导人的思想理论育人的实践。漫长的政工生涯,我曾走过曲折的路,吃过苦头;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尝到过甜头。不管路途曲折还是平坦,我没有灰心过,几十年如一日,勇往直前。是什么力量使我对政工如此专情专注?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头忆起。1964年12月,我入伍被分配到南海舰队司令部警卫连当战士。一进连队就接受了“忆苦思甜”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时候,报上有篇关于“开饭问题”的消息,颇耐人寻味:解放军某部特务连十多年来恪守“人不到齐不开饭”的准则,多次受到上级肯定。可是,因人员执行公差勤务,常有人赶不上开饭,往往为了等一两个同志,致使“人到齐了饭菜凉”。为此,连党支部研究决定,废除这个老规矩,改为每顿饭前为外出的同志留好饭菜,“留饭不等人”,使每个官兵都吃上了热饭热菜。事情很简单,却使我想到了  相似文献   

15.
“我记得,我们从来没有坐下来仔仔细细地沟通过,甚至没有一次谈话超过10分钟……您总说:工作忙!是的,这我承认。但我想说,您这只是一种托辞,一种骗术!您想想,您什么时候真正关心我和小弟的成长过?每当您看到我和小弟做事不符您心意或者做了什么错事时,您有几次真正心平气和给我们讲一下道理?没有,在我的记忆里,您只会发火!只会瞪眼!只会吼!……我很想知道,您的人生信条是什么?您的追求与抱负是什么?现在实现了吗?” 这是我女儿在1993年10月16日  相似文献   

16.
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方式表述,给人的感受有差别,效果也可能大相径庭。某企业就开发新产品问题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强调实行严格管理的重要性,厂长在台上慷慨激昂,厉声喝道:“谁砸了企业饭碗,我就先砸掉他的饭碗!”台下先是噤若寒蝉,随即便嗡嗡声起,有职工说道:“砸了企业饭碗,等于砸了我们自己的饭碗,大家都没了饭吃,还等着你厂长去砸吗?”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企业广大员工的学习力和创新力,创建学习型组织?不妨通过几个故事来说明。随想一:向“麻雀”学习,提高企业“整体能力”。近来读到一则麻雀和红襟鸟的故事,颇受启发。20世纪30年代,英国送奶公司送到订户门口的牛奶,既不用盖子也不封口,因此,麻雀和红襟鸟可以很容易地喝到凝固在奶瓶上层的奶油皮。后来,牛奶公司把奶瓶口用锡箔纸封起来,以防止鸟儿偷食。没想到,20年后,英国的麻雀都学会了用嘴把奶瓶上的锡箔纸啄开,继续吃它们喜爱的奶油皮。然而同样是20年,红襟鸟却一直没学会这种方法,自然也就没有美味的奶油皮可吃了。这种现象引起…  相似文献   

18.
老有所不为     
人老了,不免会想想如何度过晚年的问题,于是,“老有所为”论乃应运而生,这是极好的。只要还有一分热,便该发一分光,这才对得起我们的社会,也才能赢得社会的尊敬。本文题目叫做“老有所不为”,并非有意唱反调,因为有为有不为,本来乃是任何年龄的人立身处世的大要,这里不过是专就老年人而言罢了。 有句俗话:倚老卖老。看起来这是对老人的不敬,其实这也确是老人的一种常见病。“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相似文献   

19.
东书 《瞭望》1984,(14)
“可别让我当新闻人物。”虽然我采访王素香的第一步就碰了这个“钉子”,我还是挤进了送她去申家山的吉普车。一个出身上海的老太婆,又有孙子,又有钱,又到了退休年龄,却不和老伴在上海一起享清福,偏偏要孤身钻到甘肃省通渭县最穷的申家山去吃酸菜水煮面条,滚一身虱子,而且倒贴了好多钱。这种采访对象,记者能放过她吗?!  相似文献   

20.
“泰戈尔说过:‘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虽然我们也很现实,但我们不能失去激情,即使不成功,只要我们努力过,真实实意地活过,这种生活方式难道不算是我们追求的一部分吗?”“有道是:爱一行,钻一行。我相信,凭着自己扎实的英语功底和文学对自己的熏陶,我一定能够胜任英语教学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以上引言出自××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92级女生小A之口。然而,她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于1996年4月6日中午12时许,从校园内一座尚未竣工的教学楼12层楼处跳楼自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