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诸葛亮的人事管理思想与用人艺术谢修敬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董卓之乱后,他避乱南方;结庐于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隐居10年。世称其为"卧龙",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邀其出山。诸葛亮向他提出占据荆益...  相似文献   

2.
公元207年,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膺任军师之后,竭尽全力,协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在此期间,诸葛亮大展雄才伟略,指挥三军将士出奇制胜,斩关夺城,决胜千里,使蜀汉之邦很快强盛起来,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局面。而诸葛亮也一举成为功勋卓著,赫赫于世的军事家。但他在后来辅佐刘禅“复兴汉室”的大业中,  相似文献   

3.
<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问诸葛亮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以“跨有荆、益”“外结孙权”等一系列战略为答复。以此为据,刘备在短短十年之内迅速崛起,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之一。为实现“跨有荆、益”,刘备集团首先凭借赤壁之战在荆州取得立足之地。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集团占领益州,使这一战略布局有了基本成果。但接下来能否占领汉中,决定了这一成果能否被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这也关系到未来北伐中,两路夹击中原的策略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的刘玄德为了称雄天下,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得诸葛孔明出山辅佐,历来为人称道。“三顾茅庐”确实给人许多深刻的启示。然而,我觉得更耐人寻味的,倒在“三顾茅庐”之后。刘备在请到孔明时,即欢喜不迭地赞道:“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而他的两位老弟关羽、张飞却不以为然。在诸葛亮上任之日,二人站在一旁翻白眼,瞧不起。当曹操派兵来  相似文献   

5.
尤子吟 《共产党人》2004,(14):49-50
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来辅政,三次光临诸葛亮所居的茅庐,终于使这位原本“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的卧龙先生成为旷世名相,也成就了刘备三分天下的宏图大业。古往今来,“三顾茅庐”便成了有识之士求才若渴、礼贤下士的代名词。闲暇时间,笔者仔细品味,  相似文献   

6.
杨景生 《求贤》2006,(3):45-46
在三国故事里.刘备“三顾茅庐”可说是最精彩的一段。他不辞辛劳.一连三次来到隆中迎请诸葛亮.这种求贤若渴的精神一直感动着所有中国人,故事虽是如此.但事实是否这样.不同的史书却记裁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隆中对》是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向其提出的兴复汉室、谋取天下的战略策划书。而此后刘备正是根据诸葛亮的这些策划,建立了蜀汉政权。因此,这篇名文颇为后人津津乐道。根据笔者看到的材料,毛泽东对此文曾经有过两次评点。  相似文献   

8.
<正>诸葛亮——最成功的计谋秀《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是官场成功政治秀的代表。三顾茅庐是刘备对诸葛亮的求贤若渴,更是诸葛亮经世奇才展示前的摆谱作秀。诸葛亮三气周瑜致其气绝而亡后,还与  相似文献   

9.
王宇 《世纪桥》2016,(10):55-56
诸葛亮悲剧是《三国演义》中最突出最震撼人心的悲剧。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殊遇,先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后是倾力于风雨飘摇之中,最终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统一全国的毕生夙愿,终究不能逃脱悲剧结局。其悲剧产生的原因:首先是《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不合理;其次是刘备集团的兵力部署存在失误;再次是刘备集团没有真正实现"人和";最后是《隆中对》在执行中的修改更不合理。诸葛亮悲剧,令人荡气回肠、感叹垂涕、千古遗憾!  相似文献   

10.
留人的策略     
世上的事情总是由人来干的。就算科技再发达,自动化、机械化程度再高,也离不开人的作用,只是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如今哪个单位都重视延揽人才。对于单位的领导而言,揽到人才并不就万事大吉了,还有如何待人、用人的问题。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若只拜其为相,却时时戒备而不予完全的信任,处处掣肘而不肯充分地放手,恐怕孔明先生也不会久留蜀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一则报道,说的是江苏省响水中学负责人“爱才”的“事迹”,读来颇耐人寻味。这所学校的一些高中教师纷纷离去,犹如席未终人却散,树没倒猴已跑…  相似文献   

11.
柯智 《廉政瞭望》2010,(7):15-17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是官场成功政治秀的代表。三顾茅庐是刘备对诸葛亮的求贤若渴,更是诸葛亮经世奇才展示前的摆谱作秀。诸葛亮三气周瑜致其气绝而亡后,还与赵云引500军带祭礼赴巴丘吊丧。诸葛亮亲自奠酒,跪于地下,宣读祭文,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让东吴众将都认为瑜亮不睦是虚言。这一吊孝秀,让舆论和民意站在诸葛亮这边,而且维系了孙刘联盟。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的严与廉王平陈寿在《诸葛亮传》里说,诸葛亮“开诚心,布公道”,“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元善不显”,因此,深得蜀汉君臣百姓的拥护。执法严明,敢于碰硬,是诸葛亮的一贯作风。李严是刘备死时和诸葛亮一同受顾命的大臣,可以说是蜀国大臣中的第二号人...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凡是他作出的决策,都认为是正确的。诸葛亮说魏延脑后长有反骨,日后必反,我也深信不疑。因而,我一直对魏延没有什么好感。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增多,再看《三国演义》,便觉得诸葛亮在用人问题上,对魏延是存有偏见的,是不公正的。魏延后来的所谓“谋反”,也是诸葛亮给逼出来的。我弄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从一开始就对魏延印象特差。当魏延杀韩玄、救黄忠,投奔刘备帐下时,诸葛亮便喝令刀斧手推出去斩首。幸亏刘备出面说情才免于一死。此后,诸葛亮一直对魏延心存猜疑。当诸葛亮六出祁山时,魏延曾提…  相似文献   

14.
胡珊珊 《学习月刊》2014,(20):29-30
何为"烘云托月"?画月,"月不可画",用画云来烘托之,云画好了,月也就烘托出来了。文学作品中的烘云托月的写作技巧,是借助于他人他事他景他物等的描写来为间接所要写的人、事、景、物等作映衬,烘托所要着力表现的对象。《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是很重要的章节。在"三顾茅庐"之前,刘备虽然为一世枭雄,但经常打败仗。"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就一路顺风顺水起来。  相似文献   

15.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可谓《三国演义》中最出彩的段子,后人大都将其视为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使然,其实,认真解读刘备"三顾茅庐"之行,就不难看出,刘备之所以"三顾茅庐"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的.刘备是一个胸怀匡汉宏愿且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物,然而举事初始,"将不过关张,兵不及三千",处境窘迫,大志难畴,急于求寻能兴国安邦的栋梁之才相佐,恰时,著名的隐士水镜先生向他举荐了卧龙先生诸葛亮.刘备虽知水镜先生所荐非虚,但作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他绝不会因人一言,就将自己匡汉安邦大业稀里糊涂托付给一个只闻其名,未见其实的虚幻之人,他需要亲自去听一听,看一看,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之行.  相似文献   

16.
马伟宣  赵连稳 《前线》2022,(4):83-85
<正>杜预(公元222―285年),字元凯,魏晋时期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文武全才,是明代以前唯一同时配享文庙与武庙的大臣。杜预一生在政治、军事及学术上颇有建树——治理地方,政绩斐然,被百姓称为“杜父”;虽不善弓马骑射,却能运筹帷幄,率军平定东吴;修订《晋律》,删繁就简;注解《左传》,流传至今。《晋书》赞其为“‘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明朝内阁首辅、文渊阁大学士申时行认为杜预与诸葛亮“此两名臣,古来绝少”。  相似文献   

17.
赵勇 《学习月刊》2013,(8):84-84
1800年前.诸葛亮和刘备在襄阳演绎了千古绝唱“隆中对”。而今,我们襄阳市国税局秉承诸葛亮爱国、忠诚、敬业、智慧的优秀品质.出色完成了各项国税工作任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普法办、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国税系统综合绩效考核优胜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政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领导班子多次被评为“五好班子”。2011年.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8.
<正>成都市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是纪念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人物的祠庙所在。它是以刘备陵寝所在地(惠陵)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蜀献王朱椿主张“君臣宜一体”,废弃惠陵旁的武侯祠,重修汉昭烈庙,将诸葛亮的塑像放入汉昭烈庙内,实现“一祠同祀君臣”的格局。此后,武侯祠这一名称不再专指纪念诸葛亮的祠堂,而是将惠陵、汉昭烈庙等区域囊括进来,统称“武侯祠”。  相似文献   

19.
左亚文 《学习月刊》2013,(17):23-24
人是什么?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实则不然。“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第四章》)“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对于人最初的和最接近的东西乃是最后的和最远的东西。”(《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下卷)对人来说,可能最不了解的就是人自己。  相似文献   

20.
正时隔多年,再读《出师表》,再次被诸葛亮报国图志的拳拳之心所感动。身为相父、位极人臣的诸葛亮,为完成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大业,实现当初与刘备"隆中对"的宏图大志,殚精竭虑、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不曾有一丝一毫懈怠之心,树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形象。思古喻今,对于深刻理解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不忘初心",具有重要启示。初心,首先是忧国忧民、家国天下之心。"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