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笔者有幸到云南大理采访、作客,那里居住着崇尚纯洁、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白族人日常居家喜欢喝“烤茶”.这种茶烹制起来十分讲究。烤茶时,先在火盆里傲着木炭'或木桑,烧沸一壶.开水,然后把一只「仅有拳头大小的沟、雌放在久旁烧烤, 持到一定火候时枚入茶叶,并要不断·摇段,使茶叶均  相似文献   

2.
洱源是滇西闻名遐迩的"温泉之乡",连县城都有"热水城"的美称。在"五步一汤,十步一泉"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城东郊的九气台温泉了。九气台位于洱海之源的茈碧湖畔,四周荷田绿柳,景色十分优美。在村子中心,有一块形似乌龟壳的空心巨岩,岩下沸水滚滚,轰鸣之声震耳。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此地游览考察,在其《滇游日记》中写道:茈碧"湖中有阜中悬,百家居其上……一阜之间,四旁沸泉腾溢者九穴,今名九气台。"早在唐代,村里就建有真武阁、观音殿等宏观庙宇,檐椽柱梁,雕龙画凤,历久不衰。真武阁上有云南名士李根源题写的"九气台"三个金色大字,字体雄浑道劲,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正>“弹起三弦心潮涌,歌唱将军周保中,苍山洱海风光美,好山好水育英雄……”2021年11月30日,原创歌曲《歌唱周保中》在周保中纪念馆举行首发仪式,随后传遍全国,掀起缅怀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周保中的热潮。艰难困苦砺忠诚周保中,原名奚李元,字绍璜,1902年出生于云南大理太和县湾桥村的一个白族农家。他自幼聪颖好学,  相似文献   

4.
车道主义     
正世界上有"人道主义",有"狗道主义",也有"车道主义"。"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狗道主义"以狗为宠,"车道主义"以车为贵。早在1932年,瞿秋白就写过一篇《狗道主义》,发表在当时的《北斗》杂志上。文中说:"狗道主义的精义:第一是狗的英雄主义,第二是羊的奴才主义,第三是动物的吞噬主义。"很显然,作者是借狗喻人,说有些狗见着叫花子就拼命地咬,见着财神  相似文献   

5.
白族自称“白子”、“白伙”、“白尼”,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三省,约 160万人 (1990年人口普查数 ),其中我省有 11万多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2.38%,主要聚居于张家界市桑植县和怀化市沅陵县。湖南白族于宋末元初从云南大理迁来,与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长期相处,经济文化互相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白族同其它兄弟民族一样,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白族民歌内容丰富多彩,有风俗歌、情歌、劳动歌、反抗压迫歌、革命歌、新民歌等。民歌有四七句、五七句和三七五句,形式不拘,感情真切朴实,语言生动简炼,比…  相似文献   

6.
王晓兵 《世纪桥》2010,(10):47-50
<正>周保中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杰出领导人。毛泽东曾称赞说:"保中同志在东北十四年抗日救国斗争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周保中,原名奚李元,字绍黄,白族,1902年2月7日生于云南省大理府湾桥村。1927年在中国革  相似文献   

7.
三、灵魂:民族文化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的成功最能说明一个问题,云南文化产业的灵魂,就是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几年前,曾经以孔雀舞而闻名于世的云南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出于对舞蹈的热爱和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质,用了1年多的时间,深入云南各地采风,甄选了具有典型云南特色和代表性的音乐舞蹈元素,花了15个月的时间精心排演,用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心构架了一台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该剧将云南26个民族最具代表  相似文献   

8.
正茶与文化结缘,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自古以来,茶与文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文化的附丽,茶只是一片树叶,而真正的佳茗,除了其本身绝佳的品质外,与文化结缘,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茶史黔茶见诸史料已逾1500年,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这样称赞黔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此后千余年,对黔茶的称道更是屡屡见诸历代文献。  相似文献   

9.
《大学》以三纲八目为框架,对人生路径进行了具体的设定。文章基于德育教育的视角,分析了《大学》文本中"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概括了《大学》文本中"大学之道"的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基于此,探究了《大学》文本中"大学之道"对德育教育中的目标、主体、客体、环境和媒介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0.
<正>湄潭县是贵州茶叶第一县,2014年当选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并获得全国重点产茶县第2名。如何扬湄潭茶之名,打造黔茶航母,引领黔茶出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充分发挥湄潭茶产业在贵州茶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一)茶文化优势湄潭茶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清代湄潭眉尖茶成为贡茶。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开创了近代贵州乃至中国茶科研的示范。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带来  相似文献   

11.
茶源贵州     
正南方有嘉木,黔地出好茶。贵州是世界古茶树起源地之一,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有世界最古老的野生型和栽培型古茶树,有物种最多的栽培古茶园,古茶树多达120多万株,珍稀特异古茶树资源让这里成为宝贵的茶树基因库。晴隆发现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茶籽化石,唐代陆羽《茶经》曰"茶之出黔中",进一步印证了贵州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生态优势,更造就了贵州"干净茶"与众不同的优良特质。  相似文献   

12.
贵茶飘香     
正"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一千多年前,唐代学者陆羽在《茶经》中这样记载。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种植已有几千年历史。贵州地处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地带,茶树分布广,品种资源多,在茶叶的利用、生产加工、商品流通等方面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武银星  刘永河 《实践》2010,(2):52-53
<正>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灌区,"二黄河"则是河套灌区人民对引黄灌溉总干渠的昵称。就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而言,在哪里建设风景区最能代表河套灌区、最能体现河套灌区的精神?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二黄河"。河套灌区的引水问题,河套人民苦苦探索了两千多年。据《水经注》记载,早在汉代,河套灌区就有"枝渠东出";《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郡守李景略开挖过陵阳、咸应、永清三渠,但终因不得地势而废弃;清代地商开渠引水,几兴几废,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曲茶”。自古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缺不了“茶”。今天,我们就更缺不了“茶”。在云南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茶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的天然契合点。茶业是永恒的产业茶叶的发现与开发,茶文化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如果说神农氏是农业的发明者,那么他同时也是茶业的发明者。茶和中华民族的生存是息息相关的,茶业在神州大地上的发展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唐代陆羽写《茶经》,开宗之…  相似文献   

15.
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子周保中周保中,1902年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县,白族人。1917年入云南陆军当兵,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1926年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六军,随军出师北伐。1927年,他在大革命失败的严峻形势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2月,他赴苏联学习军事。1931年回国。1932年1月,党中央派他到中共满洲省委担任军委书记。同年7月,他转入中国国民  相似文献   

16.
盛览其人其事,由于在《史记》、《汉书》、《华阳国志》等史籍中均未有记载,只是在古小说等野史中偶尔提及,寥寥数语,致使在后世志书的编撰过程中众说纷纭。在贵州的志书中均称盛览为胖柯人(今贵州福泉一带),而云南的志书却称其为叶榆人(今云南大理北),甚至有人认为,盛览其人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而是小说家的杜撰。  相似文献   

17.
<正>《新京报》7月24日刊登马涤明的文章说,7月22日晚,央视的一则报道《饮水遭遇"假工程"》,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在云南宣威市旧屋村里,240多户人家至今饱受吃水难的困扰。但早在十年前,当地政府就修建了饮水工程。十年过去了,村里几个有着"宣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字样的蓄水池却一直没有水。  相似文献   

18.
赐茶(二)     
《学习导报》2013,(2):25
殿试赐茶。科举考试是宋朝的一件大事,皇帝或皇后都会向考官和进士赐茶。如哲宗向考官张舜民赐茶饼,张舜民《画墁录》":予元中详定殿试,是年分为制举考第,各蒙赐三饼,然亲知分遗,殆将不胜。""殆将不胜"是说分给亲友都不够,可见赐茶的珍贵和量少。再如仁宗的光献皇后向进士赐茶。王巩《甲申杂记》":仁宗朝,春试进士集英殿,后妃御太清楼观之。慈圣光献出饼角子以赐进士,出七宝茶以赐考试官。"梅尧臣有《七宝茶》诗":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于霞。"即说此事。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是马克思在极其艰辛的条件下花费了毕生心血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理论巨著,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集中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完美统一了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发现。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灭亡论",预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通过对三种典型错误理论的驳斥证明《资本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黔山秀水育佳茗,贵茶飘香聚浓情。"贵州茶文化源远流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秀。1980年,贵州普安县和晴隆县交界处出土了一枚四球茶茶籽化石,距今已有100万年,这是全球发现唯一的茶籽化石。早在西周时期,德江、务川、正安、沿河等一带的少数民族已经能够制作出味美可口的好茶。至唐代,贵州成为我国八大茶区之一,所产的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